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博物馆 08-15
多名小孩越过围栏,进入展区触摸动物标本!8条建议,拜托去博物馆时“手下留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失联,需要你的加星

点击上方蓝字→主页右上角 ···→设为星标

你好啊,我是朵朵~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近十个熊孩子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跳进标本堆里玩耍,甚至直接骑在 " 狮子 " 身上,有的父母还起哄 " 快点拍一张 "。

图源网络

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朵朵特别震惊!

首先这些标本都是博物馆的展品,本身具有科研价值,展出是为了让观众学习和观赏,而这种触碰会不同程度的给它们带来损害。

同时这样的玩耍也可能引发孩子的意外,况且展区有围栏,还有 " 请勿攀爬 " 的标识。

可有些人就是把标本当 " 玩具 ",被博物馆当 " 游乐场 ",志愿者劝说,换来的却是父母的一个白眼,说的太多反手就收到一个投诉。

真是应了那句话: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熊家长。

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也是再次呼吁文明观展,表示会加大重点展区的巡查力度和频次。

但回想一下,类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2020 年,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梦幻城堡,因为俩孩子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中撞到展柜,导致城堡塔尖倒塌、破碎,而其余部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破损。

同样还是在玻璃博物馆,2016 年一件漂亮的玻璃展品 " 天使在等待 ",被熊孩子摇晃和拉扯至损坏,而这过程中,熊父母居然在旁边拍照……

最后,艺术家决定将玻璃制品改名为《折》继续展出,并在一旁配上损坏时的监控视频,提醒大家要文明看展。

2019 年 5 月 26 日,香港拍卖行,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的四条屏名画之《淡黄杨柳带栖鸦》正在展出。

一个猝不及防,这幅名画被小孩子连画带轴撕毁……直接撕掉了半截!!

任伯年《花鸟四屏》

被撕毁的名画,估值约合 130 万~220 万元人民币

我曾经就在一些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一群孩子在奔跑做游戏,非常吵闹,而且差点撞倒展柜,立即上前制止了。

孩子在博物馆不能放飞自我吗?对,就是不能!

无论是文物、艺术品,或者是标本,花费了多少心血与时间,而破坏仅在一瞬间。

大家总说 " 熊孩子 ",总觉得是 " 别人家的孩子 ",但谁又能保证,意外总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成年人就不会犯错吗?

我们的读者里成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朵朵希望大家多留心一些,多提醒几句。以下 8 点,来自朋朋哥哥十余年讲解中的感受与总结,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人

1

「该不该拍照?」

请注意拍照的标识和要求

博物馆里,究竟能不能拍照?

最简单的,就是请先留意馆内的相关标识和要求。

壁画、织物、纸张等很多文物对光的感应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很脆弱,因此很多博物馆对在展厅拍照有特殊的要求,如果不允许拍照,请大家理解。

在网上有很多偷拍的图片,甚至是偷拍经验的传授,一来图片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原来华美的色彩在镜头下的图片中全都变了味道;二来作为普通观众也要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这样的开放资源国内外渐渐多起来

有些图片可以在该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找到,每个展览后都会有精美的画册,很多细节都能很好地展现出来,尽管画册全彩印刷价格不会太低,但却实实在在是值得收藏的。

️如果允许拍照,也请大家在进入展厅前「将闪光灯调整到关闭状态」。不过,在我看来,有些美好的画面留在记忆里,比留在镜头里更重要。

2

「注意你的手!」

面对裸展文物请不要用手触摸

什么是裸展?

博物馆的很多文物为了让观众更好、更近距离地看到,会采用裸展,也就是没有一层玻璃的阻隔,你能清晰而真实地感受到古代的气息。

所以请成年人提醒自己,也提醒身边的孩子,不要因为好奇或者是其他的原因用手去触摸这些文物。

3

「记住我们身处哪里」

在使用公共空间时请注意礼仪

前面讲到的两点都是在展厅内的要求,对一些科技类、自然类的博物馆来说,为了更好地和观众互动,有很多动手体验的项目。

很多小朋友玩赢了,感觉很尽兴;玩输了,感觉很失望,就会过分用力地去使用这些设备设施,致使其中很多都无法再正常使用,我们自己高高兴兴走了,留给后面小朋友的就只有遗憾了,而留给工作人员的又是一轮维修。

除了展厅之外,博物馆中还有很大面积的公共空间,我们同样需要有文明的礼仪,这些是基本的要求。

比如长椅上不要躺卧,也给其他走累的观众一个休息的座位;比如吃完的食品袋、用完的餐巾纸都去它们该去的地方等等。

培养孩子在公共空间与人、与环境相处的意识,注重礼仪,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4

「交流时的音量」

尽可能用室内的声音去说话  

一方面是陪伴和带领孩子参观,和孩子分享交流时,请让这个声音仅仅局限在自己和孩子之间;

另一方面是孩子们都有好动的天性,面对一些行为,在制止他们时,成年人用正向的思路去引导他们,让孩子们自己去感觉到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光靠大嗓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5

「边吃边喝边参观?」

还是别了吧……

这样说,不仅是因为打扫的原因。总是有保洁阿姨要打扫的,这也是常规的工作,主要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

比如一些展厅,很多文物有数百年的年纪了,都是裸展,成年人端着水杯走到孩子跟前,保不齐后面有人推了一下,全泼在上面了,怎么办?

所以即使是馆里没有这样的规定,我也建议成年人先了解这个基本准则:

当孩子口渴时,可以带到展厅外面 " 补充水分和能量 ",少听五分钟,少看五分钟,不影响整体参观。

6

「关于参观距离」

请不要站在别人和展柜的中间

这一条,也是提给成年人的,那就是在参观时,请你留意是否有人站在你的身后,正在远远欣赏着这件文物,或者你身后是否有孩子正在临摹眼前的这个文物,尊重别人在欣赏这个文物的权利。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人流关系,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恨不得趴着这个柜子看个仔细,后面的观众也只能看到你美丽优雅的后脑勺了。

看来大家主要是「让手机先看」

7

「追跑打闹」

坚决不要! 

我曾在讲解中,尝试过和孩子们做一些互动活动:

讲解结束后,给分组的孩子们每组一个文物的局部图片,或者是个耳朵,或者是条支腿,或者是个兽面纹,让孩子们在展厅内找到这个文物,然后在展厅外讲出来,分享给其他小组的成员们。

但后来这个环节取消了。

我发现我控制不了,即便是自开始就强调要在展厅内保持安静的步伐,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也会让他们跑起来的。

所以成年人在跟随孩子走进博物馆时,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如果不是跟随团队参观,不是由老师带领下参观的话,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

8

「不要触摸展柜」

尊重他人也是赢得尊重的方式  

很多小朋友看到越是小的展柜,越想趴在上面看个仔细,这份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一来,后面的孩子怎样去看呢?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人参观博物馆,欣赏这件文物的权利。

其实很多文物站在较远的角度去远远欣赏,反倒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比如青铜展厅里的一件象纹大铙,你只有站在远处才能将那个凸出的硕大的兽面纹看清楚。

这个社会本身就急功近利,希望我们能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找到一种 "" 的方式,找到一种 "" 的方式,找到一种 "" 的方式。

点个❤️

还有哪些博物馆参观礼仪?

欢迎补充在评论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博物馆 熊孩子 上海 游乐场 香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