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11小时前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成都世运会为“史上最佳”;一起回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华社成都 8 月 17 日电(记者刘扬涛、焦子琦)成都世运会将于 17 日晚闭幕。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 · 佩鲁雷纳 17 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赛事是史上最好的一届世运会。" 创新 "" 合作 "" 传承 " 是他提到的几个关键词。

" 在过去十多天里,成都高标准的场馆设施和完善周到的赛事组织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何塞说," 今晚我们即将闭幕,回顾此次赛事,我认为它无疑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世运会。"

8 月 7 日,主火炬在开幕式现场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成都世运会有不少创新,比如第一次举行火炬接力,开幕式上首次设主火炬等。在何塞看来,这些创新突破是成都世运会的一大亮点。他表示:" 除了火炬接力和开幕式,我们的一些项目首次设立了男女混合组别,此外这是世运会首次为女运动员设置母婴室。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为今后办赛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谈到世运会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影响和意义,何塞认为这是一个持续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平台。" 几天前我们和成都体育学院签署了协议,建立了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运动项目研究与推广中心。这既是为了让世运会项目得到进一步推广发展,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体育事业的平台。" 他说," 此外也有不少国际体育组织正在和成都市对接商讨,未来会有更多国际赛事在这里举办。"

8 月 10 日,中国队在 2025 年成都世运会龙舟 10 人座 2000 米追逐赛决赛比赛中。中国队最终获得第六名。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成都世运会上,龙舟、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竞赛日程。何塞认为,这是本次赛事的重要成就之一。" 这些项目承载着非常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引以为傲的传统体育项目。" 他说," 相信未来我们也会有更多机会,将其他国家的一些传统项目也纳入进来。"

何塞表示,对于更多新的项目加入世运会,他们始终保持开放态度。" 我们欢迎新兴项目的加入,像霹雳舞、啦啦操、飞盘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连接新生代。同时我们也欢迎传统项目,像武术和龙舟,它们能让更多当地百姓愿意关注和参与世运会。" 他说,"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通过世运会的平台推动这些体育项目推广传承下去。"

8 月 16 日,美国组合赫夫特 / 马丁在 2025 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啦啦操双人花球半决赛第二轮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此外,何塞还对成都世运会上的各类技术设备和科技手段称赞有加。" 举个例子,8 年前我在赛场上看到的转播用摄像机还非常巨大,需要至少 3 个人去抬动,而现在我们的转播设备已经非常轻便,同时画质也更加清晰。" 他说," 所有这些技术都很不可思议,这代表了未来办赛的趋势,而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成都世运会上走红的那些人和运动

来源:新华社  

记者:谷训、王君宝

成都世运会的赛场

从不缺热血竞技

更藏着无数意外走红的瞬间

有人凭气质 " 出圈 "

有人用活力点燃赛场

有项目因接地气走红

更有运动在全球交流中焕发新生

那些在聚光灯下或赛场边缘的人和事

因热爱而闪光

因真诚而动人

让世运会成为一场

全民关注的体育狂欢

" 优雅标杆 ":

从赛场到全网的气质共鸣

↓↓↓

城北体育馆体育舞蹈比赛的舞池边

1 米 91 的拉脱维亚裁判

谢尔盖 · 辛金斯未曾想过

55 岁的自己会因挺拔的站姿

和从容的神态

精准击中中国网友的 " 审美点 "

成为社交平台的 " 顶流 "

" 优雅 " 成了评论区的高频词

" 把舞蹈融入生活,

好姿态就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中国之旅让他记住了观众的热情

而中国观众则记住了这位

将职业素养化为独特气质的

" 九头身 " 裁判

" 活力显眼包 ":

用舞步点燃开幕式入场之路

开幕式入场环节

中国体育舞蹈队不 " 好好走路 "

却跳出了意外惊喜

变奏《茉莉花》响起

中国代表团欢呼入场

行进间运动员们突然变换队形

踩着节拍跳起《恰恰恰》

瞬间点燃全场

网友直呼

" 这届运动员太会整活儿了 "

" 我们想做个特别的亮相,

用专业给全国人民带来

一点小小的震撼,

于是临时排了段《恰恰恰》,

没想到真‘出圈’了。"

拉丁舞男选手邵会男说

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主席郑志华点赞:

" 中国选手们的自信活泼,

展现了项目魅力。"

8 月 8 日,中国组合阎棒棒 / 杜玉君(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高颜值旗手:

又帅又会打!

阿鲁巴代表团的旗手罗布 · 蒂默曼斯

在开幕式举旗入场的瞬间 " 帅出了圈 "

这位 29 岁的空手道选手

是阿鲁巴唯一的参赛运动员

尽管小组赛不敌乌克兰选手

却让自己的家乡 " 阿鲁巴 " ——

加勒比海地区一个约十万人口的小岛

被更多人看见

赛场外

他打卡火锅巴士、锦江夜游、茶馆采耳

短短几天让他流连忘返

他说开幕式举旗入场是他在成都

收获的人生高光时刻

收到大量网友的鼓励祝福

雨中或田间:

原来运动就在身边

世运会的走红不止于 " 人 "

更在于体育与生活的贴近

在龙泉山腹地的定向越野赛场

" 庄稼地里一下子来了好多的老外 "

老乡搬个板凳坐在田埂边观赛

村民屋前院坝搭起颁奖台

网友说:" 世运会开到了家门口。"

8 月 10 日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拔河赛场

大雨让草地积水、绳索湿滑

却挡不住选手们雨中鏖战

场面因如注的暴雨

和四溅的泥浆而壮烈

国际拔河联合会高级副主席皮特 · 戴尔说

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比赛

运动员们应对得非常好

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不屈的体育精神

从 " 无金之惑 " 到 " 全民关注 ":

传统与新兴项目的破圈之路

在 2025 年的成都

龙舟首次成为世运会正赛项目

印尼、乌克兰、泰国瓜分 6 枚金牌

作为赛会东道主、龙舟发源地

中国队 " 一金不昧 "

仅获两枚银牌

不应该感到 " 意外 " 吗

这恰恰证明了这项千年运动的全球热度

目前全球有数千万龙舟爱好者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赛事

美国、巴西的端午节龙舟赛热闹非凡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

" 无金不是失败,

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成功。"

另一边在潮流项目中

跑酷因 " 低门槛、高自由 " 圈粉无数

前中国跑酷 " 一哥 " 何意瑜的话

道出真谛:

" 跑酷不止很酷,

更是逃生技能、创意源泉。"

他创办的俱乐部

学员从初高中转向 5 到 10 岁儿童

以世运会为契机

他还被成都市一些中小学

邀请到学校推广跑酷

这项曾被视为 " 高危 " 的运动

正以更 " 温和 " 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

在成都世运会

有人因专业而被看见

有人因炽热而被记住

有项目因烟火气而走红

有运动因全球交流而新生

正如网友评论所说:

" 世运会让我们发现,

体育不只有竞技的输赢,

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视频推荐

监制|潘燕

编辑|喻千桓

核校|谈思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何塞 成都 武术 美国 半决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