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每日财报 南黎
从港股转战科创板,北芯生命的 IPO 进程备受市场关注。近期北芯生命 IPO 通过上交所审议,从而也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后,第二家按此标准成功过会的企业。
招股书显示,北芯生命拥有国内唯一的血管内功能学 FFR 及影像学 IVUS 产品组合,填补了市场空白,但产能利用率不理想、核心产品收入下滑、高销售费率蚕食利润等问题接踵而至。北芯生命能否借助 IPO 的东风,突破波士顿科学、飞利浦等国外品牌的超 80% 的垄断,以及在国产市场与乐普医疗等公司同台竞技?
募资计划缩水
产能利用率不理想
成立于 2015 年的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由宋亮、陈丽丽、硅基仿生、付晓阳共同投资,致力于开发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带来变革的精准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北芯生命曾于 2021 年 8 月 18 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此后其港股 IPO 并无进展,于 2023 年 3 月转战科创板。
2023 年 3 月 30 日,北芯生命科创板 IPO 获得受理,并于同年 4 月 24 日进入问询阶段。去年 9 月 30 日,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北芯生命科创板 IPO 进入中止阶段,直到今年终于过会成功。
本次 IPO,北芯生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9,000 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 10%),拟募集资金 9.52 亿元,用于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医疗器械基地)、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 3.82 亿元、2.82 亿元、1.88 亿元、1 亿元。
北芯生命本次募集资金较首版招股书有所减少,此前北芯生命计划募集资金 12.7 亿,除了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不变之外,其余项目拟投入资金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次北芯生命将用至少 3.82 亿元用于扩大产能,要新增一次性使用耗材产能超 110 万根。
但是其产能利用率并不理想。据了解,北芯生命主要产品包括 FFR 系统和 IVUS 系统,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 FFR 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62.67%、67.06%、67.54%,IVUS 系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63.02%、93.17%、98.64%。
前者接近饱和状态,后者存在明显产能闲置。新增产能后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公司募资规划面临合理性考验。
核心产品收入下滑
高销售费率蚕食利润
北芯生命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 FFR 及影像学 IVUS 产品组合的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截至目前,公司已有十余款产品实现商业化,核心产品包括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品 FFR 系统及 IVUS 系统。
不过北芯生命截止目前尚未实现盈利。2022 年至 2024 年,北芯生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0.92 亿元、1.84 亿元、3.1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 亿元、-1.55 亿元、-0.54 亿元,报告期亏损合计超 5 亿元。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主要源于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在营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北芯生命销售费用不断攀升,报告期内分别为 7588.23 万元、1.03 亿元和 1.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2.08%、55.98% 和 34.61%。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 26.04%、23.25%、20.92%。不难发现,北芯生命的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平均值。
医企的销售费用尤其是学术推广费的合规性审查,历来是 IPO 审核关注的重点方向之一。在医疗反腐风暴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学术推广更是成为市场焦点。
另外,大额股份支付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2021 到 2024 年,因为发股权激励确认的费用高达 4.7 亿,仅 2023 年就计提 1.495 亿元,直接拖累当期利润。
更糟的是,核心产品 FFR 系统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3 年 7914.58 万,2024 年 7745.84 万,主要是医疗政策收紧,新产品进医院变慢了。
市场竞争方面,除面临雅培、波士顿科学等国际巨头的直接竞争外,国内乐普医疗的 FFR 产品已获批上市,威高介入相关产品也进入研发阶段,博动医疗等企业基于影像的 FFR 替代产品已获批上市,与北芯直接测量 FFR 形成直接竞争。
" 豪赌 " 上市,股权分散存风险
自成立以来,北芯生命不断引进风投机构进行股权融资。在北芯生命在多轮融资的浪潮中,其投后估值实现了从最初 5400 万元的惊人飞跃至 2022 年 9 月最后一次融资后的 53.2 亿元,膨胀近百倍之巨。
但同时,实际控制人宋亮的持股比例也由此降至 20% 以下。根据最新招股书,实控人宋亮的直接持股比例已降至 16.15%,其最终可实际支配的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比例也仅为 29.57%。
北芯生命第二至第四大股东红杉智盛、DechengInsight、国投创合分别持有公司 10.18%、9.67% 及 7.15% 的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北芯生命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且该公司股权较分散,若股东间因经营方向发生意见分歧,不排除存在股东内斗或公司控制权变更风险的发生。
此外,实控人合计与 34 名股东签署了涉及回购股份责任的对赌协议,押注北芯生命上市。截至 2023 年 3 月 24 日,北芯生命、实控人宋亮与 34 名股东签署了对赌协议,约定若北芯生命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未能完成合格上市,北芯生命实控人及 / 或员工持股平台需回购投资方所持有的北芯生命全部或部分股份。庆幸的是,北芯生命 IPO 过会成功,巨额回购的风险得以解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