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汽车 7小时前
高速充电桩不够用?岚图卢放提议收“占桩费”引热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充到 80% 就该挪车,超时就得收费!" 岚图汽车 CEO 卢放在微博上的一句话,把新能源车主最头疼的高速充电问题彻底抛到了舆论风口。这位车企高管用 " 充电 10 分钟,占位 1 小时 " 的犀利描述,直指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被长时间占用的乱象,而蔚来高级副总裁沈斐则反驳:" 用户吃饭时怎忍心打断?充 80% 不够跑咋办?" 这场隔空交锋,让新能源汽车补能的矛盾彻底摆上台面。

支持卢放的声音认为,高速充电桩早已不是 " 私人专属 "。不少车主都遇见过这样的场景,服务区充电桩前排着长队,而正在充电的车辆明明电量已跳至 90% 以上,车主却不见踪影。有的去餐厅吃饭,有的在休息室刷手机,任由后面的车从焦急等待到彻底无奈。更关键的是,电动车充电存在 " 边际效应 ",电量从 0 充到 80% 往往只需半小时,而从 80% 充到满电可能要花近两小时。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行为,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时更显刺眼,直接加剧了 " 一桩难求 " 的困境。

但沈斐的反驳也戳中了车主的真实痛点。跑长途的车主都清楚,高速服务区是难得的休整节点。充电的半小时里,去吃口热饭、上个厕所、舒展下身体,几乎是刚需。如果机械地规定 "80% 必须挪车 ",意味着车主得掐着表吃饭,甚至可能刚端起碗就得往充电桩跑。更现实的问题是续航焦虑,有些老款电动车续航本就不足 400 公里,充到 80% 只剩 300 公里出头,遇到下一个服务区充电桩故障或排队,很可能半路趴窝。这种 " 被迫二次补能 " 的风险,让车主不敢轻易放弃满电的安全感。

争议背后,是补能技术与用户需求的严重错位。岚图想用 "5C 超快充 + 800V 平台 " 破局,5 分钟补能超百公里的技术,理论上能把充电时间压缩到 " 喝杯咖啡的功夫 "。但现实是,截至 2025 年 7 月,全国 6.2 万个高速充电桩里,超快充桩占比不足三成,多数老款电动车也不支持 800V 架构。当技术还没普及到 " 充电如加油 " 的地步,单纯用收费倒逼用户挪车,难免显得治标不治本。

更值得深思的是公共资源的分配逻辑。高速充电桩作为准公共设施,既需要效率优先,也得兼顾公平。有人建议借鉴停车场计时收费模式,充电前半小时免费,超过后阶梯加价。也有人提议设置补能专用位和休息等位区,让充电和休整互不干扰。但这些方案落地的前提,是充电桩数量足够多、布局足够合理,否则再完美的规则,也挡不住车主 " 占桩保续航 " 的无奈。

当电动车保有量突破 5000 万辆,高速充电从可选服务变成刚需保障,单纯靠用户自觉或企业倡议远远不够。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技术迭代再快一点,充电桩布局再密一点,规则设计再人性化一点。让车主不必为 " 充到 80% 该不该走 " 纠结。毕竟,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是解放出行,而非给出行添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动车 充电桩 破局 续航焦虑 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