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昨天
全国劳动模范段江南:把国家的“云钥匙”一寸寸攥回中国人手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技术研发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被未知和挑战吓到,面对问题,首先要想能不能改善,而不是质疑和犹豫。" 这是段江南常常在团队内部讲的一句话,也是多年来激励自己在科技研发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坚定信念。

11 年前,他带领一个只有十余人的年轻团队接下了一项难以实现却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11 年间,他们把国家的 " 云钥匙 " 一寸寸攥回中国人手中!

关键核心技术的 " 破壁人 "

1995 年,段江南从华中理工大学动力系毕业,本计划投身航天领域,却在硕士阶段因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与计算机结缘。2002 年加入中国电信时,眼前的场景让这位年轻工程师心头一沉——核心业务系统里,小型机、数据库、存储设备、操作系统都是国外进口的。

段江南至今记得手指划过设备铭牌时,金属上刻着国外品牌 LOGO 的冰冷触感。" 我们的用户数据、通话记录、短信信息,全部存储在这些‘外来户’的系统里。" 而这种冰冷触感,隐约中让他有些不寒而栗。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决不能悬在 " 别人屋檐 " 下。

2014 年,是 4G 网络在中国的商业化运营元年。

这一年,微信支付、滴滴打车、手机购物、共享单车……各类 APP 开始爆发式普及。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然而,对于电信人来说,焦虑感陡然直升。

通信系统支撑不了智能手机这么快速在全民中普及,扩容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市场需要,更是国家需要!

此时,国内各大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首先,国外不可能卖给我们最新精尖的产品,多是落后几代,满足不了中国市场;其次,这些进口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像人生病了一样需要不停吃药,我们就不得不继续从国外进口,维护成本极高;其三,核心技术和定价权都掌握在外方手中,我们几乎没有可能保障数据安全,也很难让中国老百姓用上便宜的服务。

这一刻," 被扼住咽喉 " 的刺痛感达到顶峰!

怎么办?这是很多电信人问自己的问题。好几次,段江南的眼前浮现出童年随父亲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农民们靠天吃饭时的无奈,与此刻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在他心里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共鸣。

" 种子依赖国外饭碗就端不稳,技术被卡脖子安全就无法保障!袁隆平先生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数据跑在自己的‘车道’上?"

既然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总得有人来做!带着这一朴素信念,2014 年,以段江南为首的团队决定要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牵头组建了中国电信首个自主研发团队,国产化替代行动正式启动。

铺就信息技术 " 云间高速 "

在段江南眼中,他始终相信: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然而,世间万事知易行难。当他把自主研发中国电信 IT 系统想法公之于众的时候,首先却遇到了内部许多不同的声音:" 国外设备用了十几年,自研的真的能替代吗?" 外部的质疑声更刺耳," 运营商搞研发,简直是不务正业。"

段江南理解这种质疑。当时全球范围内,运营商自主研发核心 IT 系统尚无先例,他要做的这件事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经验,这无异于要在 " 无人区 " 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段江南就带领大家从零开始。当时,只有十余人的团队挤在广州天河区一个潮湿的一楼大通间,窗外是小学操场的喧闹,室内则是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和驱赶蚊子的电蚊拍响。

白天,他们对着满屏英文报错代码;夜晚,在泡面香气中讨论架构设计。" 最难的是数据库迁移,国外系统像精密钟表,每个齿轮都咬合紧密,我们要重新打造一套齿轮组,还要让新系统跑得更稳。"

段江南回忆道,最艰难时,他们要在 3 个月内完成通常需要 1 年的工作量,有人累得在椅子上睡着,有人偷偷抹眼泪,但没人说过放弃。

2016 年年初,IT 云平台成功上线。这意味着中国电信成为全球首个在核心系统中摒弃国外专用设备的运营商,终于实现了把核心业务系统从国外专用设备搬到国产技术搭建的 " 新家 " 里的任务目标。

IT 云平台像一座灯塔,照亮了自主研发的漫漫长路。段江南带领的团队也从原来的十余人,在短短几年时间变成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IT 云平台也在电信内部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有了一个更大的设想:

能否在这个平台上面研发一个新的应用,让老百姓也能用上高科技技术,像用水用电一样那么简单方便。

2018 年,当段江南在湖南基层调研,看到偏远学校要么买不起电脑,要么用的是早该被淘汰的老旧主机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也是成长在湖南的农村,知道苦的味道,我们做了这么多技术创新,不就是为了让科技惠及普通人吗?"

于是,一个新的念头开始在他心底萌生……

让云端科技润泽千行百业

这个悄悄萌芽的念头就是研发天翼云电脑。在段江南的设计构想中,云电脑不需要配备高端的主机,而是把电脑算力集中在云端,用户只需一块屏幕和一根网线就能连接到云端的超级电脑,偏远地区的孩子、设备和医疗水平有限的基层医院和卫生所,就都可以用上高性能设备。

段江南坚定地认为,一个好的产品,一定要了解清楚用户需求是什么?痛点问题是什么?这都需要亲自去看,亲自去问,亲自去感受。

为此,他带着团队跑遍了全国。火车上,他和团队顾不上欣赏窗外飞驰的风景,整理着边疆教师对云电脑的期待;飞机上,他们顾不上休息,轻声讨论着山区卫生院调取 CT 影像网络时延的问题。

" 科技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应该像自来水一样,拧开龙头就能用。" 这是他最常对团队说的话。

2025 年 4 月,记者同段江南一同走进湖南澧县澧南镇中学的电脑室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段江南看着师生们熟练地操作着云电脑,屏幕上教学软件流畅运行,脸上露出了微笑。

" 你们是不是很难想象这些‘电脑’没有主机,算力全靠云端支撑。" 该学校校长指着整齐排列的显示器对记者说," 以前一台电脑要几千块,学校 56 台电脑每年光维护费就好几万。现在用云电脑,再也不用考虑五六年就要更新电脑的问题,每天开机都是‘新电脑’。云电脑还自带 AI 辅助功能,能够帮助老师备课、学生学习,城市孩子能体验到的我们的孩子一样能用得到。"

在澧县大堰垱镇中心卫生院,云电脑带来的改变更是肉眼可见。以前医生开处方要等几分钟,现在秒级响应,大大缩短了患者取药拿药的时间;碰到一些复杂的化验结果,医生可以利用 AI 提取分析结果,再结合临床实际帮助综合分析患者病情。 

云技术,让教育更加公平,把宝贵的医疗资源分配到更边远的地方,保障政务行业国家的信息更加安全——云电脑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让云的技术融入到千家万户。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近年来,段江南在云终端、图形处理、数据传输、消息处理等技术领域持续输出高质量专利,获得授权专利 14 件,助力产品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他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耕耘,曾荣获 " 全国劳动模范 ""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电信行业 " 大国工匠 " 等荣誉,两次获得中国电信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然而,段江南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不是获得的荣誉,而是一本翻旧的《袁隆平传》。" 袁先生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们搞技术的,也要做科技自立的‘好种子’。" 面对云计算领域的激烈竞争,段江南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国外巨头不会等着我们追赶,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稍有懈怠就会被甩下。"

从国产化的破釜沉舟,云电脑的普惠民生,再到如今为数字中国打造更加坚实的 " 云底座 ";从旧办公区的十余人小团队,到如今 400 人的研发中坚,段江南用 20 年时间,为数字中国撑起一片自主创新的天空,把国家的 " 云钥匙 " 一寸寸攥回中国人手中!

" 数字中国的根基,终究要生长在脚下的土壤里,我们要让云深入百姓寻常生活。" 如今,段江南科技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而是步子迈得更大、步履更快。他正带领团队开启新的征程,积极投身 " 人工智能 +" 行动,率先发布 AI 云电脑,持续汇聚各种通用和行业大模型,提供全社会更加安全共享、便捷高效的云服务。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江南 中国电信 核心技术 中国人 核心业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