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6-30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我国对外投资稳中提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5 年前五个月,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持续展现出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 — 5 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 6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同期,在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 155.2 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 20.8%。此外,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高达 98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这组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 " 走出去 " 战略的持续推进,也体现了我国资本布局在国际舞台上的韧性和调整能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具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保持稳健扩张,显示出政策支持与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正在形成合力。

从总量来看,尽管我国整体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增速相对温和,但结构上却展现出显著优化趋势。特别是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速远超平均水平,占比提升明显,显示出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意愿增强,也说明中国企业正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高附加值投资机会。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趋势与近年来我国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也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与竞争力。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一批涉及能源、电力、数字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已陆续落地,为中国资本打开了新空间。

不仅如此,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也传递出积极信号。今年 1 — 5 月新签合同总额 986.8 亿美元,创下近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 13%,显示中国工程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订单获取能力依旧强劲。从合同构成来看,项目类型更加多元,涵盖铁路、公路、电力、通信、住宅等多个领域。和众汇富认为,在 " 一带一路 " 框架下,我国企业不仅在施工能力上持续提升,同时也注重与东道国在融资、设计、运维等多方面深度协同,推动传统工程承包向全产业链输出模式升级。这种转变有助于增强项目可持续性,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对大宗项目的资金压力,提高投资回报率。

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今年以来全球投资信心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中国 " 走出去 " 战略仍能实现量增质优的表现,离不开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的有力支撑。一方面,国家持续优化对外投资监管框架,推动投资便利化、透明化;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和复杂政经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本地化管理策略,强化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协调机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结构与投资方式也正发生深刻变化。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相比以往集中于资源类和制造业项目,当前对外投资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例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成为重点投向领域;融资模式也从传统自有资金主导,向股权合作、债券融资、公私合营等多元方式演进。这不仅体现出中国企业全球化能力的成熟,也为国际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此外,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加剧,中国企业对海外政治、金融、舆情等多重风险的识别能力不断加强。和众汇富认为,在重大项目立项初期,企业普遍已引入更为严谨的尽职调查机制,合理评估东道国信用水平和法律环境,同时加强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动态监控。随着企业出海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稳定的法律支持和合规团队,从而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与资本安全性。

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国对外投资与承包工程仍具增长空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依然庞大," 一带一路 " 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可预期的合作机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绿色金融、数字基建、区域互联互通等成为国际合作新热点,中国投资者的比较优势正在扩大。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基础设施融资不足的背景下,中国模式的综合方案输出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总体而言,2025 年前五个月的数据说明中国 " 走出去 " 战略已步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新阶段。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稳步推进," 一带一路 " 布局持续加深,承包工程订单持续增长,均体现了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重塑过程中的战略主动。和众汇富认为,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趋势加快,中国企业应持续强化风险意识,优化海外布局方式,把握政策红利窗口,实现全球化发展与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步跃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对外投资 中国企业 东南亚 非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