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 06-14
中国研究闪耀EHA,BCMA-ADC突破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困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中国研究闪耀 EHA,BCMA-ADC 突破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困局

最近一年,中国创新药最火赛道,非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莫属。去年国内与 ADC 相关交易达 22 起,总规模超 200 亿美元。今年以来,ADC 交易仍在不断发生。

ADC 药物也不负众望,凭借独特作用机制,屡屡在全球新药研发浪潮中崭露头角,攻下一个又一个肿瘤治疗高地。在 HER2、EGFR、Trop2、CLDN18.2、Nectin-4 等特定靶点肿瘤中,ADC 均展现疗效,为乳腺癌、胃癌、肺癌等肿瘤病人带来生存获益。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 ADC 也在 BCMA 靶点上开始书写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傅琤琤教授分享:" 在刚刚召开的欧洲血液学会年会(EHA)上,靶向 BCMA 的 ADC 玛贝兰妥单抗的全球 III 期临床研究中国亚组研究成果公布。这一创新疗法的出现,有望帮助中国患者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带来更多获益。"

BCMA 靶向 ADC ,复发 / 难治骨髓瘤新希望

多发性骨髓瘤是源于骨髓浆细胞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浆细胞一旦发生癌变,细胞增殖失去控制,就会分泌大量结构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 M 蛋白 ) ,造成肾脏、骨骼和骨髓功能破坏,严重影响生存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伴随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国内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及患病人数逐年升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增加了 1 倍,死亡率增加了 1.5 倍,是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大血液肿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抗 CD38 单抗等药品不断推陈出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该疾病临床根治率仍然偏低,大量患者仍因疾病进展而出现复发。

因此,EHA 年会上,BCMA ADC 在复发 / 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突破特别令人振奋。

傅琤琤教授指出:" 易复发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特点之一,而连续复发后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因为耐药性可能随着复发次数增多而持续增强,复发 / 难治患者的治疗选择会越来越有限。因此,首次复发的治疗尤为关键。我们希望患者能在首次复发时用上合适的新药治疗,抓住更早的治疗时机以实现疗效最大化。"

近年来,针对 BCMA、GPRC5D 等特异性靶点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新靶点的 CAR-T 细胞疗法、双抗及 ADC 疗法不断涌现,无疑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点燃了新希望之光。

"BCMA 只在成熟 B 淋巴细胞和成熟浆细胞表面表达,在正常的细胞不表达,这就像是给肿瘤细胞装了一个标记,可以通过靶向这个标记去发现肿瘤,帮助治疗药物精准定位和打击肿瘤细胞,避免脱靶效应。" 傅琤琤教授指出," 目前,靶向 BCMA 的 ADC、双抗和 CAR-T 等创新疗法已经展现了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突破性疗效,有望帮助更多复发 / 难治患者改善生存 "。

中国亚组研究结果,BCMA-ADC 完胜对照

玛贝兰妥单抗的数据展现了其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赛道上的竞争实力。其在全球多中心 DREAMM-7 研究中,采用了与多发性骨髓瘤经典治疗药物 CD38- 单抗达雷妥尤单抗头对头对照的设计,研究共纳入 494 例患者,研究组采用玛贝兰妥单抗、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Vd)三联方案,对照组为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DVd)三联方案。

在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DREAMM-7 公布全球研究中期分析结果,BVd 组展现出显著的生存优势。首先,BVd 组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BVd 组的中位 PFS 为 36.6 个月,DVd 组的中位 PFS 为 13.4 个月;此外 BVd 还带来了更深的缓解和更长的缓解持续时间,BVd 组 18 个月的 OS 率为 84%,DVd 组 18 个月的 OS 率为 73%。在血液学缓解方面,BVd 组患者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达 25%,显著高于 DVd 组的 10%。

DREAMM-7 研究中有 15% 的患者来自中国,本次 EHA 公布的正是研究中中国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亚组的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采用 BVd 方案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尚未达到,优于 DVd 方案的 8.4 个月。其中,完全缓解及以上(≥CR)患者比例 BVd 组达 50%,是 DVd 组(22.5%)的两倍以上;此外,BVd 组 MRD 阴性率为 25%,高于 DVd 组的 7.5%。

针对高危细胞遗传学和耐药难治的患者,中国亚组研究也有对应数据发布。在伴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中,BVd 组 mPFS 达 20.8 个月,DVd 组仅 7.5 个月。另外,对于来那度胺耐药患者,BVd 组的 mPFS 尚未达到,DVd 组为 5.6 个月。这一数据提示,玛贝兰妥单抗有潜力成为高危细胞遗传学和耐药患者新的有效治疗路径。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中国亚组研究结果与全球队列相似,总体安全性可控。

"BCMA ADC 方案组的中位 PFS 超 3 年,这个数据是令人惊艳的,我们期待这一创新治疗药物为复发 / 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开辟更多新道路。" 傅琤琤教授指出:" 在中国亚组人群研究结果中,BCMA ADC 方案实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CR 率及 MRD 阴性率的大幅提升,这两个指标对于患者预后非常关键,此外,对于高危细胞遗传学及耐药难治的患者,BCMA ADC 的治疗结果改善也非常明显 "。

中国亚组数据说明,中国患者的研究结果与全球研究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创新方案在疗效与安全性上均具备优势。基于 DREAMM-7 研究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于 2024 年 9 月授予玛贝兰妥单抗突破性疗法认定,并于 2024 年 10 月,将其纳入优先审评,方案为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

此次中国研究结果发布,也可以认为是中国临床研究从 " 跟随者 " 向 " 引领者 " 角色转变的又一例证,彰显了国内的临床科研实力,中国研究者已具备突破性疗法的临床开发经验,并为全球患者健康贡献力量。

内容来源:医药经济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肺癌 乳腺癌 浪潮 胃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