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2 日周四,据媒体报道,面对客户的流失和竞争对手的逼近,亚马逊云服务(AWS)正在准备全面升级 AI 云平台 "Bedrock"。
原因在于,在构建 AI 代理方面,AWS 的使用体验不如谷歌云和微软 Azure 灵活便捷,导致部分客户转向其他平台。如果 AWS 继续丢失市场份额,整个亚马逊都会受到影响。
AI 代理不是普通的聊天机器人,而是一种可以 " 动手做事 " 的智能助手,例如自动整理账单、修复网站故障等。由于这类应用对算力和 token 消耗大、利润空间广,已成为各大云厂商争夺的重点领域。
早在今年 3 月,AWS 便已宣布成立一个专门开发 "AI 代理 " 的新部门,显示其加码布局的决心。
为何 AWS 感到压力山大?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 Matt Garman 表示,AI 代理有潜力成为 AWS 下一个数十亿美元级别的业务。话虽如此,但现实却没那么顺利。
有部分客户提出了不满,同样是开发 AI 应用,谷歌云和微软 Azure 用起来更容易、更顺手,尤其是用开源软件构建 AI 代理方面。
比如,谷歌云的 Vertex AI 平台更开放,它允许客户跨平台调用任何 AI 模型,例如微软的 OpenAI 模型、AWS 等其他云上的 AI 模型,只要安全和网络设置妥当。
而微软也在全面升级其云产品,以抓住 AI 代理转型潮。它在 Azure 上推出低价模型、采用开源协议,并上线可定制开发工具,帮助客户打造专属智能代理。
反观 AWS 的 Bedrock,目前不具备这种灵活性。
一是模型选择有限、目前仍无法兼容 OpenAI 模型。许多客户希望能在 AWS 上运行代码同时调用微软、谷歌等模型,因为目前流程十分繁琐,客户需使用多个云管理平台,分别操作各家模型与服务。
二是 Bedrock 上设置了更多开发限制,客户只能使用 AWS 自家工具和特定 AI 模型,导致客户构建 AI 智能代理难度更高、灵活性更低。有客户表示,相比竞争对手的云平台,在 Bedrock 上构建 AI 应用和代理并不容易。
客户自然觉得不香了,有些甚至绕开 AWS,跑去用 Hugging Face、PydanticAI 等初创公司的开源工具,自己开发代理。
此外,一些客户在通过 AWS 访问 AI 公司 Anthropic 的模型时遇到了困难。一位使用 AWS 的某软件公司 CEO 表示,他们不得不放弃通过 AWS 获取模型,改为直接使用 Anthropic 的 API 来访问相同的模型。
Bedrock 正在 " 大改造 "
面对客户的流失和竞争对手的逼近,AWS 正在准备全面升级 Bedrock。
新的 Bedrock 会更加开放灵活,让企业能更轻松地调用更多类型的 AI 模型和开发工具,以便更好地构建像 AI 代理这样的应用。
不过,目前仍不清楚这次升级是否会让 AWS 用户能够使用 OpenAI 的模型。像 GPT-4o 这样的 OpenAI 模型只能在微软云上运行。
此外,AWS 也在通过其他方式推动 AI 代理的开发。5 月中旬,AWS 发布了一组名为 Strands Agents 的开源开发工具,让开发者用文本提示就能构建代理。亚马逊 CEO 公开表示支持这个项目。
Bedrock 的升级计划尚未对外公开,媒体称,AWS 的 AI 代理部门主管、19 年老将 Swami Sivasubramanian 正负责 Bedrock 的升级项目。亚马逊可能在 7 月于纽约举行的年度客户峰会上宣布这一消息。
背后的危机感:亚马逊不能输
Bedrock 升级是云服务商间激烈竞赛的一部分,AI 代理类应用 " 吃算力、用 token",利润空间大,是云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AWS 升级 Bedrock 的核心目标,是阻止企业客户流向微软、谷歌等 AI 竞争对手或第三方 API。
AWS 内部高层正争分夺秒地努力确保其云计算领先地位不被动摇,因为越来越多传统企业也开始拥抱 AI。
这场 AI 竞赛的结果很重要,因为凭借其云市场的领先地位,AWS 已经成为亚马逊的主要利润来源。如果 AWS 继续丢失市场份额,整个亚马逊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 AWS 仍是云市场老大,但微软和谷歌凭借更早、更快布局 AI,营收增速比 AWS 高出 10 到 15 个百分点。面对竞争加剧,AWS 必须守住阵地。不过从规模来看,微软和谷歌仍明显小于 AWS。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