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六轮 " 扫号 " 步步惊心,BG 标授权、地址关联、KYC 审核都是封号导火索,有卖家因此被冻结两千万资金。合规门槛抬高,却也筛出真正玩家。
8 月 28 日郑州跨境展,100+ 国家采购商现场对接,资深大卖传授亚马逊合规秘籍,五大渠道齐聚,助您合规掘金、多线开花。
近期,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的合规审查再度升级。根据相关报道,亚马逊平台已连续开展六轮 " 扫号 " 行动,重点打击依赖虚假品牌授权、存在地址关联、以及 KYC 审核未通过的卖家。此次整顿被业内视为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尤其在欧洲站,封号风险显著上升。
从 " 查人 " 到 " 查货 + 查地址 "
过去,亚马逊的合规措施更多集中于账号主体信息审查,如身份、注册资料等。然而,伴随欧美市场监管趋严,以及平台内部政策收紧,审查维度开始延伸至授权资质、发货与退货地址、产品合规文件等环节。
6 月,亚马逊推出 " 赃物政策 ",严厉打击通过盗窃或非法渠道获取的商品;7 月,又加码 " 重复违规惩罚 " 机制,对多次违规的账号采取更为严厉的封禁措施。多项新规叠加,让违规成本大幅上升。
图源:PC World
三类高风险账号解析
第一类是依赖问题 BG 标(Brand Gate)品牌授权的卖家。所谓 BG 标,是亚马逊针对部分品牌采取的销售准入机制,需要卖家提交品牌授权书和合规证明。
但在灰色操作中,一些卖家通过伪造授权链,或跨类目滥用授权来绕过审核。这类行为一旦被识别,往往直接触发账号冻结。
第二类是存在地址关联的卖家。尤其是在欧洲站,亚马逊会比对发货地、VAT 登记地址及退货地址,一旦发现多个账号共用同一信息,哪怕只有一个账号违规,其余账号也可能被连带封停。有卖家因此被冻结资金超过两千万元人民币,成为典型反面案例。
第三类是 KYC(Know Your Customer)审核未通过的卖家。亚马逊要求卖家完成身份验证,包括法人、受益所有人、银行流水、合同等资料。近期,视频验证排队时间长、审核标准严格,不少卖家因材料不全或信息不一致而被拒绝。若 60 天内无法通过,平台将直接禁售。
高压审查的动因
亚马逊的高压审查并非偶然,而是全球电商合规化趋势的缩影。
一方面,欧美市场对反洗钱、消费者安全等要求日益严苛,平台必须加强卖家资质与商品来源管理;另一方面,长期依赖 " 低价竞争 + 刷单 " 模式的粗放运营,与亚马逊追求高品质与正品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卖家的应对之道
针对 BG 标风险,卖家应确保授权文件真实合法,且仅销售授权类目商品,最好通过品牌注册获得自主销售资格。
在地址管理上,务必保证发货、VAT 和退货地址各自独立且与实际运营一致,避免共享仓库地址开设多个账号。
对于 KYC 审核,应提前准备齐全且一致的法人及财务资料,并为视频审核预留足够时间。
从运营策略看,转型精品化运营、强化产品合规和内控审查,是应对封号风险的根
长按 / 扫码添加
加入大数跨境卖家交流群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活动资讯
免费领取优质跨境资源
一站式广告开户 & 全球营销策划服务,支持 Google / TikTok / Facebook / Amazon DSP
扫码添加了解更多
扫码入群交流
扫码开户咨询
大数跨境精彩内容系列:品牌出海、爆品洞察、跨境焦点
大数精选
1
2
3
4
5
欢迎关注大数,星标更好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