文汇 08-20
近20年发病率增速最快的肿瘤,前列腺癌真是“懒癌”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前列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负担较重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近 20 年来发病率增速最快的一个肿瘤,发病率已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第 6 位。根据 2024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 年我国新增前列腺癌病例数约 13.4 万例,死亡病例数约 4.75 万例,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列腺癌为何日益高发?治疗、预防上有何要点?医学专家一一释疑。针对前列腺癌 " 懒癌 " 之说,医学专家尤其谈到,这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 " 懒 ",别掉以轻心。

"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遗传有关,尤其是直系亲属男丁有家族史的,如果祖辈、父辈、叔辈或是兄弟有前列腺癌,往往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比较高。目前已证实多个 DNA 损伤修复基因的缺陷和突变与前列腺癌有关,比如 BRCA1 和 BRCA2 基因。"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席专家、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叶定伟教授分析,遗传因素之外,近 10 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升高也与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比如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肥胖。人口老龄化加剧是发病率急剧提升的一项最重要的因素。

大约 10%-20% 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在五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并且其中至少有 84% 的患者在诊断为 CRPC 时已发生转移。在诊断为 CRPC 时没有转移的患者中,有 33% 的患者可能在两年内发生转移。叶定伟教授分析,mCRPC 是前列腺癌进展的终末期阶段,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位总生存期(mOS)不足 3 年。这与 mCRPC 发病机制有关,单一治疗很难满足治疗需求。

这其中,携带 BRCA 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据说更 " 棘手 "。叶定伟教授分析,约 10% 的 mCRPC 患者携带 BRCA 突变,BRCA1/2 突变前列腺癌更具侵袭性,预后更差。有研究结果显示,同样接受标准一线治疗(ARPI,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的 mCRPC 患者,与非 BRCA 组相比,BRCA 突变的患者治疗结局更差。

当前,个体化精准诊疗被认为是治疗 mCRPC 的有效策略,联合治疗有望改善 BRCA 突变患者预后。在此期间,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诊断,有助医生进一步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包含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正成为 BRCA 突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新选择,有望使这部分患者突破现有的治疗瓶颈。

针对有公众认为前列腺癌是 " 懒癌 ",叶定伟教授称,任何疾病都不应掉以轻心,对癌症更是如此。对于生长速度较慢、侵袭性较低、转移概率相对较小的癌症我们称之为 " 惰性癌 ",前列腺癌是其中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癌都是进展缓慢,有惰性和进展性之分。

" 前列腺癌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男性发病率第二、致死率第五的恶性肿瘤。与西方相比,我国前列腺癌发病人数较少,但死亡人数更多。全球新发病例中,美国占 17%,中国占 8%;全球死亡病例中,美国占 8%,中国占 15%。因此对于前列腺癌,我们应该做好早筛早诊、密切监测、及早干预。" 他进一步谈到,前列腺癌发病隐匿,如果出现持续的尿路问题,比如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都应提高警惕,尽早就医。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前列腺炎增生。随着肿瘤生长,一旦出现尿路梗阻、骨痛等较明显的症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近 70% 前列腺癌确诊时即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预防方面,医生强调,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时恶性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因此,对高风险人群要进行前列腺癌筛查。PSA 作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推荐首选作为前列腺癌筛查手段,只需抽一管血即可完成。因此,建议 50 岁以上的男性每两年进行一次 PSA 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前列腺癌 基因 基因检测 肥胖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