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推出重磅举措。
近日,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重庆市委金融办)发布了关于遴选 " 金牌投资经理 " 人选的通知。
上述通知显示,将针对性遴选一批长期活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线,具有敏锐市场嗅觉,能通过多元投融资专业服务,帮助海内外人才在渝创业成长并取得突出实绩的 " 金牌陪跑人 ",进一步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通知," 金牌投资经理 " 要满足多项专业能力条件和工作业绩条件,包括近 2 年在渝直接主导实施投融资,投资项目达 10 个以上,或投融资总额达 5000 万元以上,或单笔投融资额超过 3000 万元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重庆,国内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探索类似的支持创新创业的举措。这些举措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本次遴选数量为 10 名左右
为了支持创新创业,各个城市纷纷放出大招,重庆这次就针对人才发布了新政策。
近日,来自重庆市委金融办的一则遴选 " 金牌投资经理 " 通知在创投圈引发关注。
根据通知,遴选对象为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长期深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聚焦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 "416" 科技创新布局,通过 " 投、贷、险、担 " 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帮助人才初创企业解决投融资难题,并取得突出实绩的专业人员。数量为 10 名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申报人员除了要满足基本条件,还需满足专业能力条件和工作业绩条件。
在专业能力方面,申报者需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已入库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相关金融领域的智库专家;具有经济金融、会计或相关行业领域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以上,并聘任至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3 年以上;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市区(县)级投融资服务团队相关负责人或担任市区(县)级投资经理人等。
另外,工作业绩条件要求申报者近 2 年在渝直接主导实施投融资,投资项目达 10 个以上,或投融资总额达 5000 万元以上,或单笔投融资额超 3000 万元。
此外,还要满足一些限定条件,例如最近 10 年内至少 2 起主导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项目经验、投资金额合计不低于 3000 万元、至少应有 1 起项目通过上市或股权并购等方式退出,有团队且有推动企业成功 IPO 实践经验的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等,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整体而言,这些条件不仅考察申报者的专业能力,还注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业绩和贡献,试图通过多维度考核来确保专业与实绩并重。
在成为 " 金牌投资经理 " 之后,入选人不仅可以享受市级人才相关办法支持措施,还可以享受其他多项支持措施,包括优先被推荐参加人才创新创业赛会路演,根据基金投资方向、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匹配项目;优先被推荐参加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新金融峰会等有关重要活动和会议;以及优先被推荐担任金融领域智库成员和申报金融领域有关支持计划等。
其他城市也探索类似举措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重庆遴选 " 金牌投资经理 ",目的在于通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多元化服务。当投资人才以 " 陪跑者 " 身份深度介入创业全周期,他们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融资问题,更在于通过产业认知、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能力,推动初创企业从 " 生存 " 走向 " 生态化成长 ",这种人才驱动创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投生态构建。
事实上,不仅是重庆,国内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探索类似的支持创新创业的举措。这些举措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举个例子,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出 " 海聚工程 "" 高创计划 "" 中关村高聚工程 " 等,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京工作和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提供科研经费、住房补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在科研创新和学术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再来看上海,就在 5 月,浦东新区发布了关于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其中就包括加大青年博士资助力度、加强人才计划专项支持、发放创业补贴、提供科技创新支持等。
深圳在支持创新创业人才方面也一向是大手笔。在今年 2 月召开的 " 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 新闻发布会上,深圳提出接下来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规举措,出台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实施引才伯乐奖、鹏城优才卡等现有政策,加力推出新一批人才评定、顶尖人才直认、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清单、人才褒奖激励等系列新措施,以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强化人才合作协同,以诚意满满的 " 橄榄枝 " 吸引更多 " 金凤凰 "。
此外,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创新创业中心,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成都的 " 蓉漂计划 "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人才来蓉创业。同时,成都还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展示和融资平台,实现人才与项目双轮驱动。
北京一家国资机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从重庆 " 金牌投资经理 " 的制度设计可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已从单纯的 " 资金输血 " 转向 " 智力造血 + 生态赋能 " 的深层变革,这也是当前不少城市吸引投资人才、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缩影。当越来越多城市将政策焦点从 " 吸引人才 " 转向 " 赋能人才 ",这种以专业服务为内核的支持模式,将成为撬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