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摘要
6 月 27 日,榆林一烤冷面老板小美(化名)报警称:她接到自称 " 榆林某中学教育部主任 " 的电话,对方以采购牛排礼盒为由,骗走她 2 万元。# 榆林头条 #
02
被骗详情
小美接到自称 " 榆林某中学教育部主任 " 的电话,对方以预订工作餐为由,让她添加 QQ 号详谈。双方谈妥菜单及价格后," 主任 " 称款项见面交付。次日," 主任 " 以学校活动需采购牛排礼盒为由,称之前因与固定 " 供货商 " 存在矛盾,恳请小美帮忙联系采购,并表示小美可与 " 供货商 " 议价,差价两人平分。
小美添加 " 供货商 " 好友确定交易细节后," 主任 " 给小美发送转账成功截图,以 " 大额转账延迟两小时到账 " 为由,希望小美先行垫付。小美因资金有限,向 " 供货商 " 支付 1 万元定金。随后," 主任 " 再次以追加订购 50 份牛排为由,故技重施,小美又向 " 供货商 " 支付 1 万元定金。当 " 主任 " 第三次要求垫付时,小美察觉异常,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即报警。
03
诈骗套路解析
1. 伪造身份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主任等权威身份,构建学校采购等看似合理的场景,利用受害人对公职身份的信任,降低其警惕性,为后续诈骗铺垫。
2. 利益诱导实施诈骗
以分享差价为诱饵,配合虚假转账截图,用 " 延迟到账 " 话术诱导受害人先行垫付资金。再通过不断追加订单制造紧迫感,催促转账,诱使受害人持续受骗。
04
警方提醒
1. 单位采购需警惕
正规单位采购工作餐、物资等均有严格流程,需签订书面合同、走审批程序,绝不存在私下联系个人的情况。若对方以 " 单位合作 " 为由,绕过正规渠道要求私下交易、承诺高额回报,务必提高警惕。
2. 垫付资金多核实
正规单位要求合作方个人垫付资金的要多渠道核实真伪。
来源 / 陕西警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