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昨天
留任留心更驻情——记贵州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独山县合力村驻村工作队员杨永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杨专家带领我们发展产业,大太阳天的他钻到地里一待就是一天!"" 杨专家就是咱家里人,在他的帮助下,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独山县玉水镇合力村村民近两年来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话里的 " 杨专家 " 是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合力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杨永健。

驻村两年来,杨永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根一线,结合农业领域专业知识躬身实践,用实干与担当赢得了村民的普遍好评和认可。今年 6 月,在贵州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上,杨永健被评为 " 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并在大会上作代表发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杨永健倾情奉献的最高认可,更是合力村干群同心、携手振兴的生动注脚。

2023 年 5 月,担任独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综合科科长的杨永健主动请缨,申请到玉水镇合力村开展驻村工作,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

初到合力村,杨永健便立刻开始了走访工作,结合自身业务特长,他将目光放在了村里的产业上。走访中,杨永健了解到合力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但村里的茶产业却一直处于 " 散、弱 " 状态,长期依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益低下。

" 主要是村里都是留守老人,技术落后,市场信息也不对称。" 杨永健说,合力村共种植了千余亩茶树,因为没有技术,茶叶上市时间较晚,很难抢占市场,再加上依赖茶商下乡收购,茶叶价格被压得很低。同时,由于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村民在种植茶树时,不能针对性地 " 把脉施针 ",茶叶产量低,种植户几乎是 " 望天吃饭 "。技术滞后、信息闭塞、人才断层 …… 带着这些问题,杨永健苦苦地寻找解决方案。

经过 3 个月的入户走访与市场调研,杨永健在深思熟虑后,提出了 " 精深种植 + 产销一体 " 的茶产业发展思路。他利用自身优势,邀请茶叶专家入村指导,举办技术培训,覆盖茶农 200 余人次,并引进 " 福云 6 号 "" 黄金叶 " 等优质品种,推广 " 配方施肥 + 生态防控 " 技术,使茶园亩均产量提升 10%,优质茶比率提高至 85%。

" 以前种茶全靠老经验,一年忙到头也没多少收入,自从杨专家来到我们村后,手把手教我们技术,还请来多名专家给我们‘开小灶’,现在茶叶产量、品质双丰收,我们的钱包也跟着鼓起来了。" 群众杨国兴说。

如今,合力村茶产业规模突破 2000 亩,带动 200 余户村民参与发展,户均年收入达 10 余万元。同时,通过茶叶合作社分红、加工厂租赁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 12 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 "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

除了帮助群众发展茶产业,杨永健还积极配合村 " 两委 "、驻村工作队开展基层治理工作,通过纠纷调解、代办服务等,实现全村 " 零信访 "。此外,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杨永健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鼓励大家参与到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通过投入部分驻村工作队经费和村民自筹,共筹集资金 6 万余元,用于加宽加固塘埂道路 20 米、堡坎 30 余立方米,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

转眼间,两年驻村期满,驻村干部将进行调整轮换,杨永健毫不犹豫向组织申请继续驻村,他说:" 两年太短许多事才刚起头,我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更舍不得并肩奋斗的乡亲。"

为表达对杨永健驻村帮扶的感激之情,村民们自发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感谢仪式:制作锦旗、绣鞋垫、写水叔 …… 表达对杨永健传知识于乡野、授技术于田间的谢意。

" 驻村,驻的是一方热土,更是万千民心。今后,我将继续以赤子之心践行这句承诺,久久为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 杨永健表示。

从产业振兴的 " 破局者 " 到基层治理的 " 贴心人 ",杨永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他的留任申请,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争先,让青春在广袤田野绽放绚丽之花。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明坤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技术培训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