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昨天
刷屏资本圈!会计师倒签协议配合上市公司造假,拿了4.2万元签字费,被判刑一年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一则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裁判文书刷屏资本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某上市公司拟准备发行可转债,但发行可转债有业绩要求,于是审计师配合上市公司倒签协议配合财务造假,转让合同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而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和利润,构成财务造假。最终,两名签字的涉案人员,一个被判刑一年五个月,一个被判刑十一个月。

根据裁判文书,本次两名被告人,一个是朱某某,另一个是刘某某,朱某某是 E 事务所合伙人、会计师,而刘某某则是事务所项目经理。

根据指控,A 上市公司于 2019 年初筹备发行可转债,因子公司 B 和 C 公司签署的影视剧播映权转让合同未达到 2018 年收入确认条件,可能会影响可转债发行。

为满足业绩要求,B 公司于是和 D 公司签订虚假投资份额转让合同,并将合同签署日期落款为 2018 年 12 月,以该项目收益确认 A 公司 2018 年业务收入。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3 月,朱某某、刘某某受 E 会计师事务所委派,为 A 公司 2018 年年报提供审计服务,两人在明知 A 公司意图虚增 2018 年收入的情况,配合完成合同造价,并以 E 会计师事务所名义出具审计报告,致使 A 公司 2018 年虚增收入 3.58 亿元,虚增利润 1.45 亿元,虚构数额均占实际数额的 30% 以上。

在此过程中,E 事务所拿到审计费 70 万元,朱某某、刘某某共计获利 10 余万元,其中朱某某获利 4.2 万元、刘某某获利 6.085 万元。

该案件可谓牵扯甚广,有上市公司的董事、副总,财务经理,董秘还有子公司的总经理等等核心人物。

在庭审过程中,刘某某主动认罪,且认为自己是从犯;而朱某某则认为自己没有配合造假的主观故意,所得不全是违法所得。而且,他认为,考虑朱某某主观恶性不大、系初犯偶犯,且退缴违法所得等,给予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认定,刘某某并非从犯,而是共同犯罪人;朱某某、刘某某作为承担审计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其二人行为已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依法均应予惩处。最终,朱某某被判一年五个月,罚金 11 万元;刘某某判刑十一个月,罚金 10 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裁判文书网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市公司 造假 审计 审计师 合伙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