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开盘,A 股跳空高开,随后强势突破 3700 点整数关口,一路气势如虹,盘中更是突破 3731 点,创下近十年新高。当日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两市成交额接近 3 万亿元,总市值突破 100 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周二,A 股迎来小幅调整,上证微跌 0.02%,缩量约 1600 亿。不少投资者也因此心生疑虑:按照 A 股 " 跳空必回补 " 的祖训,此前指数涨势如此迅猛,是否意味着行情即将到顶?后续会迎来猛烈回调?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十年新高才是刚刚开始,本轮牛市是一场系统性慢牛。
本文将从历史复盘、宏观分析、基本面支撑和投资策略四个维度,为您揭示揭示这轮牛市与历史上的几次行情有何不同,为何我们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经历了大国自信牛、不跪牛、缓和牛、反内卷牛、陌生牛、扩内需牛、消费贷牛 ......十年新高,才刚刚开始。这牛市,如你所愿。
本文逻辑:
一、历史复盘:区别于此前四轮牛市,当前慢牛具有独特性
二、宏观层面:无风险利率下行叠加风险偏好提升导致存款搬家
三、基本面支撑:国运崛起是慢牛格局的深层基石
四、投资建议:牛市思维下的配置策略
五、结语:把握慢牛机遇,实现财富增值
一、历史复盘:区别于此前四轮牛市,当前慢牛具有独特性
A 股市场自 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经历了四轮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牛市行情。不同时期的牛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与驱动逻辑,通过梳理这些历史经验,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当前市场所处的位置。2005-2007 年的牛市由股权分置改革驱动,上证指数从 998 点飙升至 6124 点;2008 年底 -2009 年的反弹牛市则受益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市场从 1664 点反弹至 3478 点;2014-2015 年的牛市由杠杆资金推动,但伴随剧烈波动最终以 " 股灾 " 收场;2019-2021 年则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消费、医药、科技等核心资产表现突出。
当前系统性慢牛与历史行情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加速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形成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从 "924" 金融组合拳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一系列措施构建了市场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经济层面,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这些结构性改善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宏观层面:无风险利率下行叠加风险偏好提升导致存款搬家
无风险利率的下行构成了市场的另一重要支撑,对应资金再配置与估值中枢上移。随着房地产、信托、理财等传统投资渠道受限,居民资产正在经历新一轮配置调整,A 股市场成为重要方向。这种资产再配置趋势有望为 A 股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同时,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宽松,国债收益率下行降低了股票市场的贴现率,权益资产相对吸引力上升,A 股估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
风险偏好的提升源于政策、贸易、军事等多个维度的积极变化形成的合力,最终改善市场预期。政策层面,"924" 金融组合拳标志着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支持进入新阶段,包括优化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分红制度、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措施,不仅直接利好市场,更传递了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贸易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国采取了从容坚决的应对策略,坚持扩大开放、构建双循环格局、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有效降低了市场担忧。军事领域,中国军工产品性能和实战能力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国家安全保障,也间接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信心。
从外部环境看,人民币汇率形成稳步升值态势,这一变化显著改善了外资配置意愿,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上证指数展现出强劲的趋势韧性,在突破关键阻力区间后,指数运行中枢持续上移。市场交投活跃度温和放大,量价关系健康,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形态,赚钱效应从核心板块向全市场扩散。尽管短期指数可能面临震荡,但市场上升趋势未改,牛市不言顶, A 股中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三、基本面支撑:国运崛起是慢牛格局的深层基石
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定位不断提升。美国经济面临的产业空心化、财政负担沉重、债务高企等问题正在加剧其经济脆弱性,相对而言,中国经济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蹄疾步稳,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这种经济质量的提升为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优势正在形成立体增长格局。科技创新方面,AI 算法在云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5G/6G 技术的领先优势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彰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劲势头。高端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全球份额领先,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提升,工业机器人密度快速增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效显著。创新药产业正迎来出海黄金期,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增多。新消费浪潮中,国潮品牌崛起,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数字化消费快速发展,绿色消费理念普及。这些优势的立体生长不仅支撑了经济增长,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标的。
对应到市场运行,当前行情呈现出清晰的板块轮动特征,价值蓝筹与成长赛道形成良性轮动格局,大盘股与中小盘股实现均衡发展。市场参与者结构持续改善,社保、保险、公募等长期资金占比稳步提升,推动市场波动率逐步下降,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风格板块间并未形成同步上涨态势,而是呈现差异化运行特征,这种分化格局打破了传统牛市中普涨普跌的惯性模式。更深层次看,行业基本面景气度取代资金推动,成为股价运行的核心驱动力。这种以业绩为锚的市场生态有效过滤了短期投机情绪,延长了行情生命周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清晰的长期投资逻辑。通过聚焦高景气赛道与低估值修复机会的平衡配置,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分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带来的长期红利。
四、投资建议:牛市思维下的配置策略
在系统性慢牛格局下,投资者应当建立与市场特征相匹配的投资思维,在追求投资胜率的同时,也需把握高赔率机会。从长期价值视角出发,建议将大金融与泛科技板块作为战略配置核心—— 前者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低估值、高股息的金融蓝筹,后者则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科技成长领域。与此同时,可根据市场阶段性热点和行业景气度变化,灵活配置周期板块、主题性机会及事件驱动型标的,以增强组合弹性。从估值修复角度看,房地产、工程机械等板块当前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随着政策环境边际改善及基建投资需求回升,这类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关键是要避免追涨杀跌的短期行为,通过适度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资产风险,同时结合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动态跟踪宏观政策与行业景气度变化,及时调整配置比例。
创新药领域,研发实力强、国际化布局早的企业值得关注,随着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提升,出海有望成为重要增长极。新能源产业链中,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盈利能力稳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在慢牛格局中具有 " 压舱石 " 作用。高端制造领域,工业母机、机器人、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方向受益于产业升级趋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五、结语:把握慢牛机遇,实现财富增值
A 股市场正在经历的系统性慢牛,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居民资产再配置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历史上的牛市相比,这轮慢牛具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和更可持续的动力。它不是简单的资金推动型行情,而是建立在企业盈利改善、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市场机制完善基础上的价值重估过程。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需要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加强学习提升认知,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构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在投资实践中,既要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也要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通过深入研究行业趋势,精选优质标的,长期持有与适度波段操作相结合,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理性投资、长期持有,相信广大投资者一定能够在 A 股系统性慢牛中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
参考资料
[ 1 ] 【浙商策略廖静池】A 股历史上第一次 " 系统性‘慢’牛 "
[ 2 ] 十年新高,这牛市,如你所愿 寻瑕记
[ 3 ] 【东方财富策略】牛市第二阶段仍有演绎空间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 iFinD 提供支持】
本文由公众号 " 星图金融研究院 " 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