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WAVE 06-12
TCL百亿并购全球落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6 月 7 日,TCL 科技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21.5311% 股权事宜,已通过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审议。

这是在 3 月 3 日 TCL 科技宣布以 115.62 亿元启动该收购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进展。

而且,今年 TCL 的收购案还并不止这一宗。

今年 4 月 10 日,TCL 科技还公告了对乐金公司的收购进展,称收购的标的公司已经完成公司名称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已于 2025 年第二季度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这标志着这个从去年 9 月份开始发起的,价值高达 112 亿元的收购案正式尘埃落定。

短时间内完成两笔百亿级并购,不免会被怀疑激进冒险。但此时的投资,实际上背后另有深意。

1999 年 8 月,TCL 创始人李东生第一次在 TCL 高级管理干部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从第二年投资越南办厂开始算起,TCL 集团走过了 26 年的国际化征程。目前,海外营收已经占其总营收近一半。长江商学院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TCL 集团海外营收年均增长超 19%。

TCL 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能源,也都在进行着国内、国际双线规划布局。

本文是来自《巨潮 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攻坚战

意识到 TCL 的国际化经营愿景之后,会发现这两百亿投资其实是 TCL 的必然落子。

尤其是半导体显示业务,这个 TCL 稳定的业绩助推器,已经开始了面向全球的竞争过程。

2025 年 4 月 29 日,TCL 科技发布 2024 年报告。数据显示,全年营业收入 1648 亿元之中,半导体显示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共计收入 1043 亿元,同比增长 25%,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 62.3 亿元,也有显著的改善。

TCL 科技股价表现(自 2020 年 1 月至今)

这一业绩增长背后,是 TCL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地位的持续提升。

尺寸就是竞争力。财报显示,TCL 旗下的 TCL 华星 2024 年电视面板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二,其中 55 吋、65 吋、75 吋产品市占率均位居全球第一。如今 TCL 华星 115 英寸显示屏已投产,130 英寸产品正在开发中。

再看 TCL 的两次百亿级并购,很明显是要进一步强化主业,并积极增厚净利润水平。

通过对华星半导体的并购,TCL 科技在深圳华星半导体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 84.21%。

深圳华星半导体拥有 t6、t7 两个大尺寸面板生产工厂,均为 G11 代 TFT-LCD 产线。目前全球仅有 5 条 G10.5 代及以上产线,TCL 占据其中两条。这两条生产线主要生产 65 吋、75 吋、85 吋、98 吋等超大尺寸显示产品,正好契合更大尺寸电视的需求趋势。

根据现有的数据,2024 年 1 — 10 月,深圳华星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 198.21 亿元,净利润 21.49 亿元,未来将继续成为 TCL 半导体业务的重要利润来源。

另外,通过对乐金公司的并购,不仅可以拓展产能,对于全球化布局和探索来说也有相当的好处——如 LG 原有的国际化客户网络,包括苹果、索尼等高端客户资源。这些都是 TCL 半导体业务走向国际的重要支撑力。

李东生在去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对国际化模式进行了框架式的阐述," 我们会把显示面板集中在中国生产,然后输出到全球主要的市场地区,在当地建模组厂和终端产品工厂。"

可以看出,上游的核心技术能力是其面向全球竞争的底气。

基本盘

从 TCL 品牌来看,其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

2025 年 2 月 20 日,北京水立方,TCL 与国际奥委会正式签约,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 计划)。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跻身国际奥委会最高级别合作伙伴阵营。李东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携手奥运会是 TCL 全球化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的里程碑。"

再聚焦到 TCL 家电业务来看,相关产业的表现也颇为亮眼。

2025 年 4 月 27 日,TCL 实业公布 2024 年全年业绩:营业收入 1500.3 亿元,同比增长 24.7%,净利润达 49.3 亿元,同比增长 52.3%,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 10.4 个百分点至 26.5%。

TCL 智家 2024 年实现了 183.61 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19 亿元,同比增长 29.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98 亿元,同比增长 39.79%。

旗下港股上市公司 TCL 电子,去年大尺寸显示业务增长超过行业,总规模达到 920.9 亿元,同比增长 27.0%。其中,大尺寸显示业务收入达 548.3 亿元,同比增长 25.2%,远超行业水平。

TCL 电子股价表现(自 2020 年 1 月至今)

在坚定推行 "TCL+ 雷鸟 " 双品牌战略的情况下,TCL TV 全球出货量市占率同比提升了 1.4 个百分点,达到 13.9%,稳居全球前二。TCL TV 零售量市场份额在美国、法国、瑞典等近 20 个重点国家排名前三。中高端产品 TCL Mini LED TV 全球出货量首超 170 万台,同比高增 194.5%,全球出货量市占率同比提升 4.3 个百分点至 28.8%,位列全球第一。

旗下 A 股上市公司 TCL 智家去年的表现也比较亮眼,营业收入为 183.61 亿元,同比增长 2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首次突破 10 亿大关,达 10.19 亿元,同比增长 29.58%。

TCL 智家股价表现(自 2020 年 1 月至今)

其中,海外市场收入达 134.95 亿元,同比增长 31.82%,占公司营收比重超过 70.35%。尤其海外自有品牌收入增长迅猛,增速高达 51%。

根据欧睿国际、产业在线权威数据,截至去年奥马冰箱已实现了连续 16 年中国冰箱出口全球总量第一,连续 17 年中国冰箱出口欧洲第一。在中国冰箱冷柜出口前十的国家中,奥马冰箱已在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市场出口市占率位居第一。

支撑 TCL 全球业绩的,是其成熟的全球生产网络。以 TCL 实业为例,在 " 区域工业中心 + 卫星工厂 " 的全球布局策略之下,目前在全球共布局了 30 余个制造基地,分布在越南(3 个)、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印度、巴基斯坦、波兰、墨西哥(2 个)、巴西等九个国家。

李东生面对国际化的态度始终鲜明:" 在国内市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之间‘卷’得快喘不过气来了;而海外市场则主要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在这方面国内企业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我们要‘卷’就要去海外‘卷’,为中国企业、为中国制造业多拿一点份额。"

黎明前

与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业务相比,受行业环境影响,TCL 的新能源光伏业务表现并不太理想。

去年 TCL 中环出现了亏损,影响 TCL 科技归母净利润 -29.4 亿元。

亏损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寒冬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 年在制造端,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超 10%,但是出口总额约 320.2 亿美元,同比下降 33.9%。

其中,多晶硅价格下滑超 39%,硅片价格下滑超 50%,电池片价格下滑超 30%,组件价格下滑超 29%;国内光伏制造端 ( 不含逆变器 ) 产值虽然仍保持万亿元规模,同比也出现下降。

在产能过剩、价格体系失效等问题的困扰中,全产业链陷入亏损,行业高库存、低开工、亏损和裁员成为常态。

寒冬大雪覆盖,也是大自然甄别谁更适合生存的时刻。光伏行业想有转机,需要经历一次剧烈惨痛的出清。而 TCL 显然不会在那个被行业出清的名单之列。

2024 年,TCL 硅片出货量为 125.8GW,硅片整体市占率行业第一。2025 年第一季度末硅片产能 200GW,在全球硅片产业链占据重要地位。

TCL 中环股价表现(自 2020 年 1 月至今)

TCL 中环背靠 TCL 集团资源,抵御风险能力绝非一般光伏企业可比。李东生对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成长也充满信心。他在 2024 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全球光伏产业每年的增长有 10% 到 20%,光伏产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此外,在去年 9 月份央视的《对话》栏目中,他也给中国光伏产业写去一封信,表达对行业的长期乐观和坚定态度:

风雨过后就见彩虹,我坚信中国光伏产业将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2024 年在行业周期下行之时,TCL 积极盘活自有资产,还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 RELC、Vision Industries 达成合作,建立目前海外最大规模的晶体晶片工厂。

自 2024 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行业自律措施的强化,中小企业不断退出,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现平稳回升的状态。

进入 2025 年一季度,全球光伏终端装机需求保持稳健增长。TCL 中环实现营业收入 61.01 亿元,归属净利润 -19.06 亿元,但环比改善了 49%,影响 TCL 科技归属净利润已经降低至 -5.7 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4.9 亿元。

可以看出,如今以 TCL 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制造型企业,其国际化征途已迈入深水区,仍然需要不断进行各类的投资和布局,进而博取长期回报。

这不仅是中国头部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巨头的必经之路,更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TCL 可能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中看得最远、准备最充分的企业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tcl 半导体 tcl科技 tcl华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