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检医疗(01931.HK)近期在港股市场表现活跃,股价呈现显著上升态势。7 月累计涨幅约 120%,8 月至今再劲升约 62%,其中 8 月 6 日单日涨幅 38.43%,市值突破 128 亿港元。这一股价变动或与公司近期一系列战略布局存在密切关联性。
(图片来源:富途行情)
一、详解公司股价波动的核心驱动因素
华检医疗股价的持续波动,受到多重因素共振影响。7 月以来,公司多项战略举措相继公布:
7 月 14 日,公司宣布启动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计划,此举旨在拓展国际股东基础,提升全球资本市场参与度,相关信息公开后获得市场关注。
7 月 17 日,华检医疗推出医疗创新药 RWA 交易所生态 IVDNewCo Exchange 及配套稳定币 IVDDollar(IVDD)。该模式试图解决医疗创新药资产流动性不足、融资周期较长等问题,通过将医疗 IP 转化为碎片化 RWA 代币,探索医疗资产数字化交易路径,这一业务创新开始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
7 月 20 日,公司在纽约设立全资子公司 IVD GROUP INC.,并向 SEC、CFTC 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进一步完善全球合规布局。在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清晰及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实施的背景下,华检医疗成为港股中少数同时布局美港稳定币牌照的医疗科技企业,其业务布局的稀缺性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
8 月伊始,特别于 8 月 8 日,公司发布三则关联公告,进一步明确从传统医疗业务向 Web3 金融领域延伸的转型路径,为市场提供了新的估值讨论维度。
其中,自愿性公告为核心内容,明确启动华检医疗以太坊金库战略,同时披露已完成首批 5190 枚以太币的买入,该储备规模暂居港股上市公司首位。根据公告内容,华检医疗以太坊金库战略包含两大核心架构:一是以太币金库储备,通过多元化资金渠道建立并扩充以太币资产池;二是以太币创造引擎(医疗 RWA),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疗资产的代币化运营。
从战略转型路径来看,华检医疗的业务布局可类比美股市场的微策略(美股代码 MSTR)与 Summit Therapeutics Inc.(美股代码 SMMT)的结合体。微策略作为加密资产储备模式的代表企业,近 5 年股价涨幅超过 100 倍,截至最新交易日市值达 1120 亿美元;Summit Therapeutics Inc. 则作为创新药 NewCo 模式的典型实践者,凭借精准的权益收购与合作策略实现快速成长,近 2 年股价涨幅超 20 倍,最新市值为 212 亿美元。对比来看,华检医疗近期股价虽有较大幅度上涨,但从长期维度与上述对标企业的成长轨迹相比,若其战略布局能够持续获得市场认可,那么便可推导其价值成长或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会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二、以太坊金库战略的核心架构与价值逻辑
从美国政策及市场层面来看,以太坊(ETH)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展现出明确的发展潜力。美国近年来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逐渐清晰化并呈现加速度,整体上已朝着规范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为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资产及其相关应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政策预期。
以太坊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其生态系统涵盖了众多 DeFi 应用,包括借贷、交易、流动性挖矿等,形成了一个庞大且活跃的金融生态。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DeFi 市场规模虽经历波动,但长期来看仍保持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以太坊则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网络效应,在 DeFi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连接各类数字资产和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也使得以太币(ETH)具备了作为核心储备资产的内在价值支撑。
美国市场中,已有多家企业在加密货币金库布局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行业典型龙头。微策略(MSTR)通过持续、大规模增持比特币,将其作为核心储备资产,其股价与比特币价格呈现出较强的联动性,且市场给予其持有的比特币资产较高的溢价。正如前述,该公司近 5 年创下了市值增幅超 100 倍的资本神话,8 月 8 日微策略市值超 1100 亿美元,这背后正是市场对其将加密资产与企业资本运作相结合模式的高度认可。
在美股市场,以太坊金库公司正大行其道百花齐放。截至 2025 年 8 月 9 日的最新公开信息,Bitmine Immersion Tech(美股代码 BMNR)和 SharpLink Gaming(美股代码 SBET)的以太坊持有量及市值情况如下:BMNR 当前持有 566,776 枚 ETH,若按目前 ETH 价格超过 4000 美元一枚的价格计算,对应现值约 22.67 亿美元,BMNR 美股的总市值 52.97 亿美元,其基础溢价率(即市值超过 ETH 持仓价值的比率)为 133.7%;SBET 原为体育博彩技术公司,2025 年转型为 "ETH 金库公司 ",其通过股权融资快速增持 ETH,并将全部持仓质押以获取年化 3%-4% 的收益,该公司通过多次增持累计持有 562,60ETH,对应现值约 22.50 亿美元,SBET 当前稀释后总股本为 1.50 亿股,若按 8 月 9 日收盘股价计算的 SBET 总市值约 36 亿美元,其基础溢价率则为 60%。
以上统计数据共同反映市场对 BMNR 和 SBET 奉行 "ETH 战略储备 " 的市场溢价,即投资者愿意为其持有的 ETH 支付额外的更高估值。
从持仓策略进行对比,BMNR 更侧重长期战略储备,目标持有 5% 的全球 ETH 供应,且尚未大规模质押,SBET 则强调 " 储备 + 质押 + 生态参与 ",通过质押收益增强现金流,并投资 L2 项目。
同时,这些公司在以太坊价格上行周期中,股价均出现阶段性大幅上涨,市场给予它们所持币值更高溢价的关键原因,在于看好其围绕数字资产展开的资本运作模式,包括资产配置策略、收益获取方式以及与自身业务的协同等。这种模式让投资者看到了数字资产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潜力,从而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
值得关注的是,华检医疗当前推出的 " 具备下行保护机制的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 " 战略,与上述美股龙头公司相比,是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差异化路径。
在以太币储备金库方面,华检医疗计划通过自有资金、利润分配、资产置换及股权融资(ATM 机制)等多元化方式持续增持以太币,这种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分散化的增持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一资金渠道和集中式增持带来的风险,更注重长期、稳健的资产储备。
而以太币创造引擎(医疗 RWA)则是华检医疗以太坊金库战略最具差异化的部分——依托 Web3 交易所 ivd.xyz,将医疗创新药知识产权进行代币化(RWA)处理,交易所内 RWA 的发行、交易及流动性池产生的收益,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兑换为以太币,形成 " 创新药 IP 收购 - 资产代币化 - 以太坊转化需求 - 以太坊金库价值增强 " 的业务闭环。这种将加密资产储备与自身医疗行业优势相结合的模式,是其他单纯进行加密资产储备的公司所不具备的,且通过与医疗 RWA 平台的深度协同,构建起区别于传统加密资产储备模式的生态体系。
三、阐述医疗 RWA 平台构建的核心支撑条件
首先,医疗行业资源的深度积淀为平台奠定了基础。华检医疗在医疗领域经营超过 20 年,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资源与运营经验。公司已建立覆盖中国 1674 家三级医院的商业化网络,为医疗 RWA 平台提供了线下场景支撑,医院客户可通过交易所获取匹配临床需求的代币化医疗资产,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业务链条,这种行业渗透能力构成其差异化基础。
再者,资产筛选与运营的实操能力为平台提供了保障。如同 SMMT 在创新药 NewCo 模式下通过精准收购潜在首创药物海外权益实现快速发展,华检医疗凭借长期行业经验,在医疗 IP 筛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历史案例显示,公司在项目资产收购、代币化处理及流动性管理等环节具备实操能力,能够精准识别高价值医疗创新资产,为医疗 RWA 平台持续提供优质资产,支撑平台生态运转。同时,公司可借鉴 SMMT 与行业巨头合作等策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药企、研究机构合作,丰富平台资产来源,提升资产质量与市场认可度。
最后,跨区域合规布局的先发优势为平台拓展了空间。在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华检医疗提前布局合规体系:在美国《天才法案》签署前 24 小时披露牌照申请计划,同步在纽约设立子公司推进 SEC、CFTC 牌照申请,同时布局香港稳定币牌照。这种跨区域合规布局使其在政策窗口期获得先发位置,为医疗 RWA 平台的国际化运营奠定基础。
四、港股市场稀缺性特征凸显
综合来看,华检医疗通过以太坊金库战略及医疗 RWA 平台建设,正在实现从传统医疗企业向医疗与 Web3 融合型企业的转型,其业务模式在港股市场具有独特性:
一方面,作为港股中首家明确布局以太坊金库战略的企业,其以太币储备规模及相关运营模式具有创新性,与加密资产市场的联动为估值提供新维度。
另一方面,医疗 RWA 平台将传统医疗资产与区块链金融结合,直击医疗创新领域的资金效率问题,这种跨界融合模式在当前港股市场较为少见。
随着以太坊金库战略的推进及医疗 RWA 平台生态的完善,公司业务结构或将进一步优化,其在医疗与 Web3 交叉领域的先发优势可能逐步显现,值得市场持续关注其业务进展与实际成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