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Z 同学
深圳大学 工商管理
GPA:82.5 雅思:6.5
主要经历
科研项目
通过 anylogic 系统仿真对深圳某地铁站应急疏散进行优化
基于时间侵占行为和工作获得感量表对本校大学生 " 摸鱼行为 " 影响因素的探究
实习经历
某服饰公司营销助理
某银行营销信贷部经理
某国际度假酒店财务实习生
录取学校
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 Z 同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留学申请经验。
"
手忙脚乱决定留学
"
在大四之前,我一直是个坚定的 " 工作党 "。
那时的我始终坚信 " 毕业了工作就好 ",直到大三结束了必修学分的实习后,突然发现秋招在即,想要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兴趣完美匹配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那些曾在校园成绩和经历,在海量的求职信息里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父母也认为继续读书或许更好,我们在认真商讨后觉得攻读硕士学位更加合适,但是当时准备考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将目光放到留学申请上。虽然现在回忆起来选择和做决定的过程是比较迅速的,但具体考虑要选择什么地区留学,选择什么学校,能申请的专业每一步都充满了纠结与权衡。
而选择留学机构的过程,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何为 " 乱花渐欲迷人眼 "。父母最初在查阅资料后,发现一些看似权威的机构也有不少负面评价,这让本就对留学领域不甚了解的他们更添了几分顾虑。我自己也浏览了许多机构的官网和宣传资料,陷入了深深地纠结。最后是在同样要去留学的朋友的推荐下,看到关于留学前后事宜的涵盖以及老师们的负责沟通,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指南者留学。
选择留学申请,是和父母一起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但因为我们前期花费了太多时间,最终确定决定、签约机构的时候已经 10 月份了,整个后续的申请过程还是时间紧任务重。
原来文书还可以这样写
在前期文书的准备阶段,指南者的老师迅速确认了我的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经历,为后续创作打下了基础。
我的文书初期创作过程并不顺利,只觉得自己的键盘要冒火星子了,文思泉涌却又杂乱无章,后期修改时觉得脑子完全打结,在个人自述上修修改改,科研和竞赛经历上又不知道从何下笔。
而且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本身参加的竞赛就少得可怜,拿得出手的成果更不知道从何说起。在个人证书上,虽然自己大学期间也考了比如计算机二级和初级会计师资格证等证书,但这些证书和申请专业之间的联系又很微弱。
正在苦恼时,文书老师告诉我除了科研竞赛方面,我做义工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可以放在文书中呈现。
由于深圳这边义工活动的多样性,高中是学校要求完成 40 个小时以上的义工时,自己大学的时候还保留着没事看到义工活动就去做义工的习惯。不知不觉就累计了将近 600 小时的义工时,文书老师指出这也是丰富自身经历的实践活动的体现,能够体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
所以大家如果有什么自己的爱好并且深化参与了相关活动发挥自身长处的都可以将其写入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当中。
就这样经过许多次的撰写和修改,在文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终于完成了文书创作。
在留学地区的选择上,指南者的老师主要推荐了英国和香港,但最后由于自身偏好不想离家太远的心理,只选择了香港的学校进行申请。
由于主要目标就是去港留学,但当时的雅思又迟迟未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因此申请志愿都集中在港五尤其是偏后的城大和理工上。
关于绩点,由于我本身并不是一个非常卷成绩卷绩点的同学,大学生活也就是正常上课,对有兴趣的课程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像高数,概率论这些不擅长的课程就会学得怨声载道,因此绩点相对较低 82.5,属于中等平均这一档。
基于这样的成绩和软背景,我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更注重综合考量两者的匹配度,避免盲目冲刺。大家如果早早就做好了留学选择,其实大一大二绩点比较中等也没关系,后续可以针对目标方向,在相关课程上多下功夫,逐步提升绩点,为申请积累优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联系学校老师询问是否能帮忙写推荐信时,指南者的老师也非常给力,他们帮我迅速整理资料和模版,让我从学校老师那快速拿到了推荐信。
极限屠雅 拿下 6.5
接着就到了紧张刺激的雅思备考环节。除了港城可以先用六级成绩申请外,其他学校的申请急需雅思成绩单。
我从十月份到十一月份,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紧急备考,虽然自己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由于没有考过雅思的经验,还是很害怕无法考到所需分数。备考期间每天基本上是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好几次焦虑得睡不着便早早起来。
我一般早上刷听力阅读背单词,下午研究写作思路,背诵一些适用的词句,晚上回到宿舍还得刷一刷口语技巧,没有说起早贪黑也做到披星赶月了。
复习期间也一度很焦虑,怀疑自己留学的选择是否太仓促了,躺在床上质问自己早点干啥去了,弄到现在时间怎么会这么紧迫……不过其实只要自己心中有目标并且有计划地向目标努力前进,大部分时候都会取得一个还不错的结果。
这中间也离不开机构的老师对我的安慰和积极鼓励,有时候老师们感受到我的情绪比较消极的时候就会拿一些之前同学们成功申请的案例鼓励我不要放弃,所幸最后在有限的时间里一次性完成了雅思考试,达到了 6.5 的目标分数。
这里也顺便分享一下我突击雅思的一点经验:
一、坚持刷真题
稍微有些基础的同学其实备考雅思还是非常容易上手的。阅读和听力方面,每天练习模拟试题和真题保持感觉,在即将考试的前两周重复练习真题保证真正考试时的适应性,不用紧张正常完成即可。
同时每天对于单词的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以词汇为基础,平时刷题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进行记录并记忆,这些也会对写作方面大有裨益。
二、听力搭档口语
同时听力和口语也是相关的,每天进行听力的练习是保持自己的听感,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多感受相关的语言环境。
但是由于我个人的口语分数并不高,总结下来还是练习地不够多,每天至少应该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大声朗读或者联系口语对话,不要羞于张口,否则口语测试的时候一张嘴脑子短路发现自己讲不出来想讲的单词就老实了。
三、作文的重点是逻辑
关于作文,感觉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具体内容的写作其实在学习视频或者雅思作文书当中都有,但是实际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大作文感觉还是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当然结构也比较重要,注意把控好大作文和小作文分配的时间。
虽然我一次就达到了 6.5 的分数,但是雅思口语小分很低并没有达到 6,因此要求小分到 6 以上的专业我就无法及时申请。
甚至因为部分专业关得太早,我都来不及再去考第二次雅思就失之交臂,耽误了不少申请的机会,真心建议大家做好留学打算后,一定要早早备考雅思。
放弃港中深,上岸港城
递交完申请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虽然当时的自己也在忙着准备毕设和论文撰写,但是每每看到 offer 申请毫无动静还是会比较慌乱,甚至后期已经做好" 完蛋了,要 gap 一年看看有没有机会了 "的焦虑中。
期间也和指南者的老师以及同样申请留学的同学交流了很多,其实现在回想,大家等待 offer 时真的不用太焦虑,你有很多 " 战友 " 可以一起分享,互相鼓励,老师也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比如在想要催促相关学校 offer 的下发时给予充分的支持。
因为申请时间比较晚,等待的过程又格外漫长,所以在收到港城 HUM 的 offer 时,我反倒有些茫然,不确定后续是否还会收到别的学校的 offer,总觉得 " 都到这个时候了应该没有学校继续发 offer 了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就交了港城 5 万多的留位费。
那会儿正忙着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心态慢慢平和下来,后来甚至觉得 " 都这个时候了还收到了港城的 offer,挺好的至少有书读了 "。其实选校和选择专业时,我已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以申请的学校和专业做了筛选,既然已经做了选择,那不论后面 offer 到的早或晚,都不要过于焦虑,不要影响自己当下正在规划的事情。
可没想到,一段时间之后,我都默认自己是即将入学的城大学子了,却突然收到了港中深的面试邀请——后来才知道,可能是由于信箱设置的原因,并没有看到港中深发送的邮件,最后是学校招生的老师打电话给我确认的。
当时自己确实很懵,心想 " 都这个时候了,就算面试过了拿到 offer 应该也不会去了吧 "。但和母亲的聊天中,她问我 " 是否对港中深的公共政策专业更感兴趣,或者对这个学校更感兴趣。
老实说,专业方面还好,只是去香港这件事,我还是有些紧张的,一来自己没有粤语基础,二来也担心面对新同学和可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最后觉得,面试一下也没关系,就去试试看吧。
面试前指南者还帮我安排了模拟面试,有历年上岸的同专业老师进行思路疏导和问题沟通。实际面下来的也比较顺利,主要围绕对专业的一些具体内容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印象特别深的是最后面试官问我还有什么问题时,我顺着前面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好奇地问了下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得到的回答不出意料:政府组织,事业单位,考公以及少部分从事银行金融业的回答,整体和我猜想的差不多,也就此让我放下了对公共政策方向的不甘。
果然人在放松的时候能保持思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最后也顺利拿到了港中深的 offer。不过港中深的 offer 来得很晚,留位费的日期也相应延后,在此期间,我特意参观了港城、港中深,甚至连港五的其他学校都参观了个遍。
最后考虑到地理位置,专业相似度和留位费的提交,最终还是放弃了港中深的 offer。虽然有点可惜,当时也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是港中深的 offer 先下来,选择的结果是否会改变?" 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做选择前认真考虑过,就按自己的想法走就好了。
整体来说,这次申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许多人说是深圳大学的学生申请香港的学校可能有一定的优势,我不确定这是否有依据,但是根据自身和周围同学的申请经历看,感觉确实相对顺利。就算是双非的同学,只要保持稳定的绩点根据自身合理的规划,在需要的内容上付出努力,留学申请的机会还是很大。
事后再看,如果要申请留学,最好能在大三前中期早早做好准备,这样虽然不至于说遥遥领先,但至少准备起来游刃有余。
比如考雅思时,就不至于逼着自己一次最多两次一定要通过;而且对于绩点方面,提前规划的话,在没修完学分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大四选修一些比较容易拿分的课程,让绩点更有竞争力。当然,就算是紧急决定留学的同学也不用焦急,根据自身的成绩和精力定下目标,全力以赴去做,拿到目标 offer 的概率也是大大的。
END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