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网
近日,专注于研发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平台的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冉医疗),宣布完成超 3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君联资本、IDG 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元生创投持续大额加注,国寿资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联想创投及老股东美团龙珠、BV 百度风投跟投。
本轮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新一代技术研发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自 2022 年成立以来,智冉医疗发展迅猛,已融资总额近 5 亿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路线与商业化前景的高度认可。
根据公开资料,智冉医疗成立于 2022 年,是由先进材料、微纳制造、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全球顶级科学家团队和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团队组建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头部创新企业,智冉医疗致力于研发以侵入式柔性电极为基础的新一代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平台。目前,公司已获批国内外专利 30 余件,覆盖脑机接口技术关键环节。
公司自创立伊始,便笃定地选择了业内公认最难走的路线——侵入式脑机接口,而马斯克的 Neuralink 团队选择了同样的技术路线。
这一战略抉择,源于智冉医疗对脑机接口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基于超薄柔性电极的侵入式解决方案,代表着脑机双向交互技术的终极形态,是实现更高效、更精准人机交互的关键。
(图:智冉医疗自研的侵入式超薄柔性电极)
其中,电极是侵入式脑机接口得以发展的核心。
传统的刚性电极植入损伤大,植入后易与脑组织发生相对位移,引发炎症反应,影响脑电信号的长期稳定采集。2010 年后,随着微纳加工工艺和先进材料技术进步,高通量柔性电极应运而生。成为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智冉医疗研发团队在柔性电极材料研究领域深耕数十载,团队自主研发的侵入式高通量柔性电极同时获得中、美两国专利授权,开创行业先河。该电极采用超薄柔性材料,其微米级厚度,大幅降低大脑占比与植入损伤,并已通过生物相容性检测,其力学性能与大脑组织的绝佳匹配,保障植入安全。
面对 Neuralink 首批临床试验中出现的电极移位问题,智冉医疗团队早有准备:其独创的防脱落电极设计,有效防止电极与脑组织相对运动,显著降低炎症反应,攻克了长期信号稳定采集的业界难题。
另外,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智冉医疗在持续巩固柔性电极这一核心优势的同时,前瞻性地布局了侵入式脑机接口各关键环节。公司不仅自主研发了硬件系统、软件和解码算法、植入机器人等核心组件,更建设了千余平方米的临床级微纳加工车间和 GMP 车间。
由此,智冉医疗构建了从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闭环,实现了临床级产品的完全自主可控。这一系统性布局,为未来医疗场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技术研发方面,智冉医疗进一步自研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并构建了高精度脑电数据平台,预训练神经元脑电模型,从而实现高精度、高实时性、高通用性在线解码。为推动将来大规模临床应用,研发了自动植入机器人,以达成精准、高效的自动电极置入。
智冉医疗自研的自动植入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5〕164 号),其对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了涵盖 " 加强基础软硬件开发、高性能产品打造、推动技术成果应用 " 为核心内容的战略性指导意见,并明确鼓励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以及加快医疗健康应用落地。这一政策导向与智冉医疗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未来,智冉医疗将借助政策和资本 " 双引擎 ",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助力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自主创新,并推动我国实现全球技术引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