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7-30
Spotify: 涨价失灵,高估值还撑得住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海豚投研

$Spotify ( SPOT.US )   2025 年二季报在 7 月 29 日美股盘前出炉,财报再次不及预期,不过虽然 miss 幅度较大,但这次以外因为主。

具体来看:

1.   收入弱在指引:二季度收入增速只有 10%,不及指引和市场预期。但这里面有 5ppt 的外汇逆风影响,剔除后内生增速 15%,高于原指引的内生增速 14.2%,实际不差。

相比而言,公司对三季度的收入指引就稍显乏力,同样是 5 个点外汇逆风,就算全部加回后实际 10% 的增速,也还是不及市场预期的 12%。这可能是市场主要不满意的地方,在欧洲等新一轮的涨价计划驱动下(先在 Benelux 等地做了试验性涨价,并计划夏天扩大涨价范围),市场原本有更乐观的成长期待。

2. 用户稳步渗透:从订阅收入的量价拆分来看,收入不及预期的关键原因在于单个用户的 ARPPU 过低,低 ARPPU 的新兴市场用户付费增加和外汇影响是主因。此外,我们猜测,二季度做了新版本用于推广第三方支付渠道,与此伴随着一些促销优惠活动,可能也影响短期客单价,最终这些因素反而抵消了涨价带来的拉动。

但核心竞争优势,从用户增长来看,并未受到影响。管理层近期表达的战略方向,也是以用户渗透为当前第一目标,因此而对 ARPPU 的影响无需过度在意。

3.   毛利率改善(暂时)停滞:二季度毛利率继续放缓到 31.5%,这里面有音频内容投入、汇率逆风等影响。虽然符合公司指引和市场预期,但似乎涨价对毛利率的拉动效果已经结束。

过低的毛利率是阻碍 Spotify 盈利能力的最大关键。过去一年 Spotify 做了不少努力,主动寻找成本优化的空间。除了涨价外,海豚君之前重点提及的捆绑内容变更分成的办法,目前来看,暂时受到了一些压制。

这与这两年与头部 labels 续签协议时,隐藏涨价额外分成规则有关(Price-uplift share),具体下文会详细讨论。简单而言,就是涨价对版权成本的优化空间短期被压缩了(涨价后的 12-18 个月内),对毛利率的改善效果打折。

4. 提效结束?费用回归增长:二季度三项经营费用均同比增长,一方面有提效周期尾声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短期新版本发布 + 推广促销 + 随市值走高的员工激励(含 Social Charges)等因素叠加影响。

但随着新版本的发布,付费摩擦减少,对用户付费转化率、流失率的改善潜力,值得继续关注。最终 Q2 实现经营利润受收入、支出双压,只实现了 4.1 亿欧元,同比增长 53%,较上季度大幅放缓,利润率环比走弱到 9.7%。

5.   现金流逆势增加,属季节性错配:二季度盈利不佳,但现金流因季节性错配影响(Q2、Q4 为年度套餐集中订阅期、当期社保税仅计提未缴纳、经营相关债务应付未付等),暂时增加了不少。Q2   自由现金流净额 7 亿欧元,同比增长 43%,占收入比重 17%,季节性走高。

截至 Q2 末,公司已积累现金 + 短期投资近 83 亿欧元,上季度管理层表态,对外投资后的余钱会考虑做股东回报,电话会可以关注下进展。

6. 业绩一览

海豚投研观点

作为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流媒体,溢价高估是常态,涨价周期的流媒体更是香饽饽。但每一次财报都是估值考验的炼金石,高估意味着业绩评估会更严格。

从上季度财报的短暂 " 惊吓 " 之后,随着" 内容捆绑式 " 涨价(4 月 Benelux 地区上涨 20%,夏天预计扩大涨价范围)、苹果 App Store 整改的利好(下文详细讨论),Spotify 直接走出了市值新高~1600 亿,这 26 年 57x 的 GAAP P/E 估值隐含了非常乐观的预期(25~27 年三年经营利润 CAGR 增速约 40-45%,按 PEG=1 的水平,合理估值在 1200-1400 亿左右)。

而直到 7 月临近财报披露,随着机构预期的下调(汇率逆风、SBC 及社保税费用增长),Spotify 的股价才从最高点调整了 15%,仍然是一个不算便宜的估值状态。因此哪怕二季度达到一个 inline 的业绩,市场估计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但中长期视角,涨价并非屡试不爽。

以北美市场为例,目前 11.99 美元 / 月的单人标准套餐(包含音频内容),相当于 Netflix 单人无广告套餐价格的 70%。60%-70% 的折价一般而言是音乐和影视内容的正常比例,并且由于听音乐本身私密性更高,类似多人观影的场景需求相对较少,因此对用户而言,这个付费负担已经不算低。

而相比同行,Spotify 的价格也高于两个最大竞对 Amazon Music、Apple Music(均为 10.99 美元 / 月),虽然后两者在产品功能设计、用户触达上都有不足,但核心的版权内容,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因此上述两个角度看 Spotify 后续涨价的潜在阻力也是不小的。

真正的长逻辑,则是海豚君反复说的,Spotify 的向 " 上 " 削权——高达 60%+ 的版权成本(录音版权 + 发行版权),理论上优化空间是比较大的(相比于内容平台一般 40% 的内容成本率而言)。只是短期上头部 labels 地位暂且无法撼动,年初续签合同中 Spotify 对涨价部分还对四大 labels 做了额外的让利(下文详细讨论),使得公司未完整吃到涨价的好处,毛利率提升不够明显。

短期而言,Spotify 业绩表现与估值可能会出现脱节,导致每一次财报季股价波动扭曲—— beat 不一定会大涨,但 miss 一定会先跌为敬,只有待情绪消化后,估值才会重新演绎长期逻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spotify 效果 汇率 第三方支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