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刺激固态电池板块走强。
6 月 24 日,A 股固态电池板块指数(886032)大幅增长 4.45%。成分股信德新材、利元亨、泰和科技、华盛锂电、大东南、诺德股份、赛伍技术、国轩高科、金龙羽、洪田股份、德新科技、天际股份等多股实现涨停。
万联证券表示,固态电池技术上有实质性突破,未来其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
量产计划促使行业迎变革
随着固态电池量产计划的公布,标志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2 月 9 日,长安汽车发布全固态电池 " 金钟罩 ",计划 2025 年实现全固态功能样车首发,2026 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 年逐步推进量产。
2 月 15 日,比亚迪方面称,将在 2027 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 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2 月 15 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德平透露,中国一汽的全固态电池项目计划在 2027 年实现小批量应用。
2 月 16 日,奇瑞汽车宣布计划在 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投入定向运营,即实现 " 上车 " 目标,随后在 2027 年实现批量上市。
5 月 14 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 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6 月 9 日,赣锋锂业表示,公司已形成电池全链路布局,首款 500Wh/kg 级 10Ah 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400Wh/kg 电池循环寿命突破 800 次并完成工程验证。
大部分企业将量产年份定在 2027 年,业内专家认为,2027 年固态电池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变革:一、技术突破。量产加速的同时电池性能实现跃升;二、产业链协同。从材料到应用完成生态重构;三、竞争格局成形。头部领跑与新兴势力崛起;四、成本下降。规模化与商业化迎来拐点;五、政策与标准更加明晰;六、市场影响。将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
相关企业备受关注
对于固态电池未来的发展前景,多家券商发布积极评价,并对布局固态电池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给予了更多关注。
中信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首选技术路线。预计 2027 年为固态电池量产元年,2030 年全球市场空间超 3000 亿元,2025 — 2030 年复合增速达 78%。
华泰证券认为,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专利、产能布局上领先全球。预计 2027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占全球 50% 以上,本土供应链(如天奈科技、璞泰来)深度受益。
在 A 股固态电池板块当中,近 3 个月以来,有多家企业被券商给予 " 买入 "" 增持 " 的积极评级。
其中,信德新材分别获得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华创证券、长江证券的积极评级。2024 年,公司专用于锂电池的材料负极包覆剂全年出货 6.05 万吨,同比增长 93.5%,市占率和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
国轩高科获得来自西部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华创证券、东兴证券、中金公司、中邮证券等 12 家机构的积极评级。
2024 年,国轩高科销售电池组 1975231 万安时,同比增长 40.38%,折算锂电池销售量约 63.2GWh。其中,动力电池系统产品销售收入 256.5 亿元,同比增长 11.3%,毛利率 15.14%,同比增长 0.1pct;储能电池系统收入 78.3 亿元,同比增长 13%,毛利率 21.8%,同比增长 3.5pct。
长阳科技获得东北证券、中金公司的积极评级。公司独家开发的具有超高孔隙率(≥ 85%)、超大孔径(85~100nm)、可压缩性高(≥ 50%)的隔膜产品可广泛用于固态或半固态电解质电池。目前,已取得该行业头部客户小批量订单以及腰部客户的企业订单。未来有望成为重要业绩增长点。
天奈科技获得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山西证券、东莞证券、民生证券、华泰证券等 9 家机构给予的积极评级。券商普遍认为,作为全球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天奈科技能够跟随锂电池行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024 年公司碳纳米管粉体销量 78 吨,同比下降 20.79%,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8.5 万吨,同比增长 55.97%。其中,国内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占比在 53.2%。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