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血脉觉醒概率越高。开始热衷养生寻医问药、开始不自觉囤积黄桃罐头玻璃瓶、开始爱上凤凰传奇和给花拍照,中国孩子有很多 DNA 复苏时刻。
最近又多了一个逛博物馆时被古人把玩的串珠和各类珍珠翡翠玉石首饰硬控,这是之前参观博物馆时从未有过的发现和体验:老祖宗的审美竟然这么绝?
文玩女孩的血脉觉醒时刻,是在逛博物馆第一次被玻璃展柜里的珠光宝气吸引。
然后真切感受到什么叫 " 中式奢侈品 "。
如果说奢侈品原本是爱马仕们通过商业运营打造的 " 稀缺性符号 ",那玻璃展柜里的光亮水润得像刚从清代哪个后宫妃子手腕上撸下来的十八子手串,才展示出奢侈品的真正精髓,在于能穿越时空的精湛工艺和文化底蕴。
图源:小红书 @西西古月、@一念七宝珠饰
看过一圈各大博物馆里展出的东汉的玛瑙、战国的水晶、明代的碧玺、清朝的翡翠后,市面上再好的串珠都属于 " 莞莞类卿 "。
古代贵妇满头珠翠都是全国能人巧匠凝练的心血,当代贵妇排队买爆主打传承古法工艺的老铺黄金。不过后者也不过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万分之一。
文玩女孩一边分享着 " 一眼万年 " 的白月光首饰,召唤义乌工厂老板;一边在小红书上围观串珠大神炫技,或者通过自制白月光替身实现 " 文玩 " 自由。找不到色泽一样的椭圆水晶就用圆形平替材质,虽然只能照猫画虎,评论区依然狂喊上链接,展现了串珠手艺人的复刻速度和文玩女孩对平替国宝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图源:小红书 @番茄咕咕
历史上串珠不同造型有不同用途场景,比如官员贵族佩戴的朝珠兴起于朝堂之上,手串则滥觞于后宫之中。比如清朝一种手串,除了戴于手腕之外,也能被悬挂在衣襟扣绊。这样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方便在诵经时捻转记数。所以宫廷手串特意设计了挂扣,方便悬挂在纽扣上佩戴。
清代宫中的嫔妃们和现代小红书女孩们跨越百年达成审美一致。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八子手串,粉色碧玺和满绿翡翠看得玻璃外的文玩女孩心神荡漾,目前已经成为小红书上的最经典的串珠造型模版之一。
图源:小红书 @来自西湖的礼物
有的串珠爱好者在博物馆里找到灵感,感谢 " 老祖宗的美学馈赠 ",买了好多珠子但不知道如何设计,直接照抄中式老钱风绝对不会出错,毕竟商周时期的串珠首饰,时髦得像上周刚设计的。
时尚是个超巨大轮回,轮回周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前你嫌盘串是中年男子的油腻爱好,现在的手串是天生的时尚圣体。
毕竟光是颜色和材质的自由组合就能创造无数种风格潮流趋势,绿松石、玛瑙、碧玺、珊瑚就是纯天然 " 多巴胺 " 配色,穿搭是个人风格的外化在串珠里就尤为明显:碧玺水晶和田玉营造的是中式淡人味,绿松石戴起来就是扑面而来的夏日清新,金丝楠木琥珀百香籽一戴,是 old money 专属 " 卡其色系 "。
众所周知穿了和穿搭的最大区别在于 " 配饰数量多少 ",作为配饰的串珠是当下最火的点睛之笔之一。
拿 " 时尚风向标 " 女明星举例,叠戴的橄榄色念珠在宁静身上的就是桀骜不驯内味儿;杨天真手腕和脖子上的南红手串,配合复古的发型和丝绒的罩衫,反而有种复古名伶感。串珠颜色和材质之丰富,自带新中式气质,所以总能 " 混搭 " 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苹果 CEO 蒂姆 · 库克把沉香木手串跟 Apple watch 叠戴在一起,被敏锐的小红书人捕捉到,科技大佬引领了一阵古今中外的碰撞美;
图源:小红书 @明星同款
当然串也不一定非要戴身上才能起到装饰的作用,有串珠大户把心爱的首饰放在透明袋子里做成 " 串珠痛包 ",每天背着上班也是一道靓丽风景。
" 手串 " 从崇拜图腾到贵族配饰再到平民百姓把玩的装饰,从造型到受众面一直在进化中,2025 年串珠再次被文玩女孩们玩出各色花样。从数据上 " 老祖宗的审美 " 正在热火朝天地传下去。# 文玩女孩 # 文玩配饰 等相关话题在小红书上的浏览量已经突破百亿,仅 # 文玩女孩话题就吸引来 2700 万规模的讨论。
为啥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把串焊在手上?10 年前贵妇还人手一个梵克雅宝四叶草,10 年后老铺黄金和满绿手镯成了品味和财力标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自信和对国外奢侈品商业运作法则的祛魅同步进行,中式审美占据上风,因为这是咱们自己独有的厚重感。
今年奢侈品牌陆续被曝光手袋制作过程为机器生产、2.6 万包包制作成本仅 500 元,当国外奢侈品鼓吹的 " 手工艺附加价值 " 逐渐土崩瓦解,祛魅就产生了。最近贝恩合伙人提到整个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冲击就是中国对本土制造的自豪感日益增强。
手串的 " 奢侈调性 " 背靠的是文化底蕴,所以也自带高性价比属性。不是老铺黄金买不起,是 DIY 的文物更有性价比。不像黄金首饰眼看着价格水涨船高,盘串主打丰俭由人。花几十块也能买到平替材质靠设计戴出风格,贵价手串根据材质高低,既能满足高调地标榜身份(比如帝王绿)又能低调地彰显品味(比如老南红)。
串相比一般配饰更具备超出时尚消费符号之外的 " 情绪价值 "。从雍和宫水晶手串开始的转运神器开始,手串就带着一些东方神秘色彩。谁能拒绝能招财运、求事业、抗水逆的手串呢?有的考研党为上岸买齐七种颜色手串,有的程序员把黑曜石串成代码图案。最近流行 " 十八子 " 手串,每颗珠子材质造型各不相同,对应着对身心灵各方面的护佑。
图源:小红书 @花喵喵
玄学有没有效果不好说,但一定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最近一款专门治疗 ADHD(注意力缺陷)问题的 " 塑料玩具 "tangle 在小红书上走红,长得像电话线,使用方法就是 " 盘它 ",已经被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注册医疗设备。其实原理和盘串一样,主打 " 符合人体工学、更好地控制身体、缓解焦虑和压力 "。在解压方面,中式盘串领先几百年。
当盘串的受众人群越来越广,盘串文化和圈子也就拥有了江湖上的一席之地。
如果问串珠手艺人、盘串爱好者、串珠穿搭潮人哪里最多?那么小红书这块阵地 " 圈子 " 土壤尤其肥沃。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链接有的靠对八卦共同的吐槽好奇、有的靠对亲密关系的追寻,在小红书孤独的个体因为 " 共同的兴趣 " 走到一起。爱好应该是最不分年龄性别的社交门槛和最平等的交流方式。曾经中年人 " 统治 " 的文玩领域,现在挤满文玩女孩、二次元手作人还有天南海北的中小学生。
小红书上的盘串圈子主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尚弄潮儿盘点串珠穿搭、二次元搞串珠谷子、历史爱好者科普串珠文化、博物学家和从业者每天分享一种 " 串珠材质 "。目前站内用户文玩珠宝玉石的认知率高达 55%。兴趣催生了交流和交易,于是 " 文玩女孩 " 浓厚的兴趣氛围在社区的土壤里转化成了消费氛围。
图源:小红书 @小猪斑纳
有的地方是货生产出来然后卖给你,小红书是一帮文玩女孩到处找各种风格材质价位的 " 货 "。于是小红书电商顺滑地链接了文玩新需求与优质供给,结果就是小红书上大盘用户的文玩珠宝玉石购买渗透率已经达到 40.4%。
现有需求和兴趣土壤,站内结出「优质商家」的果实。不少文玩串珠商家在小红书混得风生水起,因为这里爱好者多,懂行的人多。比如店铺「香木雅舍」主理人,这个 " 文玩二代 " 原本是在山西长治城隍庙古玩街开店,有超过十年的线下店铺经营经验。后来团队发现小红书这里的用户 " 更懂行 ",接受度更高但对于审美也更有追求。
图源:小红书 @周大生电商运营嘉子、@d'Art 艺境
于是设计师团队从古典书籍、博物馆馆藏、艺术作品中寻找设计灵感,再增加 DIY 设计,给文物增加时尚属性,帮文玩女孩体验 " 古代贵妇的快乐 ",实现首饰自由。
图源:小红书 @香木雅舍
卖文玩的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与其说是交易关系,不如说更像共创关系;消费者甚至还担任着 " 产品经理 " 和 " 宣传大使 "。
Shannai Jewellery 主理人店铺产品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生活小细节的感知与触动,同时每周会观察讨论小红书站内的趋势、热点、热搜词,结合趋势发布调整产品发布与布局。她还会加各种群,然后跟小红书网友一起聊天,大家都会在里面分享文玩手串类东西的图片。
商家和用户是 " 同好 " 和圈内人,设计出的产品也就更对 " 口味 ",卖的不单纯是手串,还是手串文玩的各种玩法,比如七天不重样的文玩搭配,更有巧思的创作者,把音乐、电影当作手串的灵感缪斯,把陶喆的专辑和二次元偶像同款戴在手上。
图源:小红书 @FlowCure、@辣味锅巴 DIY
远古时期老祖宗将动物骨骼或者贝壳打磨成珠串,作为祛灾避难、寄托信仰的载体;后来盘串不拘泥于材质一定是名贵的宝石,被更多人用作 " 清净内心 " 的工具,从身份象征走向世俗社会。
文玩女孩把 " 串 " 赋予更多想象力,每日穿搭的风格点缀,也可以安放生活里细碎的快乐,也能寄托对未来的憧憬,在精神紧张的时候把玩在手里,释放压力。
热爱的力量相互碰撞,又激发出 " 做串 " 和 " 戴串 " 的 800 种想像。文玩女孩构建起强大的 " 兴趣圈子 ",在小红书这样的社区和电商中,成为影响商业的新兴力量。
编辑|橘总
作者|vista 氢商业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 @@香木雅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