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只见手握柳叶刀的指尖在精密器械与骨、肉、神经的微观世界里穿行。这双手的主人是范存义。从医 38 年,救治患者超 30 万人次,他的技艺已炉火纯青,还被写入大洋彼岸的美国经典教科书。这个医师节之际,他与记者聊起三个病例故事——
一名少女因情感问题跳楼,后来命捡回了,但肘关节僵直,四处寻医都被 " 打了回票 "。后来,她找到范存义,经手术治疗,肘关节功能恢复了,女孩现已成家立业。
一名赛车手因骑马摔伤了肘关节,疼痛不已,别说是否还能开赛车,生活自理都成问题。经范存义团队手术治疗,不仅恢复了手功能,还重返赛车场。
一名舞蹈爱好者因外伤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经范存义治疗,重返舞台。
范存义感慨地说,三个病人,连接着 " 三个梦 ":少女梦、赛车梦、舞蹈梦。因此,骨科医生不仅是在修复一个个生理结构,也是在认真拼凑一个个被意外打散的人生拼图—— " 接骨 ",更是在患者的生命里 " 接人生 "。
鲜为人知的是,三个病例的背后,是范存义 20 多年的跋涉。
"2000 年左右,医学上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没啥办法,患者僵着就僵着吧。而肘关节功能障碍,相当于上肢功能丧失 60% 到 70%,这病要不了命,但患者很痛苦,也被称为‘不死癌症’。" 范存义一头扎进这个难题,在这一曾被认为是骨科治疗禁区的领域深耕 20 多年,一步步 " 咬 " 住难题、解决难题:他带领团队建立起肘关节功能障碍 " 破 - 建 - 防 " 治疗体系,如今已累计救治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超万例,研究成果被写入《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等国际经典教科书,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此期间,作为博导的范存义还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硕士,人才济济,人称 " 范家军 "。" 导师顾玉东院士对我影响很大,他的学术、为人、还有他不畏困难的精神。他的三句话——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人民的好医生,对我来说非常震撼,我也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 范存义心里很清楚,当下的部分年轻人对学医有犹豫、彷徨,而他特别想说的是:" 学医是一份非常伟大的事业,通过你的努力、知识,解除一个人的病痛,这是何等成就。对个人来说,也是无比自豪、享受的一个过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