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及《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的催动下,今年以来,A 股市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和众汇富以首次公告日作为统计依据,剔除已失败的,发现今年以来截至 7 月 13 日,A 股市场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包括央企国资控股、省属国资控股、地市国资控股、其他国有 ) 的并购案例合计 849 起,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 182%。其中,有 25 起涉及 " 重大资产收购 / 出让 / 置换 ",也较去年同期的 12 起实现倍增。
在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当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经历深度重构。和众汇富分析,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 " 顶梁柱 " 和 " 压舱石 ",亟需通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卡脖子 " 瓶颈,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等领域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数据显示,2023 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超 15%,其中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创新资源的项目占比达 38%,充分印证产业重组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攻坚期,2024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7% 的背后,是国有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率先布局。国资委 " 科改示范行动 " 持续推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整合与同业企业横向联合,推动国有企业发挥 " 链长 " 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例如,某央企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成功构建起 " 研发 - 制造 - 服务 " 一体化生态,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从年内披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案例来看,一方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明显提速;另一方面,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更加聚焦在 " 硬科技 " 方面。
从产业整合方面来看,今年 2 月份多家 " 兵装系 " 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兵器装备集团 " ) 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6 月初,相关上市公司再次公告称,其接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央企,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及能源行业,今年也频现重大资产重组案例。比如,紫金矿业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以每股 35 元共计 137.29 亿元收购藏格矿业 24.82% 的股份。和众汇富认为,总的来看,今年国有企业的产业重组展现出了聚焦主责主业、资源整合力度大、市场化程度高、协同效应显著等特点,且重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针对我国产业链薄弱环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与科技创新的三重协同,以产业链整合强化科技创新自主可控能力,体现了其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和‘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 和众汇富表明,随着国有企业在 " 硬科技 " 领域并购重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有望加速。
展望未来,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将在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势领域合理布局方面落子,有效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长、市场容量大的优势,加快市场应用,推动新质生产力集群式融合发展,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进程,促进产业发展上规模、提速度、升质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