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13小时前
荣耀Magic V5 上手:轻薄史无前例,但体验有所妥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1 年,我出于好奇购买了当时最「特立独行」的折叠屏手机——主打「矮胖」的 OPPO Find N。之所以选择这款又矮又胖的小家伙而不是主流的大屏折叠,和当时我对折叠屏的看法有关——折叠屏不能只看「展开」时的体验,合起来的体验同样重要。而 OPPO Find N 是当时市面上唯一满足我这项要求的选择。

不过用了一年后,我还是决定换掉这台手机——它的折叠厚度来到了 15.8mm,重量也来到了惊人的 275g,放在口袋里都觉得「坠裤子」。

也正因曾经被折叠屏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劝退」,所以在看到 2025 年 7 月 2 日发布的荣耀 Magic V5 时,我对这款自称「地表最薄」的折叠屏手机倍感兴趣。

图片来源:雷科技

那么,这款「目前市面上最轻薄的(横折)折叠屏手机」,体验究竟如何呢?

不失设计与手感的大折叠手机

尽管此前对荣耀 Magic V5 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真的把这台手机拿上手里,我还是会因它的厚度而惊讶。雷科技此次拿到的荣耀 Magic V5 为曙光金版本,作为一款「全尺寸折叠屏」手机,荣耀 Magic V5 成功将机身厚度控制在 4.2mm,即使折起来也只有 9mm,比我正在使用的非折叠屏(7.85mm)厚不了多少。

图片来源:雷科技

不过 8.8mm 的折叠厚度还只是荣耀 Magic V5「工程」方面的极限,得益于其巧妙的设计,荣耀 Magic V5 拿在手里的「感知厚度」甚至比 9mm 的官方数字还要薄。

简单来说,荣耀 Magic V5 的中框采用了「悬浮」设计,7.95 英寸 2K 分辨率 LTPO 自适应刷新率内屏和背板以「2.5D」的形式凸出中框,在 9mm 的机身厚度中再次「偷」了不少厚度出来。以和手掌、拇指接触的「感知厚度」来说,荣耀 Magic V5 拿上手的感觉甚至和 7mm 级别的轻薄旗舰不相上下。

图片来源:雷科技

说完薄,我们来讲讲荣耀 Magic V5 的轻。为了减重,荣耀 Magic V5 在手机材质选择做了不少妥协——其后盖材质为复合纤维、内屏采用的也不是成熟的 UTG(Ultra-Thin Glass 超薄玻璃)。但从荣耀的角度来说,跳出常规也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

我们这次拿到的荣耀 Magic V5 曙光金版本重量 222g,其后盖运用芳纶纤维、S 级玻璃纤维、PBO 纤维等在航空服中广泛应用的高韧性纤维编叠而成,既为手机减重,也提供了出色的机身强度。另外,复合纤维后盖也为荣耀留出了更大的后盖设计空间——曙光金版本采用的曲线编织纹路在阳光下看起来相当精致。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了,受材料科学限制,复合纤维后盖暂时还难以还原出金属、玻璃、陶瓷后盖那种冰凉、紧实的触感,与非折叠旗舰手机还有一定距离。

至于屏幕,为了弥补 UTG 缺席带来的内屏强度变化,荣耀 Magic V5 采用了增强碳纤维衬板。这种在赛车领域被广泛运用的材质已经用出色的口碑证明了自己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事实上,因为内屏有贴塑料膜(这也是业内大折叠屏的惯用做法),不采用 UTG 屏幕并未对荣耀 Magic V5 的内屏滑动触感造成明显影响。

非要说的话,不用 UTG 可能会导致手机屏幕更早出现折痕。不过在上手体验的这段时间里,折痕并未成为困扰我的因素。另外荣耀也给荣耀 Magic V5 随机附赠了一年内屏碎屏险,没有 UTG 内屏也不至于「提心吊胆」。

图片来源:雷科技

顺带一提,如果在内屏有灰尘、异物的情况下折叠,荣耀 Magic V5 也会主动给手机发送通知,提示检查内屏异物,主动延长整体寿命。

只不过从体验来看,这个内屏检测似乎有些过于灵敏了——我刚刚擦干净手机准备拍照,荣耀 Magic V5 就提示说内屏可能夹有异物。另外,我折起手机后一般就放进包里,结果手机马上就弹通知,掏出来一看发现是智能检测误报,这种体验确实有些「恼人」。

性能配置都不错,但相机缺少记忆点

性能方面,荣耀 Magic V5 采用了满血骁龙 8 至尊领先版处理器,我们拿到的这台为 16GB+512GB 的版本,性能方面无需多言。同样「无需多言」的还有荣耀 Magic V5 的相机表现。

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雷科技

我们先说好的部分:荣耀 Magic V5 采用了 50MP 主摄(23mm)、50MP 超广角(13mm)、64MP 潜望式长焦(70mm)的后摄像头组合。

图片来源:雷科技

图片来源:雷科技

在荣耀 AI 的帮助下,荣耀 Magic V5 有着相当不错的画面锐度和宽容度,即使相机取景界面的高光部分已经严重过曝溢出,照片在相册里待两三秒后也会自动优化成高宽容度的样子。

图片来源:雷科技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在我看来,荣耀 Magic V5 的相机还是缺了些记忆点——除了雅顾人像模式外,荣耀 Magic V5 并未能像其他主流旗舰手机那样,提供一个优秀且具有记忆点、传播点的影调风格。在影调成为影像旗舰必修课的 2025 年,荣耀 Magic V5 的影调表现确实少了些「出圈」能力。

为了变薄「1mm」,荣耀 Magic V5 的做法值得吗?

在这里,我们先按雷科技的标准模版总结一下荣耀 Magic V5 给我留下的印象:

优点:

1. 堪比非折叠手机的轻薄机身;

2. 不错的旗舰性能;

3. AI 加持带来了超高的相机宽容度。

缺点:

1. 内屏「双重黑边」情况较为明显。

可以看到,我对于荣耀 Magic V5 的评价无论优缺点,都离不开其轻薄机身及其背后的「妥协」。而这样的表现,也再次将那个被多次谈及的理论带回了台面——折叠屏手机过于轻薄,用户对「变薄」的感知就越小。

图片来源:雷科技

从我个人「折叠屏劝退」的经历来说,折叠屏做轻做薄肯定是有正面意义的——四年前的折叠屏手机拿在手里就跟多拿一个充电宝一样,根本不具备实用性。但在四年后的今天,主流折叠屏手机已经非常轻薄,将过去「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远远甩在脑后。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死扣最后 1mm」的没有意义,但在我看来,这最后 1mm 在用户侧的感知并不如其它方面的提升那么明显。以荣耀 Magic V5 为例,荣耀已经用「悬浮中框」带来了比肩非折叠手机的优秀手感,既然荣耀已经可以用设计来优化手感,在其他方面完全可以用不那么激进的方式来处理。

图片来源:雷科技

前段时间,我们雷科技已经对「轻薄折叠屏」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当时的文章中,我们提到:

折叠屏手机不需要过度追求轻薄,单追求轻即可,薄而不轻是没意义的。以雷科技多年的评测经验来看,轻 + 大电池或许更受青睐。

以今天的主角荣耀 Magic V5 为例,我很高兴荣耀能在轻薄的路上不断挑战自我,更喜于看到荣耀 Magic V5 在轻薄的同时,在手机里塞入了高通骁龙 8 至尊版旗舰处理器和 5820mAh 电池(16GB+1TB 版为 6100mAh)。如果荣耀 Magic V5 能在极致轻薄的同时,进一步收窄屏幕黑边,优化整体表现,相信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图片来源:雷科技

当然了,对于荣耀 Magic V5,荣耀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大多数用户不愿意尝试折叠屏,首要原因就是折叠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如果能将极致的轻薄打成荣耀 Magic V5 的招牌,这一传播点对荣耀、甚至是整个折叠屏手机品类的推广都有积极意义。

尽管最后稍有遗憾,但荣耀愿意以 Magic V5 作为正面例子,带领整个折叠屏品类共同进步,对消费者来说这始终是件好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荣耀 折叠屏 v5 oppo 分辨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