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前天
身体即剧场,想象生光芒——旅美表演艺术家马千卉成功举办格洛托夫斯基身体工作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13 日 , 旅美表演艺术家马千卉在北京南阳共享际 ( 5LMeet ) 成功举办以 " 格洛托夫斯基身体剧场与想象力练习 " 为主题的工作坊 , 为表演艺术爱好者打开一扇通往肢体表达本质的大门。这场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沉浸式体验 , 不仅是对波兰戏剧大师耶日 · 格洛托夫斯基 " 质朴戏剧 " 理念的当代诠释 , 更是一次唤醒身体潜能、重构表演认知的艺术实践。

回归身体本源 : 格洛托夫斯基理论的当代回响

作为 20 世纪戏剧革命的先驱 , 格洛托夫斯基提出的 " 身体剧场 " 理论颠覆了传统戏剧的表演范式。其核心主张在于剥离一切非必要元素——无需繁复的舞台布景 , 无需刻意的角色扮演 , 演员的肢体与声音本身就是最纯粹的表达媒介。" 表演不是伪装 , 而是挖掘身体深处的真实能量。" 马千卉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 格洛托夫斯基要求演员通过极致的身体训练 , 让每个动作、每声呼吸都成为情感的直接投射。"

工作坊围绕 " 身体剧场 " 理论 , 通过身体激活练习舒展肢体能量 , 参与者在导师引导下探索肌肉的张力与松弛 , 感受身体作为表达工具的无限可能。同时 , 参与者们还进行了想象力训练 , 通过即兴创作与场景重构 , 激发大家内心深处的创作本能。

跨文化实践者 : 马千卉的表演探索之路

作为工作坊的导师 , 马千卉的艺术履历充分体现了东西方表演理念的交融。她毕业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 CalArts ) 戏剧表演硕士专业 , 系统研习格洛托夫斯基、梅耶霍尔德等西方先锋戏剧体系 , 同时深耕中国传统戏曲的身段韵律。其代表作包括中国首部强女权主义改编话剧《道阴说》、开心麻花爆款舞台剧《乌龙山伯爵》, 以及 2024 年在美国好莱坞艺穗节首演的原创话剧《DRIP》——她在该剧中同时担任主演与制作人 , 展现了对艺术创作全流程的掌控力。

" 表演的本质是人与空间的对话。" 马千卉表示 ," 在格洛托夫斯基的理论中 , 演员必须成为‘空容器’ , 让身体自然承载环境与情感的反馈。" 此次工作坊中 , 她特别设计了动物模仿环节 , 通过观察猫、鸟、蛇等生物的动态 , 引导参与者突破人类肢体的惯性表达 ; 而冥想练习则旨在净化意识杂念 , 让身体反应与内心感知形成直接共鸣。

( 本文所有图片均由摄影师巩恪拍摄 )

幕后团队 : 专业支撑下的艺术实验

据悉 , 本次工作坊的策划和实施得到了幕后团队的大力支持。制作人曲直 ( Zhi Qu ) 、表演指导王一辛 ( Yixin Wang ) 和推广发行宋格瑄 ( Gexuan Song ) ( 在活动统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为工作坊顺利举行提供了保障。

对于参与者而言 , 这不仅是技巧的学习 , 更是一场自我认知的革新。工作坊特别强调 " 非评判性环境 ", 鼓励学员在安全的空间中大胆尝试 : 有人可能在模仿猎豹奔跑时发现肢体流畅度的新境界 , 有人可能在即兴对话中解锁声音表现的多元可能。正如马千卉所言 :" 当身体摆脱思维的控制 , 真正的创造力才会涌现。"

当数字技术不断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 格洛托夫斯基的身体剧场理念愈发显现出其永恒价值——它提醒我们 , 最真实的表演永远源于对生命本体的诚实呈现。马千卉的工作坊 , 正是这样一剂唤醒感官的良药 , 让参与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 重新发现身体作为艺术载体的原始力量。 ( 文 / 胡小芬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艺术 美国 导师 波兰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