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出一曲乐章作为展现哈尔滨 " 音乐之城 " 风采的代表作,您会选择哪一首?是优美抒情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还是浪漫惬意的《太阳岛上》?亦或是在 " 双亚冬之城 " 唱响亚洲的《尔滨的雪》?若哈尔滨自己来选择,她应该一定会挑选那首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名为 "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 的组曲。
六十四载时光流转,三十六届薪火相传。从松花江畔的悠扬琴声,到蜚声国际的艺术盛典,哈夏音乐会的发展历程,不仅清晰描述了哈尔滨人代代相传的爱乐传统,更让音乐成为了融入这座城市血脉的文化基因。如今,第 37 届中国 ·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序曲已然奏响,不仅让世界听见哈夏、让冰城声动世界,更奏响了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时代强音。
6 月 27 日晚,第 37 届中国 ·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让世界听见哈夏》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一首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外乐曲,共同谱写出哈尔滨这座世界闻名 " 音乐之城 " 的爱乐史诗。
哈尔滨的爱乐足迹
在音符中的字里行间
哈尔滨人热爱音乐的痕迹,仿佛在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哈尔滨音乐厅里,有哈响乐手积淀百年的管弦交响;哈尔滨大剧院里,有世界各地知名院团在舞台上留下的曼妙演唱;而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松花江边,这里是百姓们自己的舞台,拿起麦克、支起音响,在属于自己的专场音乐会上,无论男女老少,他们想唱就唱……
漫步中央大街,长者的琴弦流淌着岁月故事;驻足松花江畔,少年的歌声律动着青春飞扬;徜徉城市广场,欢乐的舞步绽放着生活激情。音乐是哈尔滨最动人的语言、最温暖的记忆、最浪漫的注脚。
如何让世界听见如此热爱音乐的哈尔滨?导演组匠心独运地将哈尔滨人耳熟能详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和《太阳岛上》放在演出的一头一尾,分别用管弦乐和演唱的方式呈现,让现场观众第一时间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对此,开幕式总导演周涛表示,演出在整体设计和创意上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采用 " 交响 +" 模式,为交响音乐会赋予更多元的艺术呈现方式,构建出一场独具魅力的音乐会开幕式演出。
" 哈夏 " 是哈尔滨的,更是世界的。作为一场汇聚全球音乐精华的视听盛宴、艺术互鉴的前沿平台和文化交融的桥梁纽带,在开幕式演出的三个篇章里,浓浓的哈尔滨风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哈尔滨作为世界音乐之城的城市底蕴。
作为哈尔滨籍歌手,孙悦在第一篇章《乐满丁香咏芳华》中演唱了由她联合阿河、董楠共同作词的歌曲《爱在尔滨》,轻声吟唱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篇章《情寄丹心颂山河》中,哈尔滨籍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之子金圣权与其他艺术家,在舞台上用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演绎了《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选段《茫茫夜》,在诉说对家乡深深眷恋的同时,也让广大观众提前领略了即将于今年 7 月在哈尔滨大剧院进行全球首演的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风采。
在名为《和合万象谱新章》的第三篇章中,第九届亚冬会倒计时 100 天主题曲《同心同梦》,以及由哈尔滨打造、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的交响曲《文明颂》再度在舞台上奏响,让全世界都听到了 " 双亚冬之城 " 的澎湃心跳,以及这座城市为国际文明交流互鉴所创作的 " 可聆听的中国表达 " 的音乐作品。
历经六十四载岁月的洗礼,如今的哈夏音乐会在传承中华音乐精髓的同时,也积极拥抱世界音乐的潮流。在长达数月的活动中,既邀请了大师名家带来巅峰演绎,也鼓励市民百姓热情参与。她让音乐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也让歌声响彻奔涌的松花江畔。
哈尔滨的音乐诗画
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
哈尔滨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祥地,中西合璧的百年音乐历史和文化传承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魅力和艺术使命。交响乐、民乐、流行音乐……无论是怀旧的、经典的、民族的还是时尚的,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能被哈尔滨所接纳,并毫无违和感地回响在这里的大街小巷。
多年来,哈尔滨坚持以音乐跨越国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人文合作成果,演绎出美美与共的时代交响。如何将哈尔滨作为 " 音乐之城 " 的独特风情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色展现给更多观众?导演组用精心设计的三组交响音画——《光阴赞美诗》《胜利与和平》《梦萦母亲河》,让全世界在动情的音乐中,走进、读懂并钟情于哈尔滨。
《光阴赞美诗》在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的讲述中,用《第二圆舞曲》《摇篮曲》《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人世间》,串联起哈尔滨自中东铁路修建以来 100 多年的城市变迁;
《胜利与和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节点,用《嫂子颂》《辛德勒名单》《共青团员之歌》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致敬为和平付出生命和热血的先辈;
《梦萦母亲河》则以经典之作《乌苏里船歌》《六月船歌》和《星星索》,共同颂扬母亲河对人类的养育之恩,用奔腾在时光长河里的文明之水,连接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梦想,汇入全球文明倡议的崭新征程。
正如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主席彼得 · 保罗 · 凯恩瑞斯所说,哈尔滨有着中西合璧的百年音乐历史和文化传承,人们不仅可以在专业的演出场馆聆听震撼的交响,还可以在街角、公园、江畔体验欢快的律动。音乐已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赋予了这座城市迷人的气质和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举办时间最长、届次最多的国家级音乐盛会,哈夏以音乐为纽带,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用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前沿创新的理念,谱写出全球文明交响的恢弘乐章,为全球音乐人搭建起交流与展示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成为中国音乐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时而激昂、时而欢快、时而舒缓的乐章中,音乐之城哈尔滨用她的多面之姿,展现其充满魅力、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城市底色。伴随着今年哈夏的开幕,更多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乐章也即将奏响,哈尔滨 " 夏有凉风 " 的惬意、" 啤酒之都 " 的烟火和 " 音乐之城 " 的浪漫必将在音乐的海洋中让全世界为之倾心神往……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张堃雷 / 文 范子龙 李毅 / 摄
编辑:马云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