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解夏
编辑 | 韩成功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仇人在磨刀,闺蜜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你必须不断地努力,才能不让你的对手有可趁之机。这个段子放在商业竞争中同样适用。
在锂电材料行业,就有这样一家公司,竞争对手们在加速扩产,它却频频选择将资金投入理财去赚取稳定收益。
华夏能源网 & 华夏储能(公众号 hxcn3060)获悉,8 月 6 日,瑞泰新材(SZ:301238)发布 " 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 的进展公告,投资 2 亿元认购中信证券收益凭证,预计年化收益为 0.1% 或 2.5%。
瑞泰新材成立于 2017 年,核心产品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硅烷偶联剂等。在电解液领域,瑞泰新材的销量位居全球前三,其下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SZ:300750)、LG 新能源、亿纬锂能(SZ:300014)、新能源科技等头部电池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瑞泰新材首次将资金用于理财。2025 年以来,瑞泰新材共购买理财产品高达 38.84 亿元(包括已到期滚动使用的现金),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余额高达 16.81 亿元。
面对竞争对手们加速扩产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瑞泰新材似乎并不为所动。瑞泰新材的保守选择,很可能正在错失市场增长的机遇。
别人砸钱扩产,它砸钱理财
近两年来,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持续升温,带动上游锂电池电解液行业高速增长。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出货 87 万吨,同比增长 45%。
在此背景下,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头部电解液厂商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产能,加速海外布局,匹配海外客户需求,通过本地化产能供应,抢占海外市场增量。
例如," 电解液一哥 " 天赐材料,2024 年以来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同时积极在海外进行布局,在德国的 OEM 工厂顺利投产,美国电解液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今年 6 月,天赐材料还与摩洛哥王国签署了投资协议,拟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生产的综合基地,生产年产 15 万吨电解液产品及其关键原材料。
新宙邦则在 2023 年就规划了美国俄亥俄州电池化学品项目,2024 年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今年 4 月,新宙邦又披露在马来西亚建设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的计划。
然而,在竞争对手磨刀霍霍、跑马圈地之际,瑞泰新材却选择了 " 修生养息 ",整体战略倾向于保守,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 稳 "。
在 2022 年 IPO 时,瑞泰新材规划了约 150 万吨新产能,但在实际落地中,这些规划产能出现了大幅延期或调整。例如,2022 年就规划投建的两大项目,直到 2024 年底也尚未正式建设,即宁德华荣年产 40 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波兰华荣年产 26 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目前,瑞泰新材投产的仅有三个项目,且均是在 2022 年就已投产,包括华荣化工 7 万吨 / 年电解液改扩建项目、宁德华荣年产 8 万吨新材料项目、波兰华荣新建 Prusice 年产 4 万吨 / 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其中,作为唯一的海外产能,波兰项目建成以来,由于客户订单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
除了上述三个投产项目,以及两个试生产项目外,自上市以来的的三年,瑞泰新材再未开工建设新产能。
求 " 稳 " 的瑞泰新材,没有砸钱扩产,而是选择把钱用来买理财。
华夏能源网 & 华夏储能统计,2024 年 5 月以来,瑞泰新材累计发布了 25 次理财公告,仅 2025 年就有 15 次,今年以来共购买理财产品高达 38.84 亿元(包括已到期滚动使用的现金),尚未到期的有 16.81 亿元。这些资金主要投向了券商收益凭证、银行结构性存款等稳健型理财产品。
在瑞泰新材尚未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有两笔的收益率是 1% 或 2.6%,其余大部分为 0.1% 或 2.5%,且多为 3 个月到 1 年的短期理财产品,可提前敲出(即可提前结束投资并锁定收益)。
从 2024 年 9 月到 2025 年 5 月,瑞泰新材获得理财收益约 1834 万元。瑞泰新材 2024 年全年净利润为 8460 万元,这部分理财收益相当于去年净利润的五分之一,公司看上的或许正是这 " 稳稳的幸福 "。
" 躺平战略 " 能走多远?
瑞泰新材靠理财获得了稳稳的现金流。但吊诡的是,瑞泰新材一边把大量资金用于理财,一边仍然欠着银行十多亿元的贷款。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瑞泰新材的总负债为 23.48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总额为 10.79 亿元,包括 5.75 亿元的短期借款和 5.04 亿元的长期借款。与 2024 年末相比,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200.69%,长期借款则减少了 52.86%。
在短期债务激增的情况下,瑞泰新材只有动用超募资金还债。
6 月 17 日,瑞泰新材董事会同意将此前超募的 3 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7000 万给两家子公司还银行贷款。瑞泰新材表示,此举是为了满足公司健康发展的需求,同时提升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降低财务成本。
瑞泰新材之所以敢于一边欠债、一边理财,可能是因为其资产负债率并不高,压力不大。今年一季度末,瑞泰新材的资产负债率仅为 23.87%,远低于天赐材料的 44.89%,和新宙邦的 40.47%。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保持 " 超低 " 的资产负债率水平,自然能更容易控制风险。但 " 躺平 " 也意味着,放弃了难得的扩张机会,有可能错失行业增长窗口期,从而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瑞泰新材的盈利能力已经日渐衰弱。2022 年到 2024 年,瑞泰新材营收与利润连续三年持续下滑,净利已下降近 9 成。
不仅如此,瑞泰新材还面临销售回款方面的压力。2021 年至 2024 年,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77.87 天大幅延长至 193.3 天。
盈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瑞泰新材仍要采取保守策略。如此下去,随着行业内卷加剧,公司还能在 " 牌桌 " 上坚持多久?
市场的担忧已经反映在股价上——瑞泰新材股价在 2022 年 7 月达到最高点 41.48 元 / 股,2024 年 2 月触及最低点 11.13 元 / 股,市值蒸发了 222 亿元。截至 8 月 13 日收盘,瑞泰新材股价为 18.96 元 / 股,仍在横盘震荡徘徊。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