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08-07
公办民办幼儿园均享受免保教费,怎么免?多少人受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李杭,编辑:梁励,题图来自:AI 生成

继育儿补贴后,国家又一重要民生政策出台。

8 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从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同时,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秋季学期一般在 9 月开学。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从 9 月开始,我国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将逐步推行。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 8 月 7 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 1200 万人。

从政策层面看,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早有信号。

此前,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作出专门部署。今年 1 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 年)》,首次将 "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 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今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写入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则进一步明确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相关具体安排。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例较高,免除费用后,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 200 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 200 亿元。

郭婷婷还表示,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育教育费,确保政策可持续。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政策红利。

一、免多少?

惠及千万儿童的免费学前教育能免多少?如何免?

根据《意见》,从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推行一年免费学前教育,是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免费教育的具体实践,以一年为起点体现了政策循序渐进的科学性。

此外,熊丙奇强调,此次政策覆盖全部公办园,同时对民办园(含普惠性、营利性)统一给予补贴或保教费减免,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免保育教育费方面,《意见》规定,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对此,郭婷婷举例介绍:比如,某个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 800 元,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 500 元,政策实施之后,在公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了,500 元全部免除;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也是相应按照 500 元的标准免除,只要交差额部分,也就是 300 元。

据了解,我国幼儿园收费项目主要包含保教费、住宿费、伙食费和代收费四大类,此次免除的为学前一年的保教费。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各地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为每月数百元不等。以广州为例,公办全日制规范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为 823 元 / 月,公办全日制示范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为 995 元 / 月。按每年去除 3 个月寒暑假、实际就读 9 个月计算,对应家庭一年分别可节省 7407 元和 8955 元。

这笔费用减免的背后,资金来源如何保障?此次《意见》也明确了财政补助方式。

《意见》称,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

在补助资金分担上,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予以倾斜。《意见》中也规定,中央财政先根据核定的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在园儿童人数,按照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根据规定,第一档中央财政分担 80%;第二档中央财政分担 60%;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中央财政分担 50%。各档所包括地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执行。

根据该《通知》,第一档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档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 10 个省;第三档包括辽宁、福建、山东等 3 个省(不含计划单列市);第四档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 4 个省(直辖市)及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 5 个计划单列市;第五档包括北京、上海等 2 个直辖市。

目前,距离秋季学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确保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如期惠及大班儿童,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在吹风会上表示,教育部将从强化部署落实、夯实数据基础、加强监测评估三方面发力,倒排工期推进各地 8 月底前完成准备,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多渠道降低 " 三育 " 成本

除了教育保育费免除的相关政策,《意见》在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相关工作方面还明确,要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多年以来,相比于中小学教师,不少幼儿园教师待遇相对偏低,导致队伍流动性大、专业性较弱。免费学前教育若想提质,必须同步改善幼师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

对此,熊丙奇表示,在学前教育免费政策中,保障并持续提高教师待遇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公办幼儿园稳定运转的基础,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唯有让教师待遇获得保障,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避免低质免费教育,实现家长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盼。

对于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熊丙奇建议可以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三年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已经达到 92%,绝大多数适龄儿童都有接受至少一年学前教育的需求,因此把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无现实障碍。"

他还建议,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后可参照中小学保障机制,对公办、民办园实行同等的生均拨款。为此,地方政府需要强化投入保障,先科学测算保教成本,可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学前教育券制度,向适龄幼儿发放教育券,幼儿凭券入读各类幼儿园,园方再凭券兑换政府拨款。" 此举既能保障拨款平等,又能促进幼儿园之间的公平竞争。"

近年来,面对人口总量下降、育龄妇女减少的态势,国家持续加大政策力度降低生育、养育、教育(下称 " 三育 ")成本以提升家庭生育意愿。

在经济支持方面,国家将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并将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 2000 元;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如今全国近 6 成统筹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数据显示,2024 年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 2.6 万元。

今年以来,降低 " 三育 " 成本的措施仍在加码,仅是最近 10 天,就相继发文明确了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和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郭婷婷在吹风会上表示,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是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反映出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持续精准施策。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结合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等因素来统筹考虑。后续,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效果评估,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

那么对普通家庭而言,这两项政策究竟能带来多少实际的支出节省呢?

以广州一个同时拥有新生儿与即将入园大班幼儿的家庭为例,其中新生儿可享受的三年育儿补贴,每年 3600 元,共计 10800 元;即将入园大班的幼儿,若选择公办全日制规范幼儿园,一年可节省保教费 7407 元,若选择公办全日制示范幼儿园,一年可节省保教费 8955 元。综合来看,该家庭通过这两项新政,可节省的费用为 18207 元或 19755 元。

这无疑为家庭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减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让育儿更有底气。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幼儿园 学前教育 财政部 国务院办公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