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48% 的临界点,东风汽车集团在产权交易中心挂出的一则股权转让公告,道出了传统车企转型的决绝。预挂牌转让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50% 股权的动作,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资产处置,实则是这家老牌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精准 " 断舍离 " 的战略选择。
要理解这步棋的精妙,得先看清东本发动机的 " 双面性 "。这家由东风与本田合资的发动机企业,2024 年还陷在 2.27 亿元净亏损的泥潭里,负债超 32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却突然扭亏为盈,狂赚 3.71 亿元。在新能源加速替代的大背景下,传统发动机业务就像海浪中的浮木,短暂的盈利反弹难掩长期价值缩水的风险。东风选择在盈利窗口出售股权,既能规避资产进一步贬值的风险,又能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这种 " 择时能力 " 堪称教科书级操作。
剥离传统资产的背后,是东风汽车重构财务与资源的深层考量。2024 年东本发动机的 32 亿元负债出表后,集团资产负债率将得到显著改善,这为新能源转型腾出了宝贵的财务空间。2025 年上半年东风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 20.4 万辆,同比增长 33%,岚图、猛士等新能源品牌增速更是远超行业水平。出售股权回笼的资金,正好可以注入 " 量子智能电动架构 "、" 马赫 E 动力 " 等核心技术研发,这种资源重置本质上是把钱从萎缩的市场投向增长的赛道。
在资本市场上,这步棋更有重塑估值的深意。当下投资者对传统车企普遍带着 " 转型折价 " 的有色眼镜,而专注新能源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更高估值。东风剥离燃油发动机业务,相当于向市场释放 " 聚焦智能电动 的明确信号。对比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成交价缩水 56%,东风在燃油资产尚有盈利韧性时果断出手,避免了未来 " 贱卖 " 的尴尬,这种前瞻性在传统车企中并不多见。
但转型从来不是一卖了之那么简单。东风汽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刚接近 25%,距离头部企业还有差距;在行业利润率仅 3.9% 的 " 微利时代 ",既要维持燃油车基本盘稳定,又要保证新能源投入强度,双线作战的压力不小。更重要的是,作为央企,东风还得兼顾就业稳定、地方经济等社会责任,这让它的转型步伐无法像新势力那样轻盈。
东风汽车抛售东本发动机股权的公告,终将成为传统车企转型史上的一个鲜明注脚。这场看似简单的资产处置,藏着的是对时代浪潮的精准判断,是对 " 断舍离 " 的深刻践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