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00013.HK),股价突然崩了!
8 月 8 日早盘,和黄医药股价开盘就跳水,截至中午收盘跌超 15%,总市值 207.21 亿港元。
消息面上,和黄医药 8 月 7 日晚发布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瑞银下调了其 2025 至 2027 年收入预测,同时还下调了其港股目标股价。
业绩不及预期,海外研发开支大降
瑞银下调其目标股价
8 月 7 日晚,和黄医药发布 2025 年中期业绩,收入总额 2.78 亿美元,同比减少 9.16%;净利润 4.55 亿美元,同比增加 1663.32%,主要受惠于期内完成以 45 亿元人民币现金代价出售上海和黄药业 50% 股权,截至报告期末的税后收益为 4.163 亿美元;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 0.53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和黄医药研发开支减少了 24.4% 至 7200 万美元,其中在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腰斩。由于营销团队重组,销售费用按年减 49.3% 至 1390 万美元。
不过,和黄医药囤积了大量现金,截至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达 13.6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8 亿元),去年底为 8.36 亿美元。
和黄医药非执行主席艾乐德博士 ( Dr Dan Eldar ) 表示: " 凭借稳健的财务状况、强劲的营运及令人期待的全新 ATTC 平台,和黄医药已为踏入新的增长时期作好准备。随着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授权交易机会继续得到跨国制药公司青睐,合作也依然是我们的战略重点之一。近几个月来,市场情绪和表现显著改善。中国本土的药品政策和定价环境也反映出对创新药开发的重点支持,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出台,为未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社会保障支付体系奠定了基础。
我们计划审慎并积极地部署资源,加快推进一系列来自创新 ATTC 平台候选药物的开发进程,包括在中国及海外同步开展临床开发。我们二十年来在自主发现、开展大规模的关键性临床试验、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以及成功取得全球监管批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将赋能我们带来更多创新药物,以满足全球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苏慰国博士表示: " 在 2025 年上半年,我们达成了多个重要里程碑,其中一些更是早于预期。6 月初 ASCO 年会最新突破性口头报告上公布的 SACHI 研究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佐证了沃瑞沙 ® 在市场中的临床实力及商业优势。这是针对 EGFR TKI 耐药肺癌患者的全球首个基于生物标志物筛选的关键性研究,在此类患者中显示出明确的临床获益。6 月底,沃瑞沙 ® 在针对该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提交后的六个月后就较预期提前取得批准,符合资格参与本年度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同月,基于 FRUSICA-2 III 期研究的积极数据,爱优特 ® 第三项适应症用于治疗肾癌的上市申请亦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数据将于 ESMO 年会公布。继 3 月获批后,我们亦于 7 月推出我们的首款血液肿瘤药物达唯珂 ® ( TAZVERIK ®,他泽司他 /tazemetostat ) 商业上市。
我们相信凭借中国适应症扩展及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2025 年下半年销售增长将重拾速度。近期,我们正推动来自关键技术平台 ATTC 项目的多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开发,这将丰富我们的产品管线,并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和黄医药表示,公司已有 13 种肿瘤候选药物正处于各个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四种药物(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及他泽司他)已在中国内地获批。截至 2025 年 7 月,呋喹替尼已于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全球 30 多个国家获批或上市。赛沃替尼已于海外完成一项 II 期研究,并有一项 III 期研究正在进行中,若数据理想有望支持于全球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公司的第五种候选药物(索乐匹尼布)的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审评,有待批准。除上述候选药物之外,公司的新药发现及早期开发正专注于推进来自新一代 ATTC 技术平台的候选药物,目前已有多个分子处于临床前阶段。
对此,瑞银发表研究报告称,和黄医药中期收入按年跌 9.2% 至 2.78 亿美元,逊于该行预期。其中,肿瘤 / 免疫学收入为 1.435 亿美元,低于该行预期。净利润为 4.55 亿美元,主要是完成 SHPL 处置,低于该行预期。该行下调公司 2025 年至 2027 年收入预测,其 H 股目标价由 37.7 港元下调至 36.9 港元,维持 " 买入 " 评级。
逐步剥离中药资产,押注创新药
公开资料显示,和黄医药成立于 2000 年,为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领域曾是和黄医药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本世纪初,李嘉诚联手当时国内最强的三家药企同仁堂、白云山、上海医药,分别合资成立同仁堂和记药业、白云山和黄、上海和黄药业三家子公司,浩浩荡荡拉开中药版图。
然而近年来,和黄医药持续剥离中药资产,转而押注创新药。
今年 1 月 2 日,和黄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拟分别以 34.83 亿元、9.95 亿元分别向金浦健服、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 35%、10% 股份。出售完成后,上海医药将持有上海和黄药业 60% 股权,成为上海和黄药业的实控人。
2001 年,上海医药与和黄医药以 50:50 比例成立合资公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 下称上海和黄 ) ,主要负责在中国生产、销售及分销其自有品牌处方药物,主要产品为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
该公司拥有年销售额近 30 亿元的心脑血管基础用药——麝香保心丸。据悉,麝香保心丸是《2024 年版医保目录》中的甲类药品。根据上海医药公告,上海和黄医药 2023 年度以及 2024 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 6.63 亿元以及 6.26 亿元,堪称 " 现金奶牛 ",是绝对的优质资产。
在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的公告中,和黄医药提及,计划将上述交易所得的款项用于进一步开发其内部产品管线,并推动发展其核心业务。集团的核心业务为发现、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包括推进新一代抗体靶向偶联药物项目)。和黄医药方面表示,中药市场虽然诱人,但和公司创新药的核心业务仍存在差异。公司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推动创新候选产品管线以及核心的创新药业务发展。
和黄医药称:" 随着和黄医药的创新药物逐渐获批进入市场,甚至走出国门,我们对于公司盈利,并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业务有着充分的信心。"
而在此前的 2021 年,和黄医药就曾将其所持有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以 1.69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和黄医药也不止一次在近几年的年报中提及,将考虑以其他方式出售其他业务分部的非核心业务。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段炼 易启江
校对 |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上市公司财报、中新经纬、中国商报、新京报、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