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川投资评论 11小时前
富国基金宁君:用好奇心去穿透港股投资的迷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很少有人会意料到,今年的港股会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圣地。

年初以来,DeepSeek 带动互联网价值重估," 港股三姐妹 " 掀起新消费热潮," 出海授权 " 引爆创新药,港股热点此起彼伏。根据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约 9 日,在经历了 4 月 7 日单日大跌 17.16% 后,港股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便爬出泥潭,一举迈入 " 技术性牛市 "。

火热的赚钱效应成为了南向资金流入最好的催化剂。根据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南下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 6794 亿元。仅用了半年时间,净买入量就几乎和去年持平。

望着重整旗鼓的港股市场,基金经理们难免会感到些许恍惚。2021 年到 2023 年,外资的流出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港股成长股迎来了戴维斯双杀,也让专注于港股的基金经理经历了惨淡的三年。

但不论是当时的低谷,还是当下的盛况,富国基金的宁君始终专注于港股市场,保持着观察和思考,捕捉每一个细微的边际变化。今年以来,她管理的多只基金均表现亮眼,以富国蓝筹精选为例,截至 2025 年 6 月 24 日,近一年收益率超 45%,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 *。

在她看来,想要在被机构充分定价的港股市场中获得超额,尚未被市场挖掘或是尚未达成一致预期的新兴行业显得尤为关键。" 任何一只股票在资本市场中都会存在分歧和共识,只有越早地发现公司的价值,才有可能提前于市场进行布局。" 宁君分享道," 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兴行业来说,核心就是要永远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和敏感度。"

幸运的是,十多年港股投资经历中,宁君那份始终如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了她在港股市场持续挖掘出优质企业的关键所在。

保持投资中的好奇心

当谈论起港股投资的时候,新经济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截至今年 4 月,新经济公司在港股的数量占比已经由 2018 年的 1.3% 增加至 14%,市值占比也由 2.8% 上升至约 28% [ 1 ] 。新经济权重的不断提升,不仅使其逐渐成为了港股的一张名片,同时基金经理也怀揣着找到下一个腾讯、阿里的希冀。

而对于宁君来说,新经济始终在她的组合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以当下火热的潮玩公司为例,宁君在 2024 年 1 季度就发现公司旗下的产品在东南亚开始畅销,销售数据的不断好转让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投资机会,于是对其保持持续追踪。

可新事物往往伴随着未知和探索,尤其是 2021 年在该潮玩公司身上,曾经发生过 IP 透支的情况。宁君面对短期内几近翻倍的潮玩公司,最终选择了降低关注度。

" 虽然中间卖出过,但是我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他是一个长期标的。" 宁君在谈及此次投资时说道。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于新事物的敏感度,她会持续地去买公司旗下的 IP 产品,通过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触达年轻人对于这些新事物的想法。

" 我的孩子正好是新一代的消费者。我发现女儿和她的好朋友们特别喜欢有时下流行 IP 品牌形象的商品,这也加深了我对于这家潮玩公司的理解。" 宁君说道。

从收入过 10 亿的 IP 数量、会员数量和会员的地区分布角度,宁君意识到它相较于 2020 年时候的内在价值已经大幅提升。因此她适时将其纳入自己的重仓,最终为她贡献了较高的收益 [ 2 ] 。

事实上,在宁君的组合当中,有不少的投资机会都来源于生活。譬如宁君曾碰到一个朋友,在交流中谈到自己招聘的 90 后员工都使用同一款音乐播放软件。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宁君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可能会蕴含着重要的投资机会。

通过深入研究后,她发现这款音乐播放软件在 90 后,00 后群体中非常受欢迎,不仅拥有着很高的市占率,同时也正处在付费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宁君表示," 而且当时这家公司刚刚上市,没什么人关注,这也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介入时间。"

作为一名老款音乐播放软件的忠实用户,宁君的特别在于能够打破自己的固有认知,挖掘出 90 后、00 后所喜欢的另一款音乐播放软件。这背后正是她愿意跳出研究的舒适圈,在接触年轻人的同时并对他们的想法和喜好共情。

就如她在 2024 年年初,一次和国外投资者交流的时候,当被问到现在还投不投白酒时,宁君给出的回答是," 还是要更重视年轻人喜欢的消费。"

当然,宁君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同样没有局限在新消费,而是覆盖一切未知的领域。这种开放包容的特性也让她能够更加从容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并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成长。

动荡中的坚守与调整

港股处于低谷期的四年,也是宁君默默蜕变的四年。

2022 年,港股价值风格异军突起,取代了长达十多年的港股成长风格。风格的剧烈转换让港股基金经理们有些猝不及防。面对市场变化,宁君坦言:" 从我入行到 2020 年,价值风格从来都只能维持一到两个月,所以我最初并没有把这种风格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即便持仓股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不断下跌,宁君也没有盲目推翻原有持仓的逻辑,而是不断地去审视他们的基本面。

譬如,宁君当时持有过一家港股软件服务公司,该公司在港股成长股泥沙俱下的过程中一度经历了腰斩。但在宁君看来,腰斩的背后并非是公司企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 当时这家企业的盈利还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股价的下跌反而让它的投资性价比显得更加突出了。" 宁君笃定地说," 在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只要未来有一年市场开始回暖,那么该公司的股价会非常具有爆发力。"

幸运的是,去年以来,港股流动性的持续改善使得该公司被市场逐渐发掘,股价有超过 100% 的涨幅。

当然,市场下行期间能够满足宁君对于质量要求的成长股并不多。因此,面对市场风格的进一步转变,她也及时做出了调整——将自己的能力圈拓展到了价值股。

事实上,不论是成长股还是价值股,在投资的内核上都是相通的。想要去评估公司的价值,就要围绕企业未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想要对公司产品的价格评估,就要从供需两端进行分析,并不会因为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而改变。

而十多年在港股的投资经验,早已让宁君对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拥有了一定的积累,也使得她在拓展自身能力圈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以她从 2023 年年中开始所持有的某铜金矿企业为例,有色金属是她作为研究员时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行业。但在 2022-2023 年中国的工业行业普遍产能过剩、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中枢利润率下移的情况下,铜行业却因为过去十年极低的勘探资本开支,新能源需求的爆发,导致未来供需格局改善、价格稳中有升。

而该公司自己的产量增长就非常可观,当下的估值被市场明显低估。于是宁君果断将其纳入到前十大持仓中,最终为她贡献了不菲的投资收益 [ 3 ] 。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场上最早建立港股投研团队的基金公司,富国基金自 2012 年起就开始进行港股市场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成为了整个团队最宝贵的财富,也极大地缩短了宁君拓展能力圈所需的时间。

" 不仅是最近两年,在我经历的前几个周期中,我们团队都发掘和持有了有代表性的优秀公司的机会,转化成了基金收益。"

在宁君看来,不论是基金经理还是研究员,都需要在市场中沉淀一段时间,才能够对市场,对投资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

" 如果是经验更加丰富的基金经理,或许在 2022 年会更好地应对港股风格的切换," 宁君调侃道," 当然,我也是其中比较灵活的那一类,在团队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当时市场环境的变化。"

尾声

2025 年 6 月 12 日,恒生沪深港 AH 股溢价指数跌至 126.91 点,创下 5 年来新低。而在一年多以前,该指数还处在 160 点以上的高位 [ 4 ] 。

A/H 溢价的迅速走低在,引发市场了一轮关于 " 港股是否开始泡沫化 " 的讨论。

但在宁君看来,港股恰恰是最难产生泡沫的市场之一。由于港股独特的配售机制,一旦公司的股价被过分高估,那么企业的大股东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完成配股,此时高位买入港股的投资者就非常容易被套在山顶。

" 对于机构为主的港股市场来说,大家都是比较理性的,所以不太会在股价过热,或是明显高估的时候依然大量涌入其中。" 面对当下投资者的担忧,宁君回答道," 而且 A/H 溢价只针对部分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并不具有代表性。"

事实上,当下港股投资如此火热的背后,本质上是有着越来越多优秀的、独特的企业选择在港股上市。譬如互联网企业历史上就大多在港股上市,18A 政策的推动又吸引了一大批创新药企业来到港股,A 股近些年来对于消费股上市的限制更是推动了新消费企业前往港股 IPO。

大量优秀公司的存在也必然会吸引投资者来港股掘金,而一旦这些优秀企业的价值被投资者发现,那么股价的上涨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对于任何一个交易市场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往往就是那些质地优秀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越多,市场对于投资者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强,并且能够进一步推动越来越多的好公司前来上市,实现整个市场的正循环。

而在宁君看来,当下的港股市场就恰恰处于这样一种正反馈循环的前夜之中。基金经理所能够做的,唯有在不断地挖掘和更新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 注:截至 2025 年 6 月 24 日,富国蓝筹精选股票(QDII)人民币及其业绩比较基准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 45.27% 和 26.15%,数据来自富国基金,已经托管行复核;该产品近 1 年、2 年、3 年、5 年同类排名分别为 5/48,3/35,3/31,1/24,同类类别指中国开放式基金 - QDII   大中华区股票,数据来自晨星基金,截至 2025 年 6 月 24 日。晨星及其内容供应商对于您使用任何相关资料而作出的任何有关交易,投资决定均不承担任何责任。过往业绩不代表将来表现。以上排名情况由评价机构作出,不代表评价机构对基金管理人和旗下管理基金的推荐。富国蓝筹精选股票(QDII)人民币成立于 2019/08/02,业绩比较基准为 MSCI 中国指数收益率 *90%+ 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 ( 税后 ) *10%。近 4 个完整年度 ( 2021-2024 ) 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 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分别为 -4.6% ( -20.53% ) ,-17.94% ( -14.15% ) ,-7.74% ( -10.45% ) ,15.72%(16.39)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 2024/12/31。期间基金经理变动情况:张峰 ( 2019/08/02 至今 ) 、宁君 ( 2019/08/21 至今 ) 。基金收益率不代表投资者实际收益率,基金份额净值仅为每份额基金产品的净资产,基金历史业绩不构成对未来业绩的保证。

风险提示:

①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②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④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 " 买者自负 " 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⑤本基金可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本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资产支持证券、存托凭证等品种,将面临相关投资品种和业务的特有风险。

⑥本基金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⑦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经富国基金评定,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为 R4,匹配积极型 C4、进取型 C5 的客户。建议投资者详阅基金合同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产品风险等级及适配投资者等级以销售机构评定结果为准。

参考资料:

[ 1 ] 新经济占港股市值 28% ,7 年增 10 倍,大公报

[ 2 ] 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 2024 年年报

[ 3 ] 富国蓝筹精选 2023 年三季度定期报告

[ 4 ] Wind 数据终端

封面来源:shotdeck

编辑:沈晖

责任编辑:沈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港股 基金 新经济 基金经理 催化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