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戏那点事 西莉娅
根据 VG Insights、Gamalytic 等第三方数据统计网站显示,由前方工作室研发的《情感反诈模拟器》在 Steam 平台的销售量已经突破了 100 万份,远远超出主创团队此前透露的 " 回本线 "37 万份。而《情感反诈模拟器》实现这一成绩,只用了仅仅两周不到的时间。
图源:SteamDB
然而在游戏之外,《情感反诈模拟器》再一次陷入了舆论风波。
销量破百万
来自制作人、导演、欣欣的三封信
来到 6 月 29 日,《情感反诈模拟器》官方账号在小黑盒 APP 分别以制作人木飞、导演胡耀辉以及女主角欣欣的三方视角发表了三封致谢信,感谢所有支持游戏的玩家。(三封完整的信附在文末)
其中,制作人木飞提到,团队想做的 " 从来都不是一个挑拨对立的游戏 ",这款作品想要传达的,是在经历黑暗后依然相信爱的勇气;导演胡耀辉分享了自己的恋爱故事,这一段与男主角吴宇伦极其相仿的经历,也是创作《情感反诈模拟器》的灵感源泉;女主演刘梦茹则分享了拍摄过程中的难忘瞬间与自己的心路历程。
然而,由于信中提到了 " 感谢喜欢这游戏的姐妹们 ",并在后文中特意标注感谢 " 不分男女哦 ~",使得感谢信在发出之后再次掀起了不小的节奏。短时间内,《情感反诈模拟器》的 Steam 差评迅速激增,不少玩家晒出了自己的退款截图,游戏单日好评率暴跌至 55%,总好评率也从 97% 下滑到了 90%。
对此,导演胡耀辉于昨日再次发布了一封手写道歉信,表示因 " 措辞考虑不周,伤害了支持我的玩家朋友们的感情,对此很抱歉 "。信中还提到,此前感谢信中提到对女玩家表示感谢,是因为 " 看到一些女玩家通过直播和视频主动为产品说话,甚至因为第三章流泪,也支持情感反诈 ",因此对她们致以了感谢。
同时,他也再度表示自己创作这个故事 " 就是为了表达「反对情感欺诈」,表达「爱人需要先爱己,因为只有保护自己,才能守护爱情」的价值观 ",希望之后再以作品来回馈玩家。
此前,开发团队也曾经通过 Steam 动态公布了未来计划,确认未来将由原班人马打造续作,目前前期故事创作已经启动,同时正在评估手柄兼容方案以及推进多语言开发中。
" 满身话题 " 的爆款,能复制吗?
《情感反诈模拟器》发售初期,我们就曾经在文章中介绍过这款作品:游戏以男主吴宇伦的视角展开叙事,讲述他从 " 情感诈骗受害者 " 蜕变为一名 " 情感猎手 " 的故事。玩家在游戏中将亲历精心设计的情感骗局,随后深入 " 捞女组织 " 展开反击。
尽管故事的主线看似是 " 从被捞到反捞 " 的爽文式逆袭,但剧情并未止步于浅层次的复仇叙事,而是传递出了「相信真爱」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剧情中大部分角色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在道德与现实的夹缝中展现了复杂的人性。无论是身陷经济困境而走上 " 捞女 " 道路的白月光陈欣欣,心怀明星梦想的网红唐晓甜,还是逢场作戏、头脑精明的企业家潘梦娜等,都会根据玩家的选择走向不同结局——有为往日恶行付出代价、也有出于追求爱情的自我救赎。
加上主创团队为《情感反诈模拟器》加入的 " 情感知识 " 档案,让玩家可以在解锁不同剧情线之后回顾如何正确经营感情或预防情感骗局,以此呼应「反诈」主题。这也使得游戏在发售过后迅速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首周即斩获 97% 好评率,一度超越《CS2》与《黑神话:悟空》,冲上 Steam 国区热销榜第一。
发售初期,该作就一度因为敏感的题材选择而遭到抨击,官方账号与导演胡耀辉个人账号也先后被封禁,随后也一度传出游戏被部分平台禁播的消息。不久之后,官方选择将游戏原名《捞女游戏》更改为《情感反诈模拟器》,并暂时下架游戏内的互助留言板功能,以避免部分偏激舆论过分发酵。
不过随着话题热度不断传播,关于《情感反诈模拟器》的一系列 " 连锁反应 " 仍在继续:北京青年报发表的「《情感反诈模拟器》:以创新形式筑牢青年婚恋安全防线」的点评文章,肯定了作品在 " 反诈 " 与引导层面的正向价值。
从题材争议到「反诈」标签火爆全网、创下百万销量,然后再次陷入舆论风暴,《情感反诈模拟器》走红的全过程都带有浓厚的 " 魔幻 " 味道。这股热度还能够持续多久,未来的续作又是否能再次 " 复刻 " 出相同效果,都仍然是个不小的未知数。
以下是为修改过后的,制作人、导演、陈欣欣的三封感谢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