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企业级 AI 应用被视为驱动经济提效与增长的下一个引擎,但喧嚣的概念与实际的落地效果之间,常横亘着一条 " 卖家秀 " 与 " 买家秀 " 的鸿沟。作为头部协同办公平台,飞书试图为这一难题提供标尺。
7 月 9 日,飞书发布业界首个 AI 应用成熟度模型,把 AI 应用分四个等级,分别是 M1 概念验证、M2 早期试用、M3 成熟应用和 M4 完全成熟,在大模型功能同质化的背景下,飞书强调准确率、理解能力、生成质量等 AI 生成效果指标。
会上,飞书发布并升级了知识问答、AI 会议、飞书 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 AI 产品,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飞书知识问答已达到 M3 标准,而飞书会议更是率先达到了 M4 标准,核心产品飞书多维表格也迎来全面升级。
这意味着,飞书多个 AI 产品已通过大量企业验证,达到规模化落地阶段。会上,飞书 CEO 谢欣表示," 我们承诺为企业提供‘真能用、真落地’的企业 AI 产品,真正帮助企业在 AI 时代实现智能化。"
长期以来,飞书在钉钉、企业微信等竞品夹击中,以 " 协同效率 " 立足。但 AI 产品的推出,将飞书定位从 " 工具提供者 " 升级为 " 智能伙伴 ",这直接回应了企业用户的核心需求。
随着全球 AI 市场爆发,企业级应用正成为新风口,飞书一口气端出 AI 全家桶,涵盖办公、业务提效、项目开发、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无疑是为了抢占 AI 在企业端落地的先机。
在办公层面,飞书推出了知识问答,并升级了 AI 会议功能。知识问答的定位是懂公司知识的豆包或 DeepSeek,能做到 " 开箱即用 ",不依赖企业知识库构建,可以快速处理企业海量知识。
谢欣表示,飞书知识问答有四个优势,一是无需企业构建知识库,开箱即用;二是基于权限系统实现个性化回答,确保信息安全且千人千面;三是依托飞书平台沉淀的丰富知识资产,是专属企业的高效 AI 大脑;四是专为百亿级词元数据处理优化,提供快速响应和高质量的问答效果。
这次,飞书发布了 AI 会议新功能。首先是达到 M3 级成熟度的声纹识别功能,支持基于声纹自动识别讲话人。其次是新功能会议速递,它基于用户最近一周的智能纪要生成个性化要点回顾报告。此外,飞书还为企业打造了 AI 会议解决方案。
业务层面,发布了新一代 AI 驱动多维表格,其数据库容量提升至支持 1000 万高频访问数据行(热行),且核心计算操作响应时优化至毫秒级。仪表盘新增了专业 BI 功能并增强了可视化能力。全新的应用模式实现了多表整合与移动适配。此外,全面升级的飞书多维表格 AI,将一系列强大的 AI 能力融入了系统搭建的各个环节。
飞书宣布,多维表格的月活用户即将突破 1000 万大关,该产品成为继文档、视频会议后,飞书平台又一现象级应用。
飞书还推出了开发套件。飞书妙搭作为国内首款面向企业场景的 AI 原生系统搭建工具,能够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业务需求,直接生成应用原型并驱动开发流程,大幅降低业务系统构建门槛。飞书 aPaaS 也完成了多项 AI 改造、升级,做到了让 AI+PaaS 模式全程助力业务系统的开发。
"AI 正带来全新开发范式,软件范式上,AI Coding 加 PaaS,将实现效率、稳定、复用间的最优解。" 飞书开发套件负责人周洲表示。此外,飞书企业级 agent 开发平台飞书 Aily 已经在多个企业落地。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书项目,它是一款专为企业项目管理需求设计的管理工具,这次,飞书项目针对大型团队新增了更精细的团队和权限管理能力。
飞书一系列 AI 产品升级成功,根植于其核心优势,首先是来自 " 字节系 " 的资源支持。字节作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不仅为飞书提供无限弹药,还有豆包大模型和火山引擎等提供 AI 技术和算力支持。
飞书的产品迭代能力与对企业需求的深刻洞察,是其另一核心优势。飞书团队深谙企业需求,其产品经理基因源自字节的 C 端成功经验。谢欣在发布会强调 " 真落地 ",反映飞书从用户反馈迭代产品的文化。
市场表现印证了飞书的吸引力,截至 2025 年 6 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销量前 30 席的品牌中,60% 已成为其用户;在竞争激烈的现制茶饮赛道,五家上市巨头中的四家选择飞书;国货美妆前十上市企业中,超七成依赖其进行协作管理;甚至在新锐 AI 公司(如 DeepSeek)创立初期,飞书即成为其首选协作平台。
尽管市场表现亮眼且产品矩阵不断进化,飞书的 AI 征程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最大难点在于攻克 AI 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瓶颈,尤其是企业级数据隐私与安全壁垒,这直接关系到其 AI 解决方案能否真正渗透至千行百业的业务核心。
竞争压力亦不容小觑。就在飞书发布会前夕(7 月 8 日),主要竞品钉钉抢先发布了其 AI 表格产品,同样瞄准基于 AI 构建企业业务系统、驱动数据价值的场景,火药味十足。
当 AI 从技术噱头转向生产力工具," 真落地 " 能力正成为检验企业级 AI 玩家的核心标尺。飞书密集的 AI 产品升级与成熟度模型的推出,正是对其 " 真能用、真落地 " 承诺的集中兑现,也为其在企业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制高点增添了关键筹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