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 20小时前
世界之巅的“贵阳温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看,壶内水温接近 96 ℃,但壶嘴处仅有 80 ℃,我们以为是在用 96 ℃水冲咖啡,实际上是低于这个温度的。"5 月 17 日,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的 2025WBrC 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贵阳咖啡师彭近洋以壶内和壶嘴的水温差小实验为开头,让大家把关注点聚焦到 " 咖啡中的温度 " 这一个主题上。

△ 5 月 17 日,彭近洋捧起冠军奖杯。

壶嘴和壶心温度的微妙差异,成为征服评委的关键密码。当贵阳咖啡师选手彭近洋捧起冠军奖杯时,中国咖啡界迎来了历史性时刻——这是继 2019 年后,中国大陆选手第二次在这项被誉为咖啡界的 " 奥林匹克 " 的顶级赛事中登顶。

聚光灯下,这位来自贵阳的咖啡师平静地向大家展示着手里的测温仪,娓娓向世界讲述着关于咖啡温度的故事:从咖啡豆原产地的海拔气候光照,到烘焙机滚筒内精准控制的曲线,到咖啡冲煮过程中的水流,到品鉴咖啡感官体验的最佳温度,再到一杯咖啡传递的温度。

夺冠之旅:

以 " 温度 " 为尺丈量世界之巅

彭近洋的冠军征途始于 2016 年,彼时他在 TAKAO 台湾大港国际烘焙赛上一举夺冠,这种 " 赢 " 带来的体验,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级咖啡赛事的大门。

从 2018 年开始,彭近洋专注于 WBrC 体系下的手冲赛事,辗转于武汉、广州等赛区。在他作为选手的生涯中,曾两次作为中国赛区冠军站上世界舞台,一次是 2023 年雅典,一次是 2025 年雅加达;而他作为教练的生涯中,已帮助 " 乔治队长 " 的咖啡师蝉联了 5 年 WBrC 赛事的中国冠军。

" 温度指引我寻找理想的咖啡,设计烘焙曲线、构建冲煮方案、优化品鉴体验。" 彭近洋阐述着自己在雅加达赛事上的核心理念。

在这次比赛当中,他选用了来自巴拿马托托马斯庄园的瑰夏豆种。它不仅因种植在海拔 1900 米的高地上而具有温度优势,还在处理果肉果皮方式上采用低温(低日照)高架晒床干燥技术。精细的温度管理使豆子能够提升酸质与甜感,还能展现巴拿马的自然风土特色。

△彭近洋在 2025WBrC 世界咖啡冲煮大赛现场。

随后,在烘焙过程中,彭近洋采取了创新的 " 一豆三曲线 " 策略。三个批次分别以 185 ℃、187 ℃和 189 ℃结束烘焙,分别呈现花香、果香和甜感,再将烘焙好的豆子混合选用,以此保留每一批次咖啡豆的独特风味与平衡感,增添咖啡的层次。

在冲煮阶段,彭近洋又回到壶心和壶嘴温度差的细节上。" 想要做到真正的温度控制,需结合低吸热的滤杯与预先排出的 80 克的水,两者共同影响咖啡的风味表达。" 彭近洋解释,预先排出 80 克的水,能够缩短壶心和壶嘴的温度差。品鉴咖啡也与温度脱不了干系,在 64 ℃、65 ℃时逆时针晃动分享壶以加深嗅觉体验,同时预热杯子至 40 ℃以获得最佳饮用温度(50 ℃),不同温度又会突出咖啡不一样的风味。每一个环节的温度都经过精心设计,只为呈现咖啡风味最完美的状态。

" 比赛最难的是稳定。萃取气压、环境温度、豆子活性 …… 变数无处不在。" 彭近洋说,出征雅加达赛场,他进行了半年的精心筹备,团队携带了近 400 公斤的行李,有不同型号的滤杯、温控壶、备用磨豆机等,无数个第二方案,只为尽可能地减少赛场上的变数。

夺冠之旅不仅是半年的努力,更是彭近洋参赛或指导参赛七年经验的沉淀。这个世界冠军背后,是一杯杯咖啡实验、一次次风味斟酌和沉甸甸的咖啡热爱。

创业之旅:

从 " 第三空间 " 到 " 风味表达 "

彭近洋与咖啡的缘分,始于高中时期对咖啡馆 " 第三空间 " 氛围的向往。2013 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与同学合伙成立了一个咖啡工作室,真正意义上拥有了第一家咖啡店。在从业过程中,他也被不同风味的咖啡魅力深深吸引,把目光从开咖啡店逐渐转移到咖啡本身。

" 烘豆好坏直接决定咖啡风味,这深深吸引了我。" 彭近洋说,对咖啡本真的好奇驱动他不断钻研烘焙。

从咖啡师到品牌创始人," 乔治队长 " 的诞生与成长伴随着艰难的蜕变。彭近洋坦言,最难的其实是管理,"2016 年成立‘乔治队长’之后,咖啡就不再只是冲煮好了,更是供应链管理、团队运营、品牌建设的综合体。"

如今,乔治烘焙工厂共有 6 个不同的烘焙机,年最大产能为 5000 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精品咖啡烘焙厂。" 大家喜欢我们的豆子,是对产品的选品和品控的认可。" 彭近洋说。

对于 " 乔治队长 " 的成长,彭近洋提出了一个双轨理念:每日俱乐部和风味博物馆。2024 年 10 月,上海市徐汇区开设 " 乔治队长 " 风味博物馆,设有手冲吧台、拼配实验室等区域," 我希望咖啡能给人们带来体验,风味博物馆的设定就是希望可以带有兴趣的人体验咖啡的乐趣。" 彭近洋表示,预计今年能够在省外开第二家店,选址在广深一带。

而每日俱乐部就是能够提供一个 " 第三空间 ",让大家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对于贵阳来说,咖啡在人们心中是社交饮料而并非功能饮料,如果你只是来放松聊聊天,那你也一定需要一杯饮品润润口。" 彭近洋说。

" 乔治 " 想要做成什么样的咖啡?彭近洋的回答回归本源:" 希望通过这个品牌,表达更多优秀的原产地风土风貌,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温情之旅:

从物理刻度到心灵联结

如果用三个词让彭近洋形容贵阳咖啡,他给出的答案是:放松、多元、温暖。这似乎也是他咖啡哲学与人生旅途的温暖注脚。

对彭近洋而言,温度不仅仅是赛场上的物理刻度,还是他对咖啡的深刻理解。从托托马斯庄园的日照气候温度,到烘焙机精准的刻度曲线,再到吧台上递给客人恰到温度的那一杯咖啡,温度贯穿了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它是连接自然风土风味和人类感官体验的无形纽带。

无差别冲煮法是彭近洋参加 2022 年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国赛区时使用的创新冲煮法。" 咖啡作为舶来品似乎和大众有着很远的距离,但我希望通过无差别冲煮法,让大多数人用的大多数豆子都能做出还不错的咖啡。" 彭近洋说。

无差别冲煮的具体做法就是把冲煮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30 秒。第一阶段固定水粉比为 1:2.5,第二阶段固定水粉比 1:5.5,第三阶段的水粉比是 1:X,X 可以为 5,如果觉得太淡就调整为 4,如果觉得太浓就调整为 5。" 我希望无差别冲煮法能够打破地域和设备的限制,让更多人感受到咖啡带来的温暖和惬意。" 彭近洋说。

随着 " 世界冠军 " 的热度上升,其线下门店人气爆棚,顾客排起长龙。门店的承接压力也随之而来,不少人都在吐槽 " 冠军咖啡 " 排队太久。" 收到排队消息后我马上回到店里,让门店的小伙伴们多准备一些椅子在外面,把伞、安全线、降温贴、风扇等全部备齐,尽量让顾客在排队的过程中也能舒适一点。" 彭近洋说。

谈及获得冠军后的打算,彭近洋笑着说:" 咖啡师就好像咖啡豆的医生,不断学习新观念来解决咖啡豆的‘病状’,做咖啡是咖啡师一辈子的事情。比赛结束后,自己仍将回归日常本职工作,坚守岗位,用心做好每一杯带有温度的咖啡。"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云嵩 / 文 " 乔治队长 " 团队 / 供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雅加达 巴拿马 夺冠 雅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