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回归,甩出两大王炸
6 月下旬,网传张一鸣重回字节业务一线。
更具体的描述是:张一鸣主要办公地从新加坡转到北京,每月召开字节核心管理层和 AI 项目负责人的讨论会,尤其关注前沿技术发展 .......
从字节技术人员口中,闻道商业也得到了某种印证," 可以确定的是,老板在狠抓 AI"。
杀回业务一线的大厂创始人,不止张一鸣。
刘强东是最积极那一个。从进军外卖市场到自建线下医美,从重启低价战略到 180 亿豪购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集团,刘强东无不亲临、坐镇业务一线。
相比之下,马云更似一种隐于幕后的战略掌舵。
2 月民企座谈会,马云表态阿里勇闯 AI 时代;4 月阿里云启动会,指出 AI 应服务人间烟火;5 月在阿里创业原址 " 湖畔小屋 ",开启阿里再创业热潮 ......
企业家们选择 " 回归 " 的时间节点十分微妙:流量压顶,诸如外卖等业务竞逐白热化,大厂到了不得不上、不得不干的关键阶段;而随着 AI 趋势明朗,小创业团队不断出清,大厂也到了检验成果、理清方向并持续投入的决胜时刻。
言归正传,张一鸣归位,字节疯狂跳动。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全球独角兽榜》中,字节跳动以 2.2 万亿人民币估值高举第二,仅次于全球首富马斯克一手打造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借此,张一鸣再夺中国首富。
排在字节跳动之后的国内独角兽依次蚂蚁、Shein、微众银行、小红书、米哈游、OPPO、荣耀以及 Vivo。但这八大独角兽估值之和,尚不如字节跳动一家。
内外攻伐的抖音自是字节跳动不可撼动的主力军。但此外,张一鸣手中还多了两张王牌军。
AI驱动云业务,火山要干 1000 亿
火山引擎是张一鸣手中的新王炸之一。
2020 年底,字节跳动巧借并购 " 幺零贰四 ",将其豪华创始团队收入麾下。这些人中,既有百度前副总裁吴海锋,也有百度前搜索首席架构师、T11 级工程师谭待 .......
彼时,谭待并不是此间最出彩的一个,但他却是架构设计领域里的王者。
字节让谭待干起了老本行:主导火山引擎技术架构设计,布局云计算与 AI 基础设施。
一年后,谭待升任火山引擎总经理,后者成功晋升字节六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自此,火山的引擎被彻底点燃了!
履新一年的谭待,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未来 8-10 年火山引擎营收要破千亿大关。
这份大气魄,彼时被看作了张狂。毕竟,强如阿里云,也在千亿关口徘徊了数年。
谭待的底气,在于字节日益膨胀的规模体量。两个数据可作简单衡量,一是字节跳动 2025 年收入或达 1860 亿美元,二是字节跳动最高估值时迫近 4000 亿美元(近 3 万亿人民币)。
" 算上整个集团业务,火山引擎能调度的计算资源规模不比阿里云少 "" 规模决定一切,最终牌桌上一定有火山。"
谭待的底气,由此而生。但表现在营收上,火上引擎至今仍只能算是个小弟。
2024 年火山引擎首次突破百亿关口。这一体量,在中国主要云商中,勉强排进第三梯队。
简单来看,第一梯队的天翼云、阿里云营收已破千亿;第二梯队的华为云、腾讯云,营收约在 600 亿之上;第三梯队的百度智能,营收体量大致也在 200 亿以上。
体量不够,速度来凑。
按照谭待的口风,火山引擎 2025 目标翻番,实现 250 亿营收。按照这一速度,不出 10 年火山引擎亦可突破千亿。
集团规模决定了火山引擎的厚度,字节人的前瞻性预判与务实性打法,则决定了这场技术探索的无限深度。
早在 2020 年计划进军云业务时,字节跳动最高层便表示,希望这个火山不只是 " 一个云计算厂商 ",而是基于 "20 年后回看云计算 ",打造更具 AI 的基础技术平台 .......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众云服务商,独独火山引擎 " 不带云字 "。
在 6 月 11 日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谭待公布了几组炸裂数据:
截至 5 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 tokens 使用量超过 16.4 万亿,同比增长 137 倍。
另据 IDC 报告显示,豆包大模型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 46.4%。
用谭待的话说,当下与未来,火山引擎重点便是要在 " 在国内 AI 领域 " 保住第一。
以指数爆炸的 AI 大模型,破局日益拥挤的云赛道,这是火上引擎走出的差异化路线。
也是在本届火山引擎原动力大会上,谭待定义了 "2025 年 AI agent 的元年。"
实际上,第一个站位 Agent 的企业家并不是谭待。早在 2023 年,李彦宏便首次提出 " 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 " 的观点,这一应用指的便是 Agent。
" 我们正处于 PC 到移动再到 AI 三个时代的变化之中。在这三个时代里,技术主体正在发生变化,PC 时代的主体是 web,移动时代是 APP,AI 时代是 Agent。" 李彦宏与谭待都发出过几乎完全一致的言论。
如果说李彦宏是 AI 大模型(AI agent)领域的传道人,那谭待就如那个义无反顾的闯关者。
相比百度的高高呐喊,火山引擎选择了按既定路线、坚定执行。
如今,谭待将深度思考、多模态、工具调用以及模型使用成本等要素,视作 Agent 的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要素。
沿着这个思路,火上引擎一手升级 AI 云原生服务提升大模型能力, 一手推动豆包调用成本持续下降。慢慢,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此时,再品谭待那句 " 只要世界和平,1000 亿就没有问题 ",似乎也不算什么夸张说法。
字节 AI 人,终于找到了抖音之外的第二张王牌。
红果月活 2 亿,比优酷还多
AI 之外,缔造超级流量端口同样为字节所擅长。
按照 Questmobile 数据,红果短剧(6 月)月活用户达 2.1 亿,同比增长 179%。
在 Questmobile 这份榜单中,红果短剧几乎是断崖式领先。排在第二的河马剧场月活不足 5000 万,再之后的平台更是不足 1000 万。
相比火山引擎,红果短剧的成长速度要更加迅猛。天眼查显示,从 2023 年 5 月 APP 推出,到三月后独立再发展至今,红果短剧也不过历经 2 载。
不仅时间短暂,红果短剧的推出更似一场无心插柳。对于红果短剧的缔造者,很多人并不陌生,他便是番茄小说的负责人张超。
2023 年初,短剧开始展露头脚,张超却发现市场独独缺少免费短剧。而此前,张超正是凭借 " 免费看书 + 看广告赚钱 " 模式,将番茄小说做到了月活六千万。
早已熟稔免费的巨大威力,张超决定将这一模式复制到短剧上。
谁也没想到,这场毫无技术含量的复制,却对行业形成了巨大颠覆。随后 " 用户免费看剧,创作者依靠平台广告分账 " 的模式,不断被市场印证。
按时间序列,2024 年 6 月红果分账收入破 1 亿元,9 月破 2 亿,11 月达到 3 亿。
到了今年 3 月,红果单月分账突破 5 亿元,其中超过 10+ 版权方单月分账突破千万元,80+ 作品单月分账破百万元。
红果克制短期 " 商业变现 " 需求,并加速依靠抖音倒流 " 筑高墙、收拢人心 "。
红果的成功,离不开字节跳动的全域流量支持。比如最初,红果便深入抖音生态,利用算法精准推送,试图把抖音里的数亿用户直接拉进短剧阵地。相关数据显示,红果 88.3% 的流量来自抖音 APP 本身。
首创免费模式,加上独一无二的抖音倒流,让红果的天花板护城河非常宽。
竞品难攻进来,红果短剧却可大杀四方。
面对短剧狂飙,最慌的莫过于长视频平台。如今,红果短剧以及国内在用户规模上实现了对头部长视频优酷(月活 2 亿)的反超。
于是,在开创短剧付费模式后,红果又开始了新一轮颠覆:倒逼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化,最终让短视频大行其道 .....
可以想象,未来这个行业将是长短视频相互攻伐的诸侯混战局面。
按照 DataEye 研究院预估,2025 年中国免费微短剧市场规模约 350 亿元,在整个微短剧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 55% 左右。
诚然,这个市场体量之于火山引擎动辄千亿营收,不过尔尔。但手握数亿用户的超级红果 APP,无疑于再造一个抖音,其背后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结语
从火山引擎秀出肌肉,到红果短剧暴走行业,字节 " 拿来主义 " 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谁能想到,主政火山殷勤的谭待曾在百度工作 11 年,并做到了最高的 T11 级工程师。
此后,火山引擎的技术进化路径也与百度智能云存在着某种天然相近。两者都以 AI 大模型驱动云业务,都在拼命押注 Agent 应用,连豆包也在精准的对位文心 .......
相比,红果短剧更似一场字节体系内部的拿来主义。先借鉴番茄小说免费模式,再依托抖音天然流量池,快速倒流壮大己身。
但无论何种拿来主义,都展现了字节极其务实的技术与商业进化路径:先拿来、验证模式可行性,再携整个集团战略资源大举压上 .......
按照这一模式进化,字节未来绝对不止这两张王炸。
随着张一鸣被传回归一线,字节跳动开启了新一轮凶狠扩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