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站 06-23
汽车金融监管风暴后 银行终结高返佣模式 开启“透明化”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贷款买车比全款便宜一万多!"" 两年免息,白薅银行几千元羊毛!" 当消费者还在为 " 天上掉馅饼 " 窃喜时,监管的重锤已砸向这场危险的金融游戏。

文丨财经观察站  

作者丨白鹿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四川等多地相关部门接连出手整治汽车金融乱象。随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相继划下红线:" 严禁高息高返!车贷年化利率不得超 6%!" 这一纸声明,掀翻了汽车金融市场最疯狂的牌桌。

监管挥重拳终结 " 撒钱式 " 车贷

虚假的繁荣注定难以为继。2025 年初,监管的重拳终于落下。1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率先禁止金融机构 " 以高额返佣抢占市场 "。6 月,四川、河南开封、信阳等地的银行业协会火速跟进,密集发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自律公约,核心要求直指 " 高息高返 " 乱象。河南的行动尤为迅速和坚决,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 10 余家银行分行集体发声响应监管。有的银行将曾经高达 15% 的返佣比例降至 5% 以内;严禁诱导客户提前还贷进行套利;明确规定实际年化利率不得高于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 2 倍,即目前最高不超过 6%。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北京某 4S 店的销售经理表示,合作银行已经把返佣比例从 15% 大幅下调到 5%,这点钱连覆盖基本的营销成本都勉强,更别提像以前那样给客户大额车价补贴了。深圳一家汽车 4S 店的销售人员表示,此前部分车贷利率能做到 5%~6%,现在基本回归到了 2% 左右的合理水平。

当下汽车金融最核心的 " 高息高返 " 驱动模式已被斩断。这意味着,一方面,银行和经销商的竞争将不再依赖高返佣模式,而是回归理性,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供透明、合理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规范市场,谨防乱象丛生,进而推动汽车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 薅羊毛式 " 的优惠大坑终以失败告终

据媒体报道,今年 5 月底,卢先生在上海贷款买了一辆比亚迪,算完账自己都乐了。车价原为 11.58 万元,办车贷后直接返现 1.3 万元。销售人员嘱咐他,如果在两年内还清这笔贷款,利息大概 1 万元。这么一算,相当于白 " 薅 " 了银行 3000 元的羊毛。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并非个例,一场名为 " 高息高返 " 的金融游戏,早已席卷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在一些品牌汽车门店里,超过 80% 的客户都办了车贷,高返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戏码。

其实,这场狂欢背后藏着精密的算计。银行、经销商、消费者更是 " 同床异梦 ",都揣着自己的小算盘。

举例来说,银行首先抬高利率,将车贷年化利率拉升至 5%~6%,远高于普通消费贷水平。接着,银行按贷款额向 4S 店支付巨额返佣,比例高达惊人的 3%~15%。这意味着,一辆 20 万的车办理贷款,4S 店轻松就能赚走 2 万到 3 万元的佣金。经销商拿到钱后,便将部分返佣伪装成 " 车价直降 " 或 " 两年 0 利息 " 的诱饵,刻意营造出 " 贷款比全款更划算 " 的假象。

经销商喊出 " 贷款比全款便宜 " 的噱头,引导客户办理长期贷款(通常 5 年期),待享受所谓的 " 优惠价 " 后,迅速在两年内提前还清,只为支付少量前期利息。比如,成都的一位车主贷款 40 万买车,一年支付利息 2 万元,但车价优惠了 3.6 万,里外一算,净 " 赚 "1.6 万元。

可惜,这场看似三赢的盛宴,最终让三方都尝到了苦果。消费者往往掉入精心设计的利率陷阱。那些看似低息的宣传,实际成本可能远超想象。诱人的 "0 利息 " 背后,常常埋伏着高额违约金条款。更恶劣的是,部分消费者在不知情中被强制捆绑高利率贷款产品或昂贵车险。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车贷实际利率远超承诺、提前还款无故受阻等相关投诉多达 4 万条,正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证明。

银行 " 赔本赚吆喝 " 的日子举步维艰。天价的返佣支出、各种补贴和推广费用,像黑洞一样吞噬着微薄的利润。尤其当高达 60% 的客户选择在两年内提前还款时,银行前期支付的高额佣金几乎血本无归。雪上加霜的是,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下滑,2025 年一季度已跌至 1.43% 的历史冰点。这意味着,银行每贷出 100 元,辛苦一年只能赚 1.43 元,根本贴不起了。利润空间被极限压缩的同时,部分银行的车贷不良率也开始悄然攀升。

利益诱惑下,经销商也走向歧路。为了赚快钱,个别销售甚至诱导或协助客户虚报收入资料来申请贷款,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更有甚者,恶意诱导客户反复办理贷款、提前还款,借此套取多轮银行返佣,扰乱了市场秩序。

可见,高返佣乱象挤压了汽车金融公司等正规市场参与者的生存空间,新车的价格体系被彻底搅乱,混乱甚至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加速了车辆贬值。以 " 高返佣 " 为代表的汽车金融的乱象,已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银行纷纷打破内卷式僵局 刺破高返佣泡沫

银行相继出手,打破车贷套利空间。2025 年 6 月 16 日,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河南分行、多家股份行如郑州分行及地方银行如河南农商银行陆续发布《关于规范汽车消费金融业的声明》,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引发汽车金融行业的涟漪效应。其中的两条新规格外醒目:车贷年化利率不得超过 6%,五年信用卡分期费率最高 16%。这彻底堵死了通过高利息覆盖返佣成本的畸形模式。

此外,银行主动斩断 " 长贷短还 " 的利益链条。据媒体报道,上海地区某国有大行 6 月 5 日起(以放款日为准),将 2 年内提前还款违约金由提前还款金额的 5% 调升至 10%,2 年至 4 年内提前还款违约金则由 0% 调升至 5%,4 年以上免违约金。

意外的是,早有银行开启了充满科技色彩的 " 转身 "。比如,光大银行的 " 全程通 " 平台已覆盖汽车产业链超 2 万亿融资,展现了深耕产业的决心;在新能源赛道,光大与车企合作推出真实年化 2%~3% 的低息产品,配合大数据风控实现精准定价。平安银行借助金融科技, 2024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额为 419.68 亿元,同比增长 54.8%,凸显了科技赋能的力量。

在未来,智能审批缩短客户等待时间、大数据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差异化产品设计、提供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灵活金融服务方案,将成为银行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场刮骨疗毒式的整顿,终结了银行用高返佣 " 拉拢 " 经销商、经销商用补贴 " 诱捕 " 消费者的畸形链条。阵痛中的行业正在达成共识:汽车金融,唯有回归服务本源,方能行稳致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平安银行 车贷 利率 金融市场 河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