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8-14
如何让医生读懂患者眼神里未说出口的焦虑?上海武汉顶尖医院的“教育对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当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精度突破毫米级,当 AI 影像诊断的误差率持续降低,大型医院的教育者在思考一个本质命题:如何让握着手术刀的手始终带着人性的温度?如何让熟稔临床指南的年轻医生,读懂患者眼神里未说出口的焦虑?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教师团队走进武汉,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同仁展开 " 教育对话 "。这场汇聚三家顶尖医院的交流直指医学教育的核心——如何培育 " 既懂技术更懂人心 " 的医生。

用真实故事让 " 医者初心 " 变成可触摸、能模仿的行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走廊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墙上的老照片上。五年前,这里是上海中山医院整建制援鄂医疗队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这片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空间,成为鲜活的大思政教育基地。

" 我们不是要重复过去的经历,而是要把这段经历里的‘坚守’与‘共情’,转化为能打动青年医生心灵的故事。" 中山医院党委宣传部 / 教师工作部部长齐璐璐看着墙上的照片说。作为 " 中山故事会 " 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她深谙 " 故事 " 的力量:" 七年来,我们坚持给新职工讲不同维度的故事——从医之路的求索、医疗援助的无畏、西迁精神的传承、创新文化的实践、医学人文的光辉、对前辈的致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这些生动的教材,比任何口号都更能传递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

交流中发现两家医院展现了高度的理念契合:中山医院通过《百个故事,百种感动》让青年医生看见 " 平凡中的坚守 ";武大人民医院用东院的 " 现场叙事 " 让学员体会 " 困境中的担当 ",其本质上都在于:用真实的故事让 " 医者初心 " 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触摸、能模仿的行动。

人文教育的 " 殊途同归 ",顶尖医院的 " 育人共识 "

如果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交流带着 " 历史共鸣 " 的温度,那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课堂则展现了人文教育的 " 创新锋芒 "。

武汉协和医院积极探索 " 医学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 " 的教学模式,开设艺术疗愈工作坊、打造 " 音乐叙事 " 课堂及举办医学人文主题展等,启发学员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倾听疾病背后的 " 生命故事 ",潜移默化地滋养学员的职业精神。

这些创新实践与中山医院 " 故事会 " 的叙事医学教育、武大人民医院的现场教育殊途同归,共同指向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的核心目标。

当交流接近尾声,中山医院教育处处长余情感慨:" 以前总觉得顶尖医院各有育人特色,现在发现大家都在解同一道题,核心就是如何让青年医生在技术成长的同时,守住医者初心 "。

" 在国家强调医学人文教育与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此次活动是中山医院回应时代命题的实践。通过实地参访、深度交流,共同探索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医院文化建设与青年医师培养积累鲜活经验。" 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说。

这场跨城对话并未追求统一的 " 标准答案 ",却达成珍贵的共识:医学教育的至高境界是让每个穿上白大褂的人都记得,自己首先面对的是 " 人 ",其次才是 " 病 "。当三家顶尖医院用各自的故事,编织出培育 " 懂技术更懂人心 " 的医者图谱,受益的不只是年轻医者,更是每一个期待被温柔对待的生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生 中山 武汉 医学 协和医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