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8 日— 20 日,2025 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众多参会银行与金融科技平台纷纷展现自己最新的金融科技成果与应用成效,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助力宏观经济稳健发展交出一份份靓丽的成绩单。
过去两天,记者深入探访 2025 中国国际金融展发现,随着 AI+ 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充分借助 AI 金融大模型等前沿科技,构筑更强的 " 金融 + 科技 " 业务竞争壁垒。
众多与会金融机构人士直言,随着 " 金融 +AI 科技 " 的蓬勃发展,国内金融行业正依托前沿科技赋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奋力构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银行:数创融通,共绘金融新篇章
在中国银行展厅,中国银行以 " 数创融通,共绘金融新篇章 " 为主题,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呈现一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
在全球化综合化服务展区,中国银行展现数字化基因重构全球服务生态的创新之举。航运直通车破解航运企业运费结算困局,智企司库财资管理系统助力企业实现财资管理专业化、数智化。
中国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中国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防控风险为永恒主题,以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为首要任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受访者供图
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银行持续完善产品服务供给体系,首发中银科创算力贷助力 " 人工智能 +" 行动,截至一季度末,中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 5702 亿元,授信客户达 11.33 万户," 十四五 " 期间,科技创新综合化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资金超过 7200 亿元。
在数字金融领域,中国银行科技体制机制持续优化,数字资产价值进一步显现,科技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建立鸿鹄、瀚海、星汉、扶摇、九天五大技术平台,数字化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安全及风控能力持续夯实。截至一季度末,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 9856 万户。
邮储银行:全面构建数智化优势 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在邮储银行主展区,邮储银行以 " 全面构建数智化优势 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 为主题,全面展示这家银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最新成果与多元业务场景。
此次邮储银行还重点呈现手机银行 10.0、邮智大模型、新一代核心系统三项数字金融成果。
围绕手机银行 10.0 的升级迭代,邮储银行坚持为客户提供 " 工匠式 " 的专业化服务和 " 管家式 " 的综合化服务,围绕个性化、场景化、数智化、情感化四大细分方向,提升集 " 金融服务管理、触达场景管理、人机交互管理、陪伴服务管理 " 于一体的移动金融管家服务能力,让客户更便捷地享受银行服务。
此外,邮储银行还展现了自己的金融大模型——邮智大模型。其打造了 " 算力、算法、数据、场景 " 四位一体安全可信的大模型服务体系,将智慧金融服务亿万客户、慧达广袤城乡,赋能邮储银行全面开启数字金融新篇章。
围绕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近年邮储银行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完成三大核心系统的全面升级换代,实现银行金融科技实力的跨越式提升,有力支撑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邮储银行人士表示,下一步,邮储银行将继续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着力夯实数字根基,以科技赋能五篇大文章,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邮储力量。
交通银行:交融慧智 光启未来
在交通银行展区,交通银行以 " 交融慧智 光启未来 " 为主题,通过 1 个主展台与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 2 个分展台,充分展现交行在数字化转型、深耕上海主场、跨境支付及数字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效。
比如交行建设的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拓展航贸区块链网络跨境节点部署,打通航贸相关节点数据,打造多个重点场景,在解决客户真实性认证、贸易真实性保障问题的基础上,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同时,交行深化科技赋能民生,推出政务服务专属品牌 " 交政通 ",市民可通过交行网点机具和手机银行办理政务事项,目前已服务包括长三角全部城市在内的 130 多个城市,助力政务便民。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主展台围绕 " 数字化新交行 " 主题,展示交银科创、主动授信、智助柜台、智慧风控等 14 项重点业务成果。
在此次 2025 国际金融展舞台上,交通银行还精心打造跨境支付分展台,全方位展示交行跨境资金池、智能司库以及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交行五家境外机构代表共同参展、现场服务,发挥交行境内外联动优势,为 " 走出去 " 客户量身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使企业跨境投融资和资金结算更加便捷高效。
北京银行:智绘金融新未来
来到北京银行展台,此次北京银行精心打造了 " 智启未来 融通全球 " 主题展台,以智能 AI 互动的方式展现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
记者注意到,北京银行展台紧扣金融展 " 开放创新 科技赋能 共创金融新未来 " 的主题,分为凝铸根基、智启新元、融通四海、链通四海、聚势驭远、京心领航六大板块,围绕重点业务与创新科技,全面呈现北京银行的文化与服务。
在展台上,北京银行的 " 京小宝 " 数字人形 AI 大模型互动装置成为展台的核心亮点。
" 京小宝 " 智能数字员工采用最新数字人形象生成技术,拥有丰富的表情、唇形和手势,对话响应速度达毫秒级,能够通过沉浸式的对话交互,精准捕捉用户意图,实现多模态智能应答。在展览现场,参观者可以体验 " 京小宝 " 带来的智能投顾、财富管理一对一服务,感受未来金融服务的全新可能。
受访者供图
此外,在展台 " 链通四海 " 版块,北京银行展示 " 跨境 + 供应链 "、" 跨境 + 场景支付 "、" 跨境 + 现金管理 " 的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体系、5A 级跨境金融服务品牌 " 外汇京管家 " 和跨境特色品牌 " 自贸盈 "。
在此次展会期间,北京银行联合中国银联、北京联通重磅首发创新产品 " 畅游通 "。该产品实现 " 两卡融合 ",入境支付通信一体化,精准满足入境游客支付与通信需求。在展会现场,参观者可以操作 " 畅游通 " 实体机,体验扫码支付、翻译、地图等功能。
乌鲁木齐银行: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在乌鲁木齐银行展台,这家新疆地方法人银行搭建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专区,全面展示乌鲁木齐银行在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领域的探索创新和成效。
受访者供图
其展台 " 国际业务 " 专区主要呈现乌鲁木齐银行近年来在推进跨境金融方面的产品、渠道及各项成果。在 " 企业文化 " 专区,可以看到乌鲁木齐银行践行 " 成就成长力量,融汇美好生活 " 企业使命的生动缩影。
汇丰银行:全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在 2025 中国国际金融展期间,汇丰环球支付方案部本地及创新支付产品环球总监孙雷表示,在全球贸易面临重大挑战的形势下,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重塑是全球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可以加强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管理,尤其对开展国际贸易与业务出海的中资企业而言,有助于企业减轻汇率波动影响,降低结算成本,提升资金效率。汇丰认为,未来国内外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仍将呈上升之势,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的使用充满增长潜力。
如今,科技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征途越走越好,倍受市场关注。孙雷认为,数字货币和代币化存款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智能合约,以合规的方式整合信息流、价值流和业务规则流。随着这些新型货币推动代币化支付和结算的发展,跨境支付和结算流程有望进一步优化,潜在应用场景包括需满足条件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代币化资产的 " 货银对付 " 结算等。在这些领域研究和探索人民币的应用,将令数字形式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催化剂。
蚂蚁数科:加码布局金融垂直智能体
在中国国际金融展期间,蚂蚁数科副总裁余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两年,众多金融机构还将大模型视为辅助技术工具,现在大模型已经融入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复杂业务场景。
据他观察,大模型在金融机构落地路径总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从技术基础设施构建大模型中台赋能应用,如蚂蚁数科支持大地保险打造的大模型 AI 中台,支撑内部超过 70+ 智能应用创作探索;二是以手机银行为载体,构建 AI 原生的移动金融服务体系,从系统架构到用户交互界面全面彻底拥抱 AI;三是在实际业务场景,如风控、理财、营销等环节应用大模型提升效率与体验;四是将大模型作为 " 全行 1 号工程 " 进行重点部署,以大模型全面重构业务流程,打造智能体集群,驱动业务创新与体验升级。
受访者供图
余滨介绍,针对上述四种落地路径,蚂蚁数科在服务金融机构过程中已经深度实践并形成成熟解决方案对外输出。在商业模式方面,目前蚂蚁数科的金融智能体服务模式既可以支持私有化部署、SaaS 订阅服务,以及基于效果计费等多种模式,金融机构可以按需灵活选择。
在此次国际金融展期间,蚂蚁数科还宣布联合金融业伙伴共同创新,将推出超 100 个金融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通用等四大领域,包括银行财富管理、营销增长、AI 原生手机银行和安全风控等多个蚂蚁数科已经在金融机构实际场景中深度落地的智能体解决方案。
奇富科技:智能体重构信贷价值链
在奇富科技展区,这家金融科技企业重点展示了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为传统银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 AI 技术在信贷业务中的应用范式。
随着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银行向智能银行转型,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由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体、小微企业信用评估、AI 合规助手、AI 决策助手、AI 审批官等众多模块构成,为银行匹配专家级信贷能力,助力银行提升技术与业务双实力。
奇富数科总裁周旭强表示,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奇富信贷超级智能体这类 " 智能杠杆 ",实现更广泛的普惠客群覆盖、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以及更具弹性的业务增长,这或许是破解金融行业同质化竞争、激活消费潜力的一大关键。
受访者供图
奇富科技 CEO 吴海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创造利润,而是创造价值。奇富科技的实践为行业提供样本,AI 驱动的不只是流程优化,更是金融服务本质的进化。未来,奇富将以信贷超级智能体为支点,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推动智能体网络在金融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OceanBase:面向金融场景打造 AI 时代的一体化数据库
在 OceanBase 展区,核心系统升级选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自研分布式数据库 OceanBase CEO 杨冰表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向核心系统全面迈进,核心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已获得行业共识。目前 OceanBase 已达成 " 百行计划 ",为超过 100 家银行的 190 多套核心系统与 1000 多套关键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库服务。
杨冰认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升级需要政策引导、技术驱动和市场需求的三方合力,从自主可靠到高质量发展、从架构升级到能力融合、从稳定可靠到智能演进,对数据底座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均提出更高要求。
受访者供图
他表示,通过长期服务金融客户,OceanBase 还注意到——在金融机构的数据库应用中,客户往往面临着业务规模增长、业务场景变多、IT 架构应用渐趋复杂的难题,一体化数据库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基于一体化的产品实践,OceanBase 已实现单机分布式一体化、TP/AP 一体化、SQL+AI 一体化和云上云下一体化,用一个数据库解决用户 80% 的数据问题。
在此次国际金融展上,OceanBase 还发布面向金融场景的 OceanBase 4.4.0 版本,其进一步加强 TP 事务处理能力、AP 实时分析能力和 AI 原生能力,从而满足金融机构在 AI 场景上的需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