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当 AI 来到 Agent 阶段,360 展现出更为积极的姿态,尤其在 C 端产品方面,纳米 AI 存在感持续提高。
近日,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2025)上,360 创始人周鸿祎透露,纳米 AI 月初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之后,性能表现出色,可连续执行 1000 步的复杂任务,消耗 Token 在 500 万至 3000 万,其任务成功率高达 95.4%。
2025 年被认为是 Agent 落地的关键一年,不过,至今还没有一款能打的 Agent 产品。而纳米 AI 超过 95% 的任务执行率意味着,它具备较强的落地能力。
在公司内部看来,纳米 AI 是全球首个迈入 L4 级别的智能体系统,实现了智能体从 " 单兵作战 " 到 " 群体协同 " 的物种级进化。
目前,纳米 AI 的核心功能包括视频制作、内容创作、行业研究、电商带货、旅行规划等多个场景。以视频制作为例,纳米 AI 打造了国内首个 " 一句话生成大片 " 多智能体蜂群,从脚本、分镜、画面、配音、配乐到剪辑成片,效率从过去的 2 小时缩短至 20 分钟。
这背后,纳米 AI 独创了全新的蜂群协作框架,实现了智能体间的记忆共享,解决了协同困境,确保任务规划、协同执行、自我迭代的高效统一。按照周鸿祎提出的智能体演进路径,纳米 AI 定义已经达到 L4 级别。
在周鸿祎看来,L1 本质上是聊天工具,L2 是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已经进化为 " 工具 ",L3 是推理型智能体,能实现 AI 自主规划完成任务,L4 属于多智能体蜂群,L5 代表着智能体创造智能体阶段。
"L3 单兵作战的能力很强,可以看作一位领域专家,但受限于技术框架,面对跨领域复杂问题时,仍会因缺乏协同规划能力而陷入瓶颈。" 周鸿祎表示,L4 像搭积木一样拉群组队、多层嵌套、分工协作。
事实上,L4 正是在 L3 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华尔街见闻获悉,360 集团于近日发布并上线了 " 智能体工厂 ",目前已汇聚超 5 万个 L3 智能体,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 L3 智能体。
周鸿祎提出的智能体演进路径
近两年,亟需转型的 360 全力冲刺 AI,周鸿祎不仅化身 AI 布道师,更是为 360 集团定下了 "AI+ 安全 " 战略,网络安全之外,360 致力于以 AI 重塑各项业务,其中,纳米 AI 是面向 C 端的主打产品。
2024 年 11 月,360 正式推出全新品牌 " 纳米搜索 ",主打 " 搜、学、写、创 " 功能,是一个融合了搜索与创作的 AI 原生应用。今年 4 月,纳米 AI 发布 "MCP 万能工具箱 ",提供工具调用能力。
6 月以来,360 持续在智能体上取得进展,先是基于超级智能体技术改造了纳米 AI,让 AI 学会使用工具,慢慢长出手和脚。随着多智能体蜂群上线,纳米 AI 完成的任务难度越来越高。
周鸿祎曾说,他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机遇,AI 时代给了他一个新的机会,AI 在中国能不能变成工业革命,关键指标就是 AI 能不能走进千行百业,能不能走进千家万户。纳米 AI 就是他征战 AI 的排头兵。
IDC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接近 3000 亿元,年增速超 70%,预计到 2028 年总投资规模将突破 100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 35.2%。2025 年作为 AI 应用元年,关键进度就体现在 Agent 的落地层面。
"L3 和 L4 级别能做的空间非常大,我们今天只是在视频领域进行了尝试。" 周鸿祎表示,L3、L4 在 PPT 制作、营销、安全运营等场景能做成什么样,还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不过,这条路并非坦途。纳米 AI 的蜂群协作框架虽提升任务效率,却未解决 C 端同质化困局,元宝、豆包、夸克以及 DeepSeek、Kimi 等都在持续发力,百度、知乎等也均有类似产品,以智能体为核心的追击赛才刚开始。
纳米 AI 仍有很长的追赶距离。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2025 年 4 月,纳米 AI 活跃用户数仅为 65O 万,相较而言,行业第一 DeepSeek 同期数据为 1.77 亿,约为纳米 AI 的 2.7 倍。
尤其,元宝、豆包等产品背靠腾讯和字节,不仅是最大的流量分发平台,还以擅长打造产品著称,纳米 AI 要想脱颖而出,需要尽可能建立起很深的护城河,这一点还需要在时间中持续沉淀。
随着 AI 走向应用的深水区,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周鸿祎对华尔街见闻坦言,在管理线条上,多智能体和真人一样,不可避免会碰到管理协调的工作。" 目前的管理深度只能做到一级到两级,级别再多,也会碰到通信和协调问题。"
根据业绩预告,2025 年上半年,360 归母净利润亏损 3.2 亿元至 2.4 亿元,原因主要是公司为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市场影响,销售费用投入增加。在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360 需要尽快在 AI 赛道跑通商业模式。
过去多年,周鸿祎一直在探索新的商业化路径,从种草电商到游戏,再到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等,他尝试很多,但大多折戟。如今,他带着 360 大步迈向智能体时代,这是一场不容易拿下的翻盘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