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 07-27
堵救护车、蹭空调……老人群体行为只是社会问题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暴走团成为商业提线木偶,当纳凉老人挤满快餐店,中国老龄化社会公共资源短缺的困境在烈日下无处躲藏。

辽宁朝阳大凌河景区,一支百人暴走团身着统一红色服装,踏着整齐步伐前进。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闪着警灯迎面驶来,队伍却毫无避让之意。僵持两分钟后,救援车辆最终选择倒车让行。

与此同时,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二楼挤满了六十多位老人。有人嗑瓜子,有人下棋,有人脱鞋躺卧。店长无奈表示:" 正常客流至少少三成,算上食材损耗每天损失好几千。"

这些场景在 2025 年夏天反复上演,将老年群体推向舆论风暴中心。是老人变坏了,还是社会对老龄化准备不足?

短视频内容来源于抖音用户

"

锻炼还是祸害:失控的老年暴走团

这支阻挡救援车辆的辽宁朝阳暴走团队伍,来自成立 10 年的 " 朝阳在路上俱乐部 "。事发后,群主辩称车辆当时处于备勤状态而非紧急任务,且队伍处在景区非机动车道,是 " 怕车碰到人 " 才未让行。

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舆论怒火。网友直斥暴走团为 " 有组织有计划的违法占路团体 ",呼吁官方严打。

暴走团的失控早有先例。2017 年,山东临沂一支暴走团占据机动车道步行,导致出租车避让不及撞入人群,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 1。2023 年,辽宁暴走团甚至拦截探病男子,要求 " 让病人先等着 "。

深入观察发现,暴走团已从健身组织蜕变为商业机器。一位被踢出暴走团的老人 " 英子 " 透露,组织内部层级分明,设有团长、财务等职位。成员需缴纳每月 50-100 元不等的会费,费用去向却从不公开。

更令人惊讶的是暴走团的盈利模式:一件成本 50 元的速干 T 恤,卖给老人要 299 元;899 元的 " 四季款运动服 ",批发价不到 200 元;连扩音喇叭也要成员 " 众筹 " 购买,市场价 300 元的音响售价高达 680 元。

暴走团组织者还精心设计了 " 迭代套路 ":今年推 " 夏季冰丝款 ",明年换 " 秋季防风款 ",后年再出 " 冬季加绒款 ",让老人不断掏钱更新装备 2。部分团队甚至为企业充当 " 活广告 ",手持赞助商旗帜在城市主干道巡游。

心理学研究指出,老年人加入这类组织的深层动机是填补退休后的控制感空虚。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 " 习得性无助 " 理论在此显现:当个体长期缺乏控制感,会主动寻找能给予秩序的集体。

不消费只蹭空调,真的是城市设施问题吗

酷暑之下,商业空间与老年群体的 " 清凉争夺战 " 悄然上演。在江西吉安的华莱士门店,大爷大妈们横七竖八躺在沙发上;上海静安寺商圈麦当劳,保洁员每半小时就要清理老人遗落的报纸和茶渍。

72 岁的王奶奶道出苦衷:" 家里空调坏了三个月物业还没来修,社区纳凉点又挤不进去。" 她的退休金要补贴儿子房贷,实在舍不得整天开空调。类似情况在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某公益组织调研显示,63% 的低收入老人每月纳凉支出控制在 50 元以内。

主流媒体一致舆论将老人蹭空调行为的根源直指公共服务缺口,认为这些隐藏着更深层的议题:谁能为那些家中没有空调、舍不得花电费,甚至无处可去的老人,提供一块 " 体面纳凉 " 的空间?

有网民指出,大部分乘凉的人并非家里没有空调,就是舍不得开空调,担心花钱。将个人生活成本转移给公共支出。甚至有网民调侃 " 他们养老金都比我工资高,连个空调都不舍得开,拿什么促进银发经济?"

社会学家分析认为,老人抢占商业空间的行为,体现了传统农耕文明 " 靠山吃山 " 思维的现代变形——将公共空间视为可争夺的生存资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 差序格局 " 理论得到验证:老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恰是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在现代公共空间的投射。

面对经营压力与道德压力的两难,一些商家选择柔性应对。杭州某星巴克长期为老人开辟晨间休息区;广州肯德基推出 " 清凉补给站 " 公益活动,提供免费凉茶和防暑手册。

老人群体行为为何成老大难问题

从暴走团占道到商场蹭空调,从高铁车厢跳舞喧哗到公园插队,老年人公共行为失范已成为社会治理难题。这些现象折射出老龄化社会转型中的三重断层。

首先是空间资源断层。随着中国老龄人口不断增长,有限的城市空间愈发难以满足庞大的运动需求,使得老年广场舞和暴走团走上街头变得难以避免。在城市社区健身设施普遍不足的现实下,选择机动车道作为 " 替代空间 ",成为老人的无奈之举。

更深层的是代际文化断层。年轻群体抱怨,老年人 " 规则意识淡薄 ",常以 " 我们年纪大 " 当作在公共空间强势行事的挡箭牌。而老年群体则在传统伦理与现代规则的夹缝中无所适从——儒家 " 尊老 " 伦理在现代社会遭遇双重困境:商家出于社会责任不便驱离老人,老人却将这种包容视为特权。

最隐蔽的是商业伦理断层。资本早已盯上银发族这一庞大群体。暴走团组织者通过售卖高价装备、收取会费、拉赞助等方式,将老人变成 " 提线木偶 " 和 " 活广告 "。

面对三重断层,惩罚与指责无济于事。多地已探索出创新解决方案:青岛将一段滨海辅路划为 " 健走专用时段 ",使同类冲突下降 90%;上海社区发放 " 文明积分 ",可兑换体检券,违规一次清零;济南请退休交警当 " 义务领队 ",既懂交规又有威望。

这些实践指向同一个方向:通过制度设计将传统伦理嵌入现代公共文明,在保障老年群体权益的同时,维护公共空间的正常运转。

(文章综合《联合早报》、云南网、凯迪网、搜狐网等)

撰稿:Ziven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辽宁 救护车 山东 华莱士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