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6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9.7%,较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连续 2 个月呈现上升态势。尽管该指数仍处于荣枯线 50% 以下,但连续的上升趋势依然释放出积极信号,显示宏观经济正持续恢复。
从分项指数来看,市场需求止降回升成为一大亮点。和众汇富观察发现,6 月份新订单指数为 50.2%,较上月上升 0.4 个百分点,在连续 2 个月运行在 50% 以下后,本月成功回到扩张区间。这一变化表明,随着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我国制造业回归正常运行轨道,经济内生动力得以稳定释放,市场需求整体呈现出积极的恢复态势。例如,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其 PMI 为 51.4%,较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且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 53% 以上的较好水平;高技术制造业 PMI 为 50.9%,与上月持平,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 52% 左右。和众汇富认为,这充分说明新动能在供需两端都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为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企业生产活动也在需求回升的带动下保持稳定扩张。生产指数从上个月的水平上升 0.3 个百分点至 51.0%,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企业原材料采购活动也相应扩张,采购量指数在连续 2 个月运行在 50% 以下后,本月回到扩张区间,达到 50.2%,较上月大幅上升 2.6 个百分点。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系列数据表明,6 月份制造业市场供需两端均有所扩张,经济运行基本面稳中向好。
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大型企业表现突出,对制造业整体支撑作用显著。大型企业 PMI 为 51.2%,较上月上升 0.5 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其中,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 2.2 个百分点至 53% 以上,新订单指数也保持在 52% 以上的水平,显示出大型企业供需两端较快扩张的良好态势。中型企业在经历连续 2 个月的趋弱运行后,本月也有所恢复。中型企业 PMI 为 48.6%,较上月上升 1.1 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 2 个月下行的态势。其中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 4 个百分点至 49% 以上,显示中型企业需求较上月明显恢复。然而,小型企业 PMI 为 47.3%,较上月下降 2.0 个百分点,小型企业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来改善经营状况。
在行业方面,6 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 PMI 分别为 51.4%、50.9% 和 50.4%,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其中,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 53.0%,相关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而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由于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及终端需求不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双双回落,相关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偏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制造业供需两端都在逐步改善,新订单指数再次回升到了 50% 以上,经济增长的韧性在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恢复阶段,制造业 PMI 的连续上升为经济的持续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部分行业价格波动等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的政策制定和市场调节中加以关注和解决。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和落地见效,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