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8 月 18 日消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接受《对话》对话时,讲述了鸿蒙研发背后的辛酸,而对于华为来说,这个系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其意义非凡。
余承东分享,华为在操作系统的研发从 2012 年已经开始了," 鸿蒙 " 这一名称就象征着中华文化的万物初开。遭遇制裁后,华为决定把鸿蒙投入商用。" 国家需要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这是国家信息技术设施一个安全保障。"
去年 10 月,华为发布原生鸿蒙系统 HarmonyOS 5.0。关于这一版本跟过去所有版本最大的区别,余承东解释:" 以前的鸿蒙是双框架的体系,但鸿蒙 5 开始,所有应用都迁移到了鸿蒙操作系统。" 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真正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余承东也谈及研发背后的投入:" 我们每年投入超过 1 万多人,持续了 6 年,几百亿的研发费用投在里面,对华为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一套鸿蒙操作系统能解决中国所有智能终端、机器设备的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 构筑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难度很大。" 余承东坦言。安卓与 iOS 系统二分天下的态势已经持续多年," 它们的生态积累很丰富,积累了上百万个应用。" 从 Windows Phone、Blackberry(黑莓)、Sailfish(旗鱼系统)再到三星的 Bada,余承东列举了数个系统的失败案例,也将鸿蒙的研发形容为 " 非常大的冒险 "。
" 但是为什么有笃定呢?" 余承东总结," 鸿蒙内核的先进性领先于这个时代。我们敢于使用新技术,设计标准也按照新一代来。能用一个操作系统解决所有端的,全世界唯有鸿蒙操作系统。" 这一过程中,余承东表示鸿蒙 " 责任到人,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开发接口都有分工。"
新技术之外,鸿蒙也有自己的后发优势。" 之前的操作系统这么多年堆积架构体系,越来越陈旧。我们少了历史的负担,轻装上阵,研发之初就构建了全场景多设备的协同能力、丝滑流畅的安全能力等等。这是后来者的好处。" 余承东说。
上海交通大学 OpenHarmony 技术俱乐部主任夏虞斌坦言:" 要在技术上取得非常大的领先很难,但是每一个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国的技术人员,内心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能够做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够把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