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是一场漫长的徒步旅行。
从温州的老房子走出来,章若楠用了整整九年。
镜头下,她是甜妹,是校花,是 " 国民初恋 "。现实里呢?租着一间不带厕所的合租房,手机里存着一张张房租截图,电影票房过三亿,银行卡余额却不满五位数。
这差距太讽刺。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章若楠不红,是不是就不会被骂 " 扶弟魔 ";可如果她不红,又怎么养得起一个濒临崩塌的家?
她的第一份兼职,是大一那年做模特。靠一张照片进了校园美少女大赛前 30,三天赚了 4000 块。从此,她一边上学,一边拍照接活,生活费不够,就自己补贴。她没哭没闹,也不觉得委屈。她说,这是理所应当。
因为在她出生的那个家里," 姐姐 " 两个字就意味着责任。
爸妈去了石家庄,她留在温州照顾弟妹。换尿布、热奶粉、做饭、辅导作业——别人家的小女孩在玩芭比娃娃,她在切土豆、背课文。重男轻女?不需要明说,改名这件事就足够说明一切。原本她叫 " 章若男 ",后来才改成 " 楠 "。讽刺吧,连名字都是让给弟弟的。
2017 年,她接到了人生第一个角色,《悲伤逆流成河》的顾森湘。制片人落落看中她那股干净劲,郭敬明也点名支持。章若楠犹豫过,不是因为不想演戏,而是怕耽误挣钱。她得养自己,还得养家。
那时她不敢奢望什么演艺圈的未来,只想着,这次赚的钱,能不能让爸妈少一点债,弟弟多一件衣服。
电影上映后,火了。
观众记住了顾森湘,记住了那个安静又短命的校花。章若楠也顺势爆红,标签从 " 模特 " 变成了 " 演员 "。可红归红,钱没怎么多,负担却越来越沉。
你能想象吗?在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时,父母已经在安排她相亲了。男方比她大十岁," 人不错,有房有车 "。章若楠笑着拒绝了,但她明白,家里人想的不是她的幸福,而是弟弟的未来。
车房彩礼,通通写在她身上。
2018 年底,一个热搜彻底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王思聪悄悄关注了章若楠。
一句 " 悄悄 ",网友全看到了。随后,各大营销号一拥而上,把她和王思聪前任一一对比,封她为 " 最清纯网红脸 "。粉丝更炸了:" 求王思聪放过我们姐姐 "" 别来祸害人家 "……
那阵仗,说实话,有点滑稽。
王思聪直接取关,事了拂衣去。
而章若楠呢?没说一句话,粉丝涨了 24 万。
她一言不发,热度却越烧越旺。
从那之后,资源开始找上门来:《你的婚礼》《难哄》《凡人歌》…… 短视频粉丝也破了两千万。但奇怪的是,她依旧租房住,依旧没有存款,依旧没办法为自己买下一间可以安心放行李的家。
因为她是那个 " 总得有人撑着家 " 的人。
父母做生意失败,债台高筑;弟妹的学费、生活费、辅导班,甚至弟弟未来结婚的房子车子,全写在了她的账上。
她就像一台 ATM,哪怕身体在片场,精神也永远捆在家里。
曾有一次,在真人秀节目里,她说:" 我现在还在合租房,每次上厕所都得排队。" 当时有观众笑了:" 演了那么多戏,还没厕所?"
可她自己没笑。
她知道,她不是没有能力赚钱,只是赚钱的路被分流了。她不想怪任何人,只是 …… 累了。
甚至连粉丝名,都成了争议。
最初," 楠朋友 " 这个称呼很暖,是某个老粉从福建坐高铁来见她后提的。后来因为谐音 " 男朋友 ",部分女粉觉得不舒服,加上章若楠曾自曝自己本来叫 " 男 ",改名是因为 " 重男轻女 ",于是争议又起。
一开始她沉默,后来发声明,发起新粉丝名投票,最后选了 " 小印章 "。
你看,她不是不在意,而是太在意了。每一个细节,她都试着照顾周全。可是这圈子从来不是讲体谅的地方,有人质疑她演技,说她只会演哭戏,说她挑的剧本越来越 " 虐女主 "。
《难哄》开播,她演的角色又一次被推上争议风口。女主遭遇骚扰后,还要去安慰施害者的家属?剧情设定遭群嘲,她也连带被批 " 圣母 "。
这锅,她背了。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剧本早就写好了,她又不是导演、不是编剧,甚至拍戏时都没加过戏。
可话说回来——谁在乎呢?反正批评点她名最方便。
章若楠像是在用尽力气穿过一个越来越重的壳,她没喊疼,也没喊累,只是咬着牙往前走。
现在的她,还没买房,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在默默拓展路线,不想一直演苦情戏。
我想,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要什么。
不是成名,不是热搜,更不是豪宅。
而是,在扛起家庭的同时,也不丢掉自己。
她没说过一句狠话,但她的选择,每一步都够硬气。
不是每个 " 扶弟魔 " 都愿意逃跑,也不是每个姐姐都有义务守住全家的天。
她的强大,不是摆脱,而是选择继续扛着——
扛着家人的期待、命运的拉扯、外界的误解,依旧不肯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
你说,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多看一眼?
哪怕她还没买下自己的厕所,她也早就活成了比任何豪宅更值钱的模样。
你觉得呢?是不是那些 " 不够光鲜 " 的明星,才更像我们自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