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6 月 29 日签署法令,批准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关于乌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决定。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本月 27 日分别向联合国提交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文件。按照公约规定,三个国家将在 6 个月后正式退出。另据报道,芬兰和波兰也已启动退出这一公约的程序。
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为何集体退约?今年 3 月,波罗的海国家就向国际社会释放可能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信号。
《渥太华禁雷公约》于 1999 年正式生效,公约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该公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截至目前,已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成为国际人道法和军控领域的重要成果,在限制地雷使用、保护平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乌克兰等国是公约的缔约国,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军事大国是地雷制造商,却不是缔约国。
俄乌双方在冲突中大规模使用地雷,这让乌克兰和毗邻俄罗斯的五国倍感边境线压力骤增,立陶宛等国曾发声明表示," 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的北约成员国面临的军事威胁显著增加。在目前的安全环境下,至关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国防部队提供灵活性和选择自由,以便可能使用新的武器系统和解决方案来加强(北约)联盟脆弱的东部侧翼的防御。" 退出公约后,这些国家将可再次储存地雷。
美国前总统拜登曾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地雷。美方认为,此举将加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有助于减缓俄罗斯在乌东推进的速度,如果配合其他援乌美国弹药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不过,地雷具有造成不特定人员伤亡的特性,在国际上被视为 " 高度不道德武器 "。根据 " 地雷和集束弹药监测 " 组织的 2024 年度报告,2023 年全世界因地雷及战争遗留爆炸物所造成的伤亡人数高达 5757 人,其中平民 4335 人,占比 84%,儿童 1498 人,占比 37%。
分析认为,乌克兰等国退约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俄罗斯或对此举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军事措施来维护自身安全,进一步加剧欧洲地区紧张局势。
此外,集体退约也会对国际人道主义合作和军控成果带来负面影响,地缘军事对抗将对国际安全治理体系和人道合作带来巨大冲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