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7 月 3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脑图谱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自然》杂志 7 月 2 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以下简称 "STAM 图谱 ")。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教授骆清铭等与华中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研人员合作完成,这张详细的 " 空间地图 ",以 1 微米分辨率清晰标注脑区 " 坐标 " 和边界,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性地结合尼氏染色、树脂固定等样本制备方法和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MOST),成功获取了亚微米分辨率的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图像。
与传统图谱相比,新图谱在三个标准解剖方位的断面图像数量提升了两个数量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观测精度。
基于多模态标记策略(包括细胞构筑、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研究团队在 STAM 图谱中精确划分了 916 个脑区的三维形貌,其中新发现并命名 236 个脑亚区。
该图谱不仅解决了传统脑图谱边界不连续、信息不完整等问题,还保留了与传统命名体系的兼容性,为科研数据对比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骆清铭院士指出,这项突破性成果将极大推动脑疾病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STAM 图谱可精确定位特定基因型神经元分布和淀粉样斑块沉积;对于帕金森病,则能实现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精准追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