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昨天
老牌3D打印机龙头赴港IPO,销量及利润率下滑难题待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董武英

编辑 | 张佳儒

2022 年 8 月,扎克伯格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分享了一组照片。照片中,这位超级富豪正在与一位 3D 打印工程师交谈,两边的桌子上则摆放着两台国产的 3D 打印机。近日,这个把产品摆到扎克伯格屋子里的 3D 打印机公司要上市了。

这家公司就是创想三维,近期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家成立于 2014 年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机龙头,2024 年营收高达 22.88 亿元。它曾长期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但在 2024 年这一地位被同行夺走。

招股书显示,2023 年 12 月底,创想三维曾谋求 A 股上市,并接受了中金公司的 IPO 辅导。但在今年 8 月,创想三维终止了 A 股 IPO 辅导,选择转向港交所。此次赴港 IPO,创想三维能成功吗?

明星资本加持,

老牌 3D 打印机龙头冲刺 IPO

2014 年 4 月的深圳,一家名为博领达科技的公司正式成立,这正是创想三维的前身。在创业前线的深圳,这家初创公司并不起眼。当时没人能想到,这家公司会在十余年后成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机龙头。

创想三维选择消费级 3D 打印机这个方向,与四名创始人的工作经历有关。资料显示,创想三维陈春、刘辉林、敖丹军与唐京科四名创始人均出生于 1989 年,创业之前均是 3D 打印行业从业者。

当时的 3D 打印机产品多为国外企业生产,每台需要 2-3 万元,操作复杂,且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因此,消费级 3D 打印机国产化方向有着巨大潜力。在 2014 年深圳第一届 3D 打印机展会上,四人一拍即合,一起凑了 30 万元,决定自主研发消费级 3D 打印机。

创想三维的第一款产品 CR-i3,针对的是当时 3D 打印机组装复杂的痛点。这款产品采用套件销售,使用户上手时间从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 15 分钟,上市后迅速获得认可,拿下了第一个 300 台的海外订单。

2015 年,创想三维推出了 CR-7 和 CR-8 两款产品。2016 年,创想三维推出了旗舰级产品—— CR10,这款产品以 500 美元的售价杀进海外市场,颠覆性的价格使其迅速成为爆款,推动 3D 打印机真正进入了消费级时代。

随后,创想三维凭借多个爆款产品保持着快速发展。2020 年之后,全球 3D 打印机市场迅速爆发,创想三维迎来了快速发展。据招股书显示,创想三维 2020-2024 年消费级 3D 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达 440 万台,排名全球第一,累计出货量市场占有率高达 27.9%。

在 3D 打印机之外,创想三维近年来也进入了消费级 3D 扫描仪、消费级激光雕刻机赛道,这两者均为 3D 打印机的协同工具。在 2024 年,创想三维在消费级 3D 扫描仪领域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在消费级激光雕刻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近年来,创想三维保持着快速发展。2022-2024 年,其营收分别为 13.46 亿元、18.83 亿元和 22.88 亿元,保持着快速增长,其归母净利润也从 2022 年的 1.04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29 亿元。

不过,在 2024 年,由于毛利率的小幅下滑,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以及其他收入的减少,创想三维同期归母净利润出现明显下降,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8875.7 万元,净利润率由 2023 年的 6.8% 下降至 3.9%。

在发展过程中,创想三维也吸引了多个明星资本的投资。招股书显示,在 2021 年 7 月,创想三维完成了 A 轮融资,募资金额达 5.08 亿元,投后估值达 40 亿元。此次融资中,创想三维引入了前海 FOF、深创投、腾讯创投、不惑创投等外部股东。IPO 前,前海 FOF 和深创投分别控制创想三维 5.81% 和 4.32% 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创想三维股权架构较为平均。创业初期,四名创始人各持有 25% 股权,在经历多次股权变动后,IPO 前四名创始人中,陈春及唐京科各控制 21.31% 的股权,刘辉林和敖丹军分别控制 19.67% 的股权,仍然较平均,四人合计控制 81.98% 的股权,并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

在商业公司中,较平均的股权架构有利有弊。一方面,股权平均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股东积极性,科技公司中不乏股权较为平均的成功企业,如上市公司纽威股份、视源科技等。

但股权平均也有明显的弊端,可能带来公司管理问题,如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早期也曾因为股权平均带来的决策混乱问题导致创业失败。

在过往发展历史中,创想三维较为平均的股权架构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一架构的长期影响仍有待关注。

如果此次成功 IPO,创想三维将成为 " 消费级 3D 打印机第一股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创想三维或有望重新超越竞争对手。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全球第一地位被夺

作为国内老牌消费级 3D 打印机龙头,目前创想三维已经被发展迅猛的后来者超越。

创想三维曾在消费级 3D 打印机市场保持着长期的领先优势,2020-2024 年累计出货量数据和份额高达全球第一,但这一地位遭遇挑战。

在 2024 年,创想三维 3D 打印机产品销量为 72.06 万件,较 2023 年的 87.07 万件少了近 15 万件。招股书中,创想三维将销量下滑原因解释为专注于相对高端的产品系列,但竞争加剧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

近年来消费级 3D 打印机行业变化巨大,以拓竹科技为代表的后起之秀表现凶猛。在 2024 年,拓竹科技消费级 3D 打印机出货量高达 120 万台,远超创想三维的 70 万台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出货量份额高达 29.0%,创想三维出货量已经下滑至第二位。

同时,紧随其后的同行也给创想三维较大的压力。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智能派科技、纵维立方 2024 年出货量分别为 55 万台和 50 万台,与创想三维已经十分接近。

在 3D 扫描仪、激光雕刻机赛道,创想三维也面临着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2022-2024 年,创想三维 3D 扫描仪营收从 5323 万元增长至 2.08 亿元,激光雕刻机营收从 1256 万元增长至 1.63 亿元,为创想三维贡献出了较大的营收增量。尤其在 2024 年,3D 扫描仪业务爆发,削弱了 3D 打印机业务增速放缓的影响。

在消费级 3D 扫描仪领域,2024 年创想三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以出货量计算市场占有率高达 37.7%。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创想三维的竞争对手实力也不容小觑,行业第二和第三名的两家国产公司出货量份额分别高达 29.6% 和 16.2%。

在消费级激光雕刻机领域,2024 年创想三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份额为 5.7%,仅次于创客工场和原子智造,其中创客工场保持强大的龙头优势,出货量市场份额高达 16.6%,且定位中高端,以 GMV 计算市场占有率高达 42.5%。

综合来看,在三大产品领域,创想三维均有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 3D 打印机领域已被拓竹科技超越,在激光雕刻机领域属于追赶者,在 3D 扫描仪领域则需要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

创想三维较低的研发费用率或将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2022-2024 年,创想三维研发开支分别为 8749.4 万元、9627.1 万元和 1.49 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6.5%、5.1% 和 6.5%,这一水平远低于同行企业。

目前,消费级 3D 打印机、扫描仪企业如拓竹科技、知象光电等均为非上市公司,公众公司多为工业级 3D 企业,如铂力特、思看科技、先临三维等。

铂力特主营金属 3D 打印设备和定制化产品制造业务,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均在 15% 以上。思看科技主打产品为 3D 扫描仪,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在 17% 以上。先临三维同样主打 3D 扫描仪,目前在新三板挂牌,正冲刺北交所 IPO,近年来研发费用率均超过 20%。

在被拓竹科技超越后,创想三维也在加大研发布局。此次赴港 IPO,创想三维募集资金最主要用途即是用于研发投资,招聘技术人才,升级研发设施,以加强技术能力。

具体来看,创想三维预计将在 2026-2028 年分别招聘约 105 名、约 175 名及约 70 名已在工业自动化硬件、AI 图像处理算法等领域取得公认卓有成就的人才。

除此之外,创想三维募集资金另一大投资方向是海外用户运营,即搭建和运营其创想云及 Nexbie。其中创想云是创想三维在 2019 年上线的 3D 打印模型库,Nexbie 是 3D 打印成品的电商平台,两者是创想三维 3D 打印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创想三维来说,加强对创想云和 Nexbie 的运营也是对竞争对手的防御和反击。近年来,拓竹科技上线与创想云类似的 MakerWorld,并对创作者进行激励,目前 MakerWorld 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 3D 模型平台,给创想云造成了较大挑战。不过,拓竹科技目前尚未布局 3D 打印成品电商平台。

综合来看,在被竞争对手赶超之后,目前创想三维正在积极反击,并在尝试通过赴港 IPO 获得资本助力。这个曾经的全球第一能否重回巅峰,尺度商业将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3d打印机 ipo 招股书 深圳 扎克伯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