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HTC 发了个 AI 眼镜,不带显示,卖 3700 元,仅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售。
没错,就是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手机品牌 HTC,如今仍然活跃在消费电子的最前线," 紧跟潮流 "。
智东西 8 月 15 日消息,刚刚,HTC 旗下品牌 VIVE 正式发布了 AI 眼镜 VIVE Eagle,售价 15600 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3730 元)。国内品牌不带显示的 AI 眼镜价位通常在 2000 元左右。
从官网产品图来看,其外观设计有明显的 " 时尚 " 属性,镜框为透明设计,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内部结构,镜框并不宽,从外观上看并不 " 出挑 ",跟日常太阳镜比较接近,共有红色、黑色、咖啡色、灰色四种配色。
在关键的芯片方面,VIVE Eagle 采用了现在行业常见的高通 AR1 单 SoC 方案,内存为 4GB,存储空间 32GB。
既然是 AI 眼镜,AI 自然是核心。根据官网信息,VIVE Eagle 可以搭载谷歌的 Gemini 或者 OpenAI 的 GPT。HTC 专门为其设置了一个 AI 按键,整机可以语音控制也可以通过侧面触摸板控制。
这个 AI 按键轻按可以启动自定义的常用功能,按两下可以直接唤醒 VIVE AI。
AI 功能上,VIVE Eagle 支持 AI 实时拍照翻译,但是官网对该功能的演示并非实拍而是动画,实际翻译的效果、速度、延迟、准确性我们仍未可知。并且该眼镜并没有屏幕显示功能,翻译结果是否以语音播报呈现官方并未说明。
VIVE Eagle 支持当下比较热门的 AI 识物,比如拍照后 AI 可以告诉你面前的狗狗是什么品种。
此外,VIVE Eagle 支持 AI 记录,比如记录停车位置、待办清单事项,或者记住一个陌生面孔是谁。
当然,常见的 AI 助手功能 VIVE Eagle 基本都支持,比如 AI 查天气、打电话、播音乐、找景点、询问烹饪建议,你还可以随时呼叫 AI 拍照片或拍视频。
从官网演示视频来看,Eagle 主打的场景有很多都是出行相关,比如旅行登山时随时拍照、出行骑着查询导航信息、旅途中翻译记录信息等,核心就是 " 解放双手 "。
佩戴体验方面,VIVE Eagle 包含镜片的重量控制在了 48.8g,不含镜片为 42.8g。VIVE Eagle 太阳镜片来自蔡司(ZEISS)。
这款产品并没有屏幕显示功能,可以搭配任意镜片,支持线下验光配镜,近视用户不需要担心了。
拍照方面,VIVE Eagle 搭载了一颗 1200 万像素镜头,照片拍摄的分辨率可以达到 3024×4032,视频拍摄的分辨率为 1512×2016,略高于 1080P,视频拍摄帧率为 30fps。
算法方面,VIVE 称其支持 AI 自动水平矫正,这也是 AI 眼镜拍摄非常刚需的功能,此外,AI 还可以侦测模糊并自动捕捉清晰的画面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关心的公共场合拍摄隐私安全问题方面,VIVE 设计了 LED 灯,如果检测到没有佩戴眼镜或是 LED 被遮挡时,拍照和录像功能都会停用。
在当下 AI 眼镜突出短板续航方面,其电池容量为 235mAh,据称单次充电可以持续音乐播放 4.5 小时或持续通话 3 小时左右,待机时长为 36 小时。VIVE Eagle 的充电方式为磁吸式充电,10 分钟可以充 50%,23 分钟可以充 80%。
磁吸触点和充电接口
从宣传页面来看,这款产品要主打的特性之一就是 " 全天候佩戴 ",但官方并未提及使用 AI 功能以及视频拍摄的续航,AI 和拍摄才是 AI 眼镜电量支出真正的 " 大头 "。
音频方面,其采用开放式耳机设计,搭载了两个立体声低音强化开放式喇叭,算法方面做了音量外溢的处理,音频输入方面则有一颗定向麦克风和三颗全向麦克风。
至于其他外围参数,VIVE Eagle 支持 IP54 防泼水防尘,支持 Wi-Fi 6E 和蓝牙 5.3 无线连接。在兼容性方面,VIVE Eagle 支持 iOS 和安卓系统,苹果和安卓手机都能用。
在数据隐私安全保护方面,VIVE 称用户信息会被加密和匿名保护,无法被追踪。
最后,关于购买信息,目前我们可以在官网上进行预购,根据官网信息,VIVE Eagle 从 8 月 14 日到 8 月 31 日开启限时、限量供货,填表之后,会有相关人员联系确认取货细节,用户还可以选择线下门店体验和取货。
结语:AI 眼镜混战再填一员,实际体验仍是核心
近年来,HTC 基于 VIVE 品牌在 VR/AR 领域有诸多产品线布局,包括 VR 一体机 VIVE Focus 系列、XR 一体机 VIVE XR Elite、PC VR 头显 VIVE Pro 系列和 VR 眼镜 VIVE Flow 系列。此次 AI 眼镜产品线的增加无疑补齐了其 XR 版图关键一块。
当然,今天的官方信息大部分都是后期制作的视频,并非实机画面,这款产品后续的实际功能体验,仍然有待继续观察。
如今,从手机巨头到互联网大厂,各路科技公司都开始入局 AI 眼镜赛道,AI 核心功能仍然是各家主打的重点,然而续航、重量、佩戴舒适度、配镜方便程度这些基础体验以及价格都是后续仍待优化的方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