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广东地区物价运行呈现出消费端加快回暖、生产端降幅收窄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 6 月的下降转为上涨 0.5%,显示出内需释放与季节性因素叠加的积极效果;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虽仍为负增长,但环比降幅收窄至 0.2%,意味着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在扩内需政策持续发挥效应和暑期出游旺季的双重带动下,广东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显现。
从消费端看,CPI 环比由负转正的重要原因在于食品和服务价格的共同拉动。食品价格环比微降 0.3%,但降幅明显收窄,鲜菜价格受台风及降雨天气影响运输成本上升而上涨 0.8%,猪肉价格上涨 0.5%。尽管鲜果类在盛产季节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食品价格稳定性增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食品价格的稳中趋涨不仅与季节因素有关,也与市场供需结构的优化和政策性储备调节密切相关。
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是 CPI 回升的另一大支撑。暑期出游旺季显著推升了机票、旅游和住宿价格,机票价格环比上涨 29.8%,旅游价格上涨 14.7%,在外住宿价格上涨 3.4%,毕业季还带动私房租赁价格上涨 0.2%。大型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 4.0% 和 1.7%,体现出扩内需政策对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消费端的活跃不仅集中在服务领域,也延伸至耐用品与体验型消费,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的逐步修复。
从同比来看,7 月 CPI 仍下降 0.3%,但降幅较 6 月明显收窄。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4%,涨幅较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显示出内需支撑作用在增强。和众汇富认为,这种核心 CPI 的温和回升是经济韧性的重要体现,也为下半年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端,7 月 PPI 同比下降 2.0%,降幅较上月略有扩大,但环比降幅收窄 0.1 个百分点至 0.2%,表明工业品价格下滑的速度有所放缓。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 0.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 0.1%,均较上月有所改善。在 PPI 涵盖的 38 个行业中,环比价格上涨的行业占比达到 28.9%,比上月提高 10.5 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已显现价格上行动能。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结构性改善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制造、文教娱乐产品等领域,而上游原材料、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仍在下行,降幅在 16% 至 18% 之间,制造业成本压力依旧存在。
从产业运行看,价格走势的分化反映了不同环节受市场和政策影响的差异。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下游行业受益于消费恢复和成本缓解,价格出现阶段性回升,而上游资源性行业仍受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影响,价格压力未完全消除。若原材料价格在下半年企稳回升,PPI 整体走势有望进一步改善。
综合来看,7 月广东 CPI 的回正和 PPI 降幅的收窄共同释放了经济修复的信号。消费端的恢复源于政策刺激、季节性需求以及消费信心修复的多重作用,生产端的改善则体现了供需关系的边际优化。和众汇富认为,这种双向改善对稳增长和防通缩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广东经济在下半年保持平稳运行提供了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暑期消费热度延续、节假日效应叠加,以及扩内需和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广东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回暖态势。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叠加国内产业链优化和制造业升级,PPI 下行幅度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阶段性回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价格结构的优化将有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投资预期,推动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7 月广东的物价数据不仅反映了短期政策和季节因素的效果,也折射出经济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消费与生产价格的协同改善,意味着广东经济正处于一个由局部修复向全面回稳的过渡阶段。若这种趋势延续,全年物价和经济运行都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