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甘肃 2小时前
党建领航 产业赋能:青海都兰柴兴村与沱海村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8 日,记者随都兰媒体采风团深入香日德镇柴兴村与沱海村,探访两地如何以 " 红色引擎 " 驱动 " 绿色产业 ",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柴兴村:小作物撬动大产业

这个拥有 3200 亩耕地的村庄,在村支书徐树菊带领下正上演 " 产业变形记 ":枸杞地里红霞满天,杭白菊试验田绽放希望,艾草飘香孕育新机。通过 " 走出去学 + 引进来种 " 的创新模式,村里不仅建起股份经济合作社,更让藜麦成为村民的 " 黄金麦 "。2023 年,村民腰包鼓了起来——人均收入突破 1.3 万元。

沱海村:土地流转让资源活起来

" 种养结合 " 的沱海村另辟蹊径:1580 亩村民流转土地与 700 亩集体流转土地碰撞出火花,青稞与藜麦轮作,牛羊与骆驼共舞。村集体经济的 " 蓄水池 " 已蓄积 263 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38 名党员组成的先锋队,既是政策 " 宣讲员 ",又是矛盾 " 调解员 ",更提前储备换届人才,确保发展 " 不断档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万维国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带领支部班子为村庄发展谋思路、解难题。

两村实践揭示:党建不是空中楼阁,产业不是无本之木。当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当土地资源激活为致富源泉,乡村振兴的蓝图自然渐次铺展。在这片高原热土上,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正奏响新时代的 " 田园交响曲 "。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黄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